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69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 父母恩情永难(四)

[复制链接]

593

主题

2566

帖子

82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16: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付出就有回报

    我祖籍是山西运城永济张营乡康蜀村人,爷爷曾是永济县商会会长。我奶奶去世早,后来我爷爷又娶了一房,当时我父亲十二岁便离家,到西安晋商的大字号里当学徒(过去也叫熬相公),当时的晋商都知道我爷爷的名字,对我父亲很是照顾,最初就干些端脸盆、倒夜壶的杂事。我父亲上过私塾,念过高小,掌柜的看他聪明好学,每晚让他习字,学打算盘等。父亲很争气,学业进步很快,接人待物很有眼色,所以十六岁就当店员了(民国时也叫‘伙计’)。当时西安西大街主要的金店、钱庄都是山西人的字号,还有一条街叫‘盐店街’,全是山西人开的铺子。(山西运城有个盐湖,出产精盐)几家老板都想让我父亲去当管账先生,我父亲没答应,因为他能写会画,数学成绩也很好,算盘打得非常熟练。后来就跟一位搞工程的老乡当帮手了,一直到解放后。记得五十年代单位名称是:新西安营造厂,后来公私合营改为“西安建筑生产合作社”。我现在还保留父亲唯一的遗物就是他的工作证,五九年九月二十五日颁发的,当时职别是干部,年龄三十九岁,还有一张英俊潇洒的照片。

     记忆中我从小就被父亲带去工地,看工人们砌墙、抹灰等操作,中午开饭时,工人们去吃饭,我就开始操练,砌墙,搬砖忙的一塌糊涂。下午工人们上班了,看到原来的高度增加了,都很奇怪,再看看我浑身的泥浆就明白了,夸我干的不错。所以后来我上初中以后,每年暑假都去工地打工,我父亲是业务干部,工地上的人都很照顾我,但我偏爱抢重活儿干,技工们休息或抽烟的时候,我就去掂瓦刀砌墙,因为每天小工一块二的收入呀,呵呵,一个月36元,技工每天两块八呢。当时我的学费才4元多,我就靠自己的劳动收入买球鞋,那时候一双回力球鞋可是中学生人人羡慕的,一个班的同学中也只有三五个人才有。其他的钱我买笛子、口琴等小乐器,很快就学会了,经常在班里中队活动中露一小手,获得不少羡慕呢。

    所以下乡后,我的瓦工技术活儿给农村朋友留下深刻印象。村里不论谁家里有个修修补补的零星工程,还请我去帮忙呢,首先吃的不错,少不了还能混点酒喝,呵呵。爱帮忙,爱管闲事也是受我父亲的影响,村里的红白喜事我都参与,更多的是多了解一些风土人情呀。直到现在,我不但经常主持婚礼、寿宴,还亲手帮许多朋友安葬父母,主持葬礼等。农村人讲究給逝去老人过三周年,全村的流水席,还要唱大戏。我的吹拉弹唱都能派上用场,,完事后总能分点烟酒之类的小报酬。

