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42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月西安记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09:4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一西安行记


十一黄金周以往都是在家附近转转,偶而也随家人一齐去京郊玩玩。但因顾虑黄金周各地景点人满为患很少去外地旅游,今年大儿子提出十一陪我们去西安玩,我在九三年去西安开会,在大雁塔附近的西安统学院招待所呆过一周,西安及周边景点也都去过,但因会议安排没有深度游。这次主要是陪老伴去西安,听说西安变化很大,这更增加了我去西安的热情。

儿子预定好高铁及旅馆,十月二日中午一点卅分从西站出发,十九点半抵西安北站,打的去碑林街李家村万迖广场对面的天域凯来大酒店,这是西安仅有的十家五星级酒店!酒店价格不菲,设施齐全,但无免费早餐,

第二天早去万迖广场美食城吃过早点,先在城里转转,先去鼓楼西侧的回民街看看,所说那里乡味十足十分有特色,国内外人到西安都到此地一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09:43:12 | 只看该作者

  西羊市位于西安市鼓楼以北,东起北院门,西至庙后街东口的麻家仕字。元朝时这一带即已形成以羊只和羊肉交易为主的集市,因此街巷最早得名羊市。民国时期为了与东大街南侧的东羊市相区别,遂改称西羊市。1966年文革期间一度更名为红歌街,1972年重又恢复为西羊市。西羊市几乎就是回坊中最热闹的美食街了,全街基本都是经营的小吃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今,这里已经被定位为“民族风情一条街”,主要以回民风味为主,这里的确是一个值得逛的地方,不宽的街道上永远都是熙熙攘攘,不是吃货的都会被熏陶成吃货。我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来这里敞开胃口大吃的结果就是味蕾开始条件反射,最终开始抗议直至要翻江倒海;胃开始罢工停止工作,害的我只好连夜购买健胃消食片辅助工作。所以吃货与我无关,我还是喜欢大米饭和炒菜 ,喜欢水果和蔬菜,谁让我长个只消化素食的胃口呢。本次是第二次来西安,这些美食我没有吃太多,肉类的一概拒绝,只吃了点素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老外们来西安除了感受这座古城的韵味和兵马俑的大气震撼外,西羊市小吃风味一条街是必来消费和消遣的地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这里能看到不同国家、操着不同语种的世界人民纷至沓来体会大都市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羊市小吃一条街还是以穆斯林饮食特色为主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午不到六点,这里便开始了一天中最为繁华和热闹的场景。空气中开始弥漫着多种调料的味道。烟雾缭绕,叫卖声声声入耳。此时的食客们,胃口便开始了剧烈的运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羊市位于西安市鼓楼以北,东起北院门,西至庙后街东口的麻家仕字。元朝时这一带即已形成以羊只和羊肉交易为主的集市,因此街巷最早得名羊市。民国时期为了与东大街南侧的东羊市相区别,遂改称西羊市。1966年文革期间一度更名为红歌街,1972年重又恢复为西羊市。西羊市几乎就是回坊中最热闹的美食街了,全街基本都是经营的小吃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今,这里已经被定位为“民族风情一条街”,主要以回民风味为主,这里的确是一个值得逛的地方,不宽的街道上永远都是熙熙攘攘,不是吃货的都会被熏陶成吃货。我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来这里敞开胃口大吃的结果就是味蕾开始条件反射,最终开始抗议直至要翻江倒海;胃开始罢工停止工作,害的我只好连夜购买健胃消食片辅助工作。所以吃货与我无关,我还是喜欢大米饭和炒菜 ,喜欢水果和蔬菜,谁让我长个只消化素食的胃口呢。本次是第二次来西安,这些美食我没有吃太多,肉类的一概拒绝,只吃了点素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老外们来西安除了感受这座古城的韵味和兵马俑的大气震撼外,西羊市小吃风味一条街是必来消费和消遣的地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这里能看到不同国家、操着不同语种的世界人民纷至沓来体会大都市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羊市小吃一条街还是以穆斯林饮食特色为主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午不到六点,这里便开始了一天中最为繁华和热闹的场景。空气中开始弥漫着多种调料的味道。烟雾缭绕,叫卖声声声入耳。此时的食客们,胃口便开始了剧烈的运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板凳
发表于 2019-2-22 18:15:15 | 只看该作者
图片呐?而且文有重复,复制过来注意看效果,图片不易复制,需上传吧?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地板
发表于 2019-2-23 07:47:4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西安小吃也很有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09:26:17 | 只看该作者
夲着先西安城内游览,后城外景点游的安排,我们又去碑林博物馆,甚让人大开眼界。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2000多年。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是由唐肃宗李亨用篆书所写的。《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共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二部经书。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在馆内的“石刻艺术馆”中观赏到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09:27:24 | 只看该作者



