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1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南京雨花台袁咨桐烈士

[复制链接]

35

主题

82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0:3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搜索百度黄 平先生是这样简介袁榮先烈士的:

   “ 1930年9月20日,著名的教育家黄齐生和著名书画家谢孝思来到南京雨花台,祭奠9月17日被国民党枪杀的一位青年。这位青年生前曾是他俩的学生,他就是在敌人的屠刀面前仰天长笑,最后英勇就义的袁咨桐。

    袁咨桐,又名袁荣先、袁庆吾,习水县土城人(原属赤水县)。因舅舅张华封素与教育家黄齐生友好,所以在黄齐生先生创办的达德学校就读,与黄齐生的独子黄寿光,内侄王景任和近邻严金操(任过周总理的副官和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站长的袁超俊)是同学。黄齐生见袁咨桐手脚勤快,聪明伶俐,十分喜爱。1925年,黄齐生爱子黄寿光不幸患病夭折,夫妇俩即把袁咨桐视若亲生儿子。1927年,黄先生以“接近共匪嫌疑”的罪名遭军阀通缉,袁咨桐不顾父兄的劝阻,毅然随黄齐生到四川避难,随后又辗转到上海,与王若飞(黄齐生的外侄)见面。这期间,他多次聆听王若飞的教诲,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为他以后积极参加革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29年,黄齐生先生应陶行知校长之邀到晓庄乡村师范学校任教,袁咨桐亦进该校附小高年级就读。这时的晓庄已建立党团组织,组织很重视对袁咨桐的培养,经常教育开导袁咨桐。很快,袁咨桐加入共青团,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把革命书籍中的道理讲给同学们听,讲给农民听。他还创作了一个剧本《玫瑰花》,向人们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1930年,袁咨桐担任了地下团支部书记,组织领导了栖霞斗争,声援了下关和记工厂工人反帝斗争的示威游行。晓庄师范为此遭查封,陶行知被迫流亡,组织上曾安排袁咨桐去上海,但袁咨桐坚持要留在南京继续工作。

    1930年5月,袁咨桐在一次散发传单时被捕。首都卫戌司令谷正伦的老婆陈谨是黄齐生先生的学生,她先后两次找袁咨桐谈话,企图动摇袁咨桐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袁咨桐斩钉截铁的回答:“人各有志,不必强求!”敌人又找来袁咨桐当国民党军官的大哥,将他保释出去。他出去后继续坚持斗争。

    几个月后,他又一次被捕。这一次,敌人用各种刑罚迫使他屈服,但袁咨桐的坚定及对敌人的破口大骂使敌人恼羞成怒,准备判他死刑。黄齐生先生闻讯赶到南京,找到谷正伦,希望能凭贵州同乡和自己在社会上的声望营救袁咨桐。但谷正伦坚持释放必须讲前提条件——袁咨桐必须写自首悔过书,登报公开悔过,声明与共产党永远脱离关系。袁咨桐拒绝了这个所谓的前提条件,坚持信仰共产主义,并宁愿为之捐躯。在狱中,袁咨桐曾给他的二哥写了一封信:“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这激怒了谷正伦,于是他动用各种酷刑,撬断袁咨桐的双脚,吊脱臼袁咨桐的双臂,并将袁咨桐全身打得皮开肉绽,企图挤出一点东西。尽管衣服粘在伤口上面,动一下就疼痛难忍,但袁咨桐始终坚强不屈,视死如归。

    谷正伦把他无奈,一心想判其死刑。根据当时的法律,不满18岁是不能判死刑的。但是敌人为了杀害袁咨桐,竟卑鄙的在判决书上将他的年龄改为18岁,处以极刑。

    16岁的袁咨桐,成为牺牲在雨花台最年轻的烈士。”

    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墓袁咨桐本名袁荣先,袁咨桐名是黄齐生老(王若飞舅父)为他后改的名。黄老曾对我父亲说:慎先,(我父亲)荣先名字不好,又很激烈极端,一腔热血不顾后果,恐遭血腥之难!想想看,木字上面一亢盖,外加俩朵火能长命么?(当时还没有简化字,荣字是“榮”)你是他二哥,劝说他隐避收敛一点。“二哥”是我父亲袁沉颍。(慎先)当时南京卫戍司令谷正伦和黄齐生老除了都是贵州人以外,更重要的是谷正伦的老婆是黄齐生老的学生,故袁咨桐第一、第二次被捕后齐生老竭力相救幸免于难,第三次被捕终遭枪杀,就义时还未满16周岁,后才有父亲袁沉颍(慎先)写的《鹧鸪天》三首:
  
1934年吊袁咨桐弟:
  
     (一)草木萧骚遍野黄,荒野探墓届重阳。黄花岑寂埋丛莽,紫雁飘零失阵行。伸壮志,献昂长!雨花台上凛然殇。一杯薄酒聊相奠,重展遗书哭故乡。
  
     (二)重到金陵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被拘两次齐师救,三次遭擒去不回。谋隐蔽,避艰危;岂知纳谏又相违。堪悲大器牺牲早,壮志才华一旦隳!

     (三)三到金陵万事兴,掀天揭地仗元勋。昔年梦景成真境,为有捐躯后继人。嗟物换,赞仁成,荒台密庇柏松森。谨将英烈书方志,聊报童年策励忱!(前二首与后一首时间相距五十年) 1984年父亲陪母亲回上海后家,以上三首《鹧鸪天》父亲书写裱褙好赠南京雨花台烈士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9

帖子

325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53
沙发
发表于 2016-6-5 19:51:0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褄碧好友的文章!
广阔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82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23:09:40 | 只看该作者
石老人 发表于 2016-6-5 19:51
欣赏褄碧好友的文章!

谢谢哥们儿,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910
QQ
地板
发表于 2016-6-6 11:4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中知网的版主们,千万不能让先烈的血白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26 02:33 , Processed in 1.41960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