     陕西凤翔是个粮食重点产区,适合小麦生长,秋粮以玉米、高粱为主,不种棉花。因此当地生活条件还算不错。我们老家晋东南是粮棉产区,所以农村妇女都会纺线织布,自己用老土布缝制棉衣棉裤。而凤翔当地因为不种棉花,农民只能买布料缝制棉衣棉裤,清一色都是黑棉袄,布料是很讲究的‘黑色职工呢’。一有集会或大型活动,一眼看去黑压压一片,全是黑棉袄,黑帽子。而我们知青大多是发白的老军装,背着印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军用背包,还最喜欢戴军帽,因此在大型活动中很容易辨认。当地人对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等于零,比如农民都喜欢抽旱烟,却不会种植,要请河南来的技术人员来栽培,当地称他们为“烟客”;而队上想增加收入,计划选一块好地种十八亩西瓜,就要请山东的技术人员来操作,俗称“瓜客”。这些人员都在地里搭建窝棚,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有时路过他们的窝棚就爱和他们聊聊。我在建筑工地打工时,交往了许多山东、河南的工匠,也爱和他们聊天交朋友,他们休息时也爱听我吹一段口琴或是笛子。我也喜欢和他们交流,学习地方语言。出门在外,碰见河南的、山东、还有四川的,我都敢和他们认老乡。就这样,我就认“烟客”、“瓜客”们是老乡了,看到他们野外生存不容易,做饭是拿几块砖支撑,下面点燃柴火,上面放个旧脸盆,不是熬点面糊糊,就是下一点挂面,清汤寡水的,连菜也没有。我就把我从家里带来的锅碗瓢盆借给他们用,有时我问村里老乡要点酸菜偷偷给他们送去,他们非常感动,就说:谢谢你,老孙,等瓜熟了,你来随便吃,我不给你记账。别人吃那要记账的,年底分红时要扣除现金的。我当然非常开心啦,经常给其他队的知青发邀请,收完麦子,来我们队吃西瓜哟!

我们队还添置了钢磨子,农村原来都是石头磨子磨面,速度慢,时间长。添置钢磨子后磨面就方便多了,速度快,质量好,除了本村老乡磨面,还对外加工,经常也有山里的知青来我们队磨面。他们听到有笛子的声音,就打听我们知青的地点,找到我们讨碗水喝。我给沏茶呀,发香烟啦,招呼好,就说下次来给我代购一些鸡蛋,代购几只土鸡,我回家时带回去,他们满口答应,我还说等瓜熟了,以后来吃西瓜哟!他们非常开心,和我成了永久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主题

2566

帖子

82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2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2:4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树禾 于 2016-2-23 12:46 编辑