西安大雁塔我在九三年秋,趁会议空闲曾去过,那时只有围绕塔寺的围墙,算作游览之处,免费参观,又可登塔远望。那时的大雁塔游览也是只是转转,并无大规模,现在可好那周围建筑围绕大雁塔形成南北两大游览区。而现入寺参观门票就五十元,登塔七十五元,而且只能在塔基处参观,不能登上塔端。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雁塔
大雁塔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塔高64.5米,共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全貌。 大雁塔大雁塔
塔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中国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现今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嘉靖二十七年十月(1548年)铸造,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
大慈恩寺玄奘三藏院

全院由西院光明堂、中院大遍觉堂和东院般若堂三部分组成,将玄奘大师的辉煌一生分成两个阶段、三个不同层面向世人展示:  玄奘三藏院玄奘三藏院 西院光明堂展示的是大师出生到四十岁取经回国的经历和动人事迹,称为“参学求法”阶段;东院般若堂的内容是玄奘大师取经东归受到唐王朝的隆重欢迎和励志译经、传法弘法直到圆寂,称为“译经弘法”阶段;中间的大遍觉堂则以更深层次的内涵表现了“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的宗教背景,贯穿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观念的佛教文化核心思想。
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为铜刻、木雕和石雕。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供游人瞻仰参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来此参观,誉玄奘三藏院为当代敦煌。
大慈恩寺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近1000亩,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整个广场分为: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等。
北广场
其中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北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大雁塔北广场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15]
北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为9级,由北往南拾级而上,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每个踏步为5级,意为“九五之尊”。喷泉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其八级迭水池中的八级变频方阵是世界最大的方阵。每级水池有7级迭水,与大雁塔7层相印合。
南广场
大雁塔南广场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对佛文化的阐释,于2001年初建成开放,标志性建筑为玄奘立式雕像。占地32.6亩,包括园林绿地、花岗岩铺地和水面过桥等设施,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常去之处。
雁塔西苑
雁塔西苑位于北广场西侧,突出园林特色,修整森林树木,铺设石板布道,置放民俗风情浓郁的雕塑小品,整体景观与大雁塔北广场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整个西苑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题,用活灵活现的雕塑艺术形象集中展示陕西关中、渭北高原、陕南、陕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如:皮影、剪纸、泥塑、陕西八大怪、农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跷、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颇有韵味。
雁塔东苑
位于北广场东侧,是突出陕西地域特色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戏曲大观园”。通过戏曲彩绘雕塑、地方戏曲铸铜浮雕、陕西大戏剧家人物群雕、陕西著名戏曲演员人物群雕等四大类雕塑群,体现出陕西地域文化的特点,展现“大秦腔”的独有魅力。[19]
东、西步行街
分别位于大慈恩寺东西两侧,通过“百姓祝寿”、“皮影大戏”、“悬壶济世”、“街头胡乐”、“角力争雄”等一系列雕塑小品,把唐朝百姓的市井生活描绘的活灵活现,这些雕塑小品人物细腻逼真,反映出唐朝民众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盛唐时代社会的繁荣、富强。[19]
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
大慈恩寺文物遗存
大慈恩寺二圣三绝碑

大雁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碑石,西龛是由右向左书写,  大雁塔大雁塔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龛是由左向右书写,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人称“二圣三绝碑”。
两碑规格形式相同,碑头为蟠螭圆首,碑身两边线有明显收分,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此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为有线刻图案的方形碑座,两碑通高337.5厘米,碑面上宽86厘米,下宽100厘米。碑文高度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世称《雁塔圣教》。
这两块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由玄奘亲手竖立于此的,至今保存完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大慈恩寺雁塔题名碑