      终于等到西瓜熟了。我每次收工回村路过西瓜地,瓜客就给我招手,我就故意走慢些,等前边的人走远了,我才来到他们的窝棚里。先发烟,又一起喝茶,然后他们从床底下拉出来一个大西瓜,切开让我尽饱吃,吃不完就拿个脸盆端回去。我经常晚上约几个人来我们知青屋先热闹一下,吹拉弹唱后,围观的娃伙也都散了,我就端出一盆西瓜招待大家,他们赞叹:真美呀!又沙又甜。还有个朋友说他母亲最近身体不好,想带两块西瓜回去孝敬母亲,我非常感动,就说今天每人一块,剩下的让他带回去。那个年代,农村哪有什么消费呀!在城里三分钱买个红糖冰棍,五分钱买个白糖冰棍或豆沙冰棍,农村人都非常羡慕,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我还说,我们队长还是有魄力,这十里八乡的谁敢种西瓜呀!农村人人都有自留地,我们知青也有二分自留地,但不允许种植经济作物,全是极左路线,执行“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的八字纲要。队长想提高年终分配,才提出大胆的种瓜设想。那时我们村一亩地能产出400多斤小麦,交公购粮一斤小麦才收入0.12元,那么一亩地的产值就是0.12元X400斤=48元。而种西瓜呢,保守算法每亩地产量10000斤左右,一亩地的产值就是0.10元X10000=100元,收入翻倍了呀。
      有时候其他队的知青来串门,我就约两个五大三粗的晚上跟我到瓜地去,一人抱一个回来,大家吃个饱。那时候没有塑料袋,想拿也不好办,我就用草帽盖起来,过两天再来吃吧。西瓜皮都做菜吃了,山上有个王家塬大队,是西安秦川厂子校的知青,每次磨面来都给我带些土鸡蛋,他们磨面来最少四五个人,还有一两个女知青,下山容易,上山难,磨一百斤小麦面,一百斤玉米面,往回走一路山道,那是人人要出一身汗水的,真不容易。每次吃完还给他们带上半个西瓜,路上解渴,他们感动的一塌糊涂,呵呵。
       我们班有个我相好的女知青,在太相寺大队,离我们7、8里路远。他们队男生很自私,和社员关系很不好,还经常发生矛盾或摩擦,经常是几天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三个女生都是同班同学,给我诉起苦来都是眼泪汪汪的,说几天都吃过饱饭了。有一个老陕北叫沈世珍,陕北人,父亲是省政府的人事干部,文革初期她很风光,是学校红卫兵的主要干部,天天领导同学开老师的批判会,给我们班主任挂牌子,戴高帽子,开完批斗会还不让回去,要罚站。我总是趁他们出去吃饭时让老师拿掉牌子,取下高帽子,在凳子上坐一会,大约他们快回来时,听到外面有动静了就赶快叫老师挂上牌子,戴上帽子。我的班主任叫郭青,原是省委党校的干部,58年被定为右派,被下放到农村三年后,安排在我们学校教数学。这个老陕北也好景不长,半年后他父亲也被造反派拉下台,遣送回老家,风光一时的沈世珍同学处境就很狼狈了,经常在同学家里借宿,衣食无着。所以也是第一批报名下乡的,那些原来追随她的男生也都逐渐疏远了她。因为我母亲患了重病,我几年也和她没有联系,印象里记忆较深的就是她会跳新疆舞,几次活动都是我给她吹口琴伴奏,彼此都有好感,没料想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的她竟在文革期间那么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看看她如今的状况我心里也非常不忍。还有一位女生是回民,那颗黑眼镜就像“冰山上的来客”里的‘古兰丹姆’,性格活泼,爱唱爱跳的,我们小学、中学一直在一个班里,她父母都是街道办的集体企业单位里打工,由于出身好,也是文革初期的红卫兵干将。如今在广阔天地里也没有用武之地了,干一天活儿下来吃不上、喝不上的,情景也很狼狈不堪。还有三个男生,也是我们同班的,自己都无着落,哪里还能顾得上别人。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答应回去烙几个大饼给她买送来,晚上要走7、8里地呢。
      眼看要到年底了,我也筹备了一大堆山货土产呢。怎么弄回去呀?叫人也很发愁。我们大队最穷的就属11小队了,队小,人口也少,地理上不占优势,也搞不起副业,一个劳动日的价值还没有我们的一半。这个小队有我们学校四个知青,三男一女,平时劳动强度大,可总是吃不饱。每隔几天就到我们队来饱吃一顿,我就和他们商量,过年回家时来给我帮忙,往回扛行李。回家时,到县城十几里可以叫队里派人力车送我到县城,要乘坐汽车四十公里到宝鸡县(现在已经改为宝鸡陈仓乡,就是汉代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那个地方) ,然后乘火车回西安。回西安是个难题,我们都是混车,不买票的,所以不敢在西安站下车,加上带那么多行李,会被没收的。所以需要提前商量方案,计划在西安站前面的小站三民村下车,此站里西安还有16公里,那么多行李就要一步一步往回扛。