大雁塔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即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雁塔题名,以至于后世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现存大量历代题记,仅明、清朝时期乡试举人效仿唐代进士留下的雁塔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慈恩寺佛舍利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当初为存放从西域所取经像舍利而建造大雁塔。玄奘法师究竟从西域带回多少舍利,在《法师传》中记载仅说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骨舍利的具体数量未说明。而在同书描写修塔一节时,说明“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后经武则天长安年间从新改建时,将塔中原有舍利如何处置,也未有详实的史料记载,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取回中原的佛舍利由此成为千古之谜。 佛舍利佛舍利
当前大雁塔上安放的佛舍利,是印度籍华侨高僧释悟谦法师所赠。1998年6月10日,大慈恩寺接待了印度玄奘寺的住持释悟谦法师,法师原籍是陕西咸阳人,自幼出家并于四十年代初,以玄奘为楷模,赴印求法,在印度玄奘寺任住持。访问当天,他拿出一红纸袋,上面印着金色的“一乘佛宝”四个字和莲花图案,内装有珍贵的两颗佛舍利子(一颗直径3.5毫米,一颗直径1.5毫米),赠与大雁塔。并再三嘱托:“这佛宝非常宝贵,要珍藏好定有无量大福”。为了弥补大雁塔舍利之谜的缺憾,让更多的人们共同瞻仰佛宝舍利,便将佛宝陈列于大雁塔上。为慎重起见,大雁塔给远在印度的释悟谦法师寄去一封信,向他谈明意愿,征求意见,释悟谦法师高兴地回信说:“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信奉者得福无量,犹希吕君能虔诚供奉,定得无量大福。若能公诸大雁塔上层,令众同为瞻仰,更得无量无边大福聚,兄为祝颂。”
大慈恩寺贝叶经

唐僧西域取经之前,古印度人尚未掌握造纸术,只能将记事文字刻写在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贝多罗树叶上,佛教经典也无一例外的全被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予以保存和传诵,史称贝叶经。 贝叶经贝叶经
贝叶经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唐僧取经时所带回的657部经卷全为贝叶经文。据文献考证,存留下来的贝叶真经不足20片,每片都价值连城。
荐福寺所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据说现全世界认识该文字的学者不足10位,非常罕见。
大慈恩寺释迦如来足迹碑

大雁塔五层所陈列的释迦如来足迹碑,是依据唐代玄奘法师晚年于铜川玉华寺请石匠李天诏所刻制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上有诸多佛教图案,内涵十分丰富,素有“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之说法。 释迦如来足迹碑释迦如来足迹碑
据佛经记载,在佛祖涅槃后二百年之内是没有佛造像的,那时佛弟子们都是瞻拜佛祖留下来的足迹印,拜佛足即为拜佛祖。唐僧赴西域取经时将古印度广为朝拜的佛足迹印图带回大唐呈现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并接受太宗敕令,将佛足迹印图刻制成足迹印石,供广大信众瞻拜。
足迹碑中莲花象征纯洁,“卍”字代表火焰和光明,双鱼代表解脱,宝瓶象征聪慧,海螺象征布道,三钴代表护法,掌心千福轮代表转轮王,转轮王下面即为大梵天王图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7#
发表于 2019-2-24 07:50:48 | 只看该作者
到底是历史名城!不简单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59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1
8#
发表于 2019-2-24 12:32:19 | 只看该作者
西安游记连载,描述的非常到位,拜读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3:10:56 | 只看该作者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1944年6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0年改称西北历史陈列馆,1952年改称西北历史博物 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7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 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3:11:37 | 只看该作者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馆名碑池、主馆、库区、东南角楼、西南角楼、临时陈列厅、行政用房、业务用房等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址在西安市小寨东路翠华路口,其优点是用地方整,四周有路,位于城市干道的交叉口,距市中心较近,交通方便;同时这里距大雁塔曲江风景旅游区仅一公里左右,在城市旅游路线上,与大小雁塔均有较好的通视线;特别因为这块地上无搬迁任务,近旁的干道有城市管网设施,便于工程上马。但其不利之处是用地略感局促,发展余地不大,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缺少公共广场或公用绿地。根据上述场地条件及现代化博物馆的功能要求,陕历博建筑物采取了相对集中紧凑型的布局。
博物馆建筑整体充分体现了设计大师张锦秋“在技术上达到国际水平,建筑艺术上成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的设计思想,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出唐代博大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设计上,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成,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特点”。整座建筑主次分明、散中有聚,突出古朴凝重的格调,营造出古代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气氛,再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风范,表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太极中央,四面八方”的空间构图特色以及千百年来早已潜入中国人空间意识中的“超以像外,得于寰中”的东方宇宙哲理。
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1:08 , Processed in 0.192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