大约算了一下,队长答应给我加工一袋白面,五六十斤吧,土鸡蛋一篮子,大约十斤,土鸡三只,十斤出头,还有一些黄豆、扁豆、玉米珍等杂粮和几瓶土蜂蜜,总计大约120斤。他们非常羡慕我,能往家里带那么多东西,我说帮我扛行李也都要出大力气,回去每人给你们分五斤白面,回去过年包饺子吧。身体最棒的刘振西对我说,出力咱不怕,和你商量一下,能不能把你的空烟盒子送给我,我家姊妹多,家里还有两个小弟弟,我回家也没有什么可带的,我拿烟盒叠成三角,送他们当过节礼物吧。我听了也是一阵心酸,平时的烟盒子我都拆开,用里面的内包装纸写点东西,经过反复修改后,再往日记本上誊写。半年多能攒下来几百个烟盒,我都装在一个鞋盒子里,有大前门、光荣、海河、群英、牡丹等高档烟的烟盒,还有当地出产的宝成、东升等中低档牌子的烟盒,我说全送给你吧,坐上火车后我帮你叠三角,路上再每人发一包香烟。他听了非常开心,并和我约好回家的时间。
      没想到,真到了要回去的时候,行李超过了我们的预算,队里有个老太太和一位半哑的残疾人给我煮了十几个鸡蛋,还有几个巧媳妇给我送来一篮子面花馒头(用面捏制的十二生肖和寿桃等,蒸熟后还用颜色加彩色装点),说回来时让我给她们带一些香皂,他们家老人是养蜂专家,回来时帮他们带一些黄蜡制作的蜂巢。几个工匠也送了一些砖茶、烟叶等土产品,让我回来给他们带一些砌墙用的线垂(钢制的锥形物,砌墙或砌砖墩子用来吊线修正角度的物品)、泥抹子、瓦刀等瓦工工具。我用纸记了一大张,并保证一定办到,呵呵。因为有这些工匠出外揽工程,加上今年的西瓜收成也好,今年队里的劳动价值升到一块零六分,摘取了全大队劳动价值第一名的桂冠。我又是标兵,年底分红扣除粮油款和我平时借的钱,还分到了四十多元钱,心里当然非常开心哟,回去过年能给父母买礼物啦!只是要辛苦那几位哥们了,回去的行李更重了呀。
      下火车后是凌晨三点多,三民村车站只有一两个值班接车的铁路员工,看我们四人是知青,也就不查票了,我们顺利地出了站。要等第一班公交车,时间还早,大家又冷又饿,肯定受不了的,怎么办?我说不行就往回扛吧,走着还能热和点,进城后我给大家买早点,管饱吃。于是我们就分工,一袋面最重,属于大行李,每人扛起来数两个电线杆,大约100米,一路小跑,到位后再换人,其他人提篮子、背纸箱,手里还提着纸盒子,我说把那几只活鸡放开,用绳子栓起来系在腰上,让它们跟着慢慢走,就这样完成了16公里的行程,人人累的满头大汗。到家时天已经大亮了,我的行李摆满了大半个院子。早起的邻居们看到我们还以为是二道贩子呢,惊奇的说;都怕你们下乡挨冻受饿,没想到你还能带回来这么多东西,今年你们可要过个好年了。
    我给弟兄们分了面和熟鸡蛋,就带他们去吃早点,并约他们晚上带上换洗衣服去珍珠泉澡堂洗澡,我请客,四个人蓬头垢面长途劳累,真像叫花子一样,没有他们帮忙我一个人怎么能扛回来呀?谢谢哥们啦!我回乡下时任务也不轻,要帮老乡带许多东西的,还要约好这几位哥们一起帮我扛行李呀,人心换人心,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板凳
发表于 2016-2-26 05:51:10 | 只看该作者
树禾你好!一口气看完你的回忆录,感觉真好。真实、生动、自然。读着读着,仿佛俺也和你一块在你们队插队。你爱干活,从小就掌握了瓦工技术。对待瓜客真诚,人家让你白吃瓜。你人缘好,回家探亲不愁没的带。同学要烟盒,你把赞的一鞋盒的烟盒全给人家老了,还在火车上帮他叠三角。读文如见人,我们很想你,方便来京,咱们一块儿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主题

2566

帖子

82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2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7:27:46 | 只看该作者
屹梁梁 发表于 2016-2-26 05:51
树禾你好!一口气看完你的回忆录,感觉真好。真实、生动、自然。读着读着,仿佛俺也和你一块在你们队插队。 ...

我也非常想念你和中国知青网的朋友,我的特殊经历也很想和大家分享,不记录下来真是冤枉,我可能是知青里最幸运的,虽吃了不少苦,但收获也多,能有今天这样的结局,我很满足了。我深入生活,生活也给了我丰厚的回报,这些经历那是我一生的财富。有机会我们慢慢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5#
发表于 2016-2-29 05:43:1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着你的更多的回忆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4 01:36 , Processed in 0.18001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