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85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舒婷读书处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338

帖子

84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6:42: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丘山墨客 于 2014-12-31 08:56 编辑

舒婷读书处

陈美瑟


         在《院田村新农村建设申报材料》上,称舒婷旧居为“最美丽的朦胧诗发祥地”和“全国诗歌爱好者的朝圣地”,特安排资金60万元对其进行维护修复,使之成为一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吃了这60万元的“偏食”,“迪吉于斯”果然在院田的古建筑群中出落得鹤立鸡群、出类拔萃。那天在“生气盘郁”的大门前遇到春池陈弘郑其岳一行,春池说这幢古屋确实值得一看,我就赶紧走进去走马看花地看了个遍——连柴房谷仓都没漏。

       利用名人效应多造点势,可向上面多讨点“官银”,这点我十分赞同;但把舒婷住过的那个谷仓说成是“发祥地”、“朝圣地”我总觉得大而无当。“文曲星”包拯出生在合肥肥东,可没有人称那里是清官的“发祥地”。诗仙李白说自己在陇西成纪长大,也没听见过哪位诗人跑到那里去叩头。舒婷1979年在《诗刊》发表的处女作《致橡树》写于1977年,那时她离开院田已经整整五年了!我至今未读过一首她在那老庙似的谷仓里写的诗。插队时曾与她同住一室的陈安琪手抄了一批当地插友写的诗,也没有一首是舒婷的。在来院田的大巴上,倒是听正杰说那时舒婷常到上杭一中借书看,所读之书涉猎极广,读了还抄。舒婷在《笔下囚投诉》等文中曾报过她在上世纪70年代读过的书名,计有《普希金诗选》、《海涅诗选》、《飞鸟集》、《复活》、《战争与和平》、《奥勃洛摩夫》、《安娜·卡列尼娜》,甚至还有《哈姆雷特》、《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恶之华掇英》和《洛尔迦诗选》……

        以上书目,没有一本“国货”,不知是她个人偏好,还是因地制宜?我想也许是后者吧!“文革”时期焚书坑儒,哪有可能“书铨”呢?——“铨”系文言,有选拔、挑择之意;“书铨”亦是舒婷哥哥的大名。能为子女取“书铨”、“佩瑜”“维嘉”这样的名字,足见其父的国学修养。这一点在《很是惭愧,父亲!》一文里可以找到映证。舒婷说父亲懂字画,爱收藏,晚年养花饲鸟,颇有传统文人味。每当她为“及笄之年”是几岁之类的问题烦恼时,搬出书前来救她于水火的总是父亲。遗憾的是,在她童年,父亲因右派被遣送山区劳改,无法对她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在她的记忆中,寄5块钱让她还学校图书馆的欠款已是终生难忘的书缘了……

       2001年我写了一篇《谢春池的真名与笔名》,根据闽南人的传统习俗大胆揣测“春池”有“延续香火的男孩子”之意。谢春池看后虽认为我是“误读”,但仍表示“亦可”,没有一棍子将我打死。如今容我再大胆一回,揣测“舒婷”或有“书亭”之意;看在书的份上,谅舒婷亦不会对我的乱弹挥棒。书亭多好,可以歇脚读书亦可藏书。当然,你也可以说“舒婷”也谐音“书停”——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写照,不是太幸福温馨;但别忘了还有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呢!“输停”不就是赢么,大吉大利着呢……

       书是什么?它是人类文字作品的载体,这种载体在舒婷插队时期基本上是纸质的。它从远古走来,从金石、兽骨、绢帛、竹木、土纸一直走到今天的光盘。一枚指甲盖大小的U盘所载的文字可以千百倍地超过殷墟考古70年所获的甲骨文,但这不能说明它所含的信息量就比殷墟甲骨大。如今在垃圾桶里我们常可以看到常人随手丢弃的U盘,而甲骨学却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目前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就有500多人呢!

       中国的田野考古,是从1921年对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开始的。在那之前的学者,只是在书斋中研究碑文和铜器铭文。在书斋里读书研究的成果怎能跟田野发掘调查得来的相提并论呢?它们的差别是云泥之差。现代人往往以为考古就是“挖宝”,对埋藏“宝物”的那块土地不屑一顾,只管将挖出的“宝物”搬往实验室研究就完事了;殊不知周围的山川河流、花鸟禽兽也都是载体,也有同样高的研究价值呢,只不过它们欲向人们传达的信息不是文字罢了!

       同文物相比,艺术的载体就更不局限于文字了——有时候甚至不局限于物质,所以才会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一说。阿拉伯著名诗人兼画家纪伯伦说:“艺术是个人的隐藏与自然的外像在创造新形式上达成的一次协议。”现在喜欢旧体词诗写旧体诗词的人不少,但无论他们如何呕心沥血都成不了李杜,因为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盛唐的那种社会环境。谢春池无论在他那“见山居”里写出多少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无法像卧轨自杀的海子那样震撼人心流芳千古,因为寒风刺骨百花凋零的“文革”已经过去了!现在在鹭岛,人人面朝大海,处处春暖花开,司空见惯无动于衷,已构不成诗的梦幻与意境……

       我认识舒婷完全通过文字,通过读她的书了解她。迄今为止面对面的接触只有一次,那是30年前我在省文讲所脱产学习期间,我们创作班学员与省作家团一块游鼓山。归途中当大巴开到半山腰时,舒婷突然发现她的坤包不见了——原来在山上照相时,舒粉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替她拎包,传来传去就把包忘在亭子里了。大巴司机问舒婷包里有钱吗?舒婷说现金不多,但那个包很值钱,是在国外专卖店买的,花了她两个月薪水呢!司机听了二话没说就拉着一车人返车寻“椟”,结果还好——有游客拾了交给警察叔叔,遂完璧归赵。

       写到此处提起这点陈谷子烂芝麻并非无聊,而是因为眼下我们仍在买椟还珠,乐此不疲。这回院田村的村书记送给我一份《上杭文学》创刊号,上面有两大版《“诗意院田”福建作家走进太拔笔会作品专版》,除了两篇专讲民居的外,其余篇篇均涉舒婷。作家们诗词歌赋极尽才情,试图将那院田“二宝”撮合到一块;似乎想说明是院田的美成就了舒婷的诗,而舒婷的诗也成就了院田的美。对这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闲情当然可以讨论,可讨论之前总得先搞清楚“鸡是什么鸡,蛋是什么蛋”吧?要是鸡是山鸡,蛋是鸭蛋——那是会贻笑大方滴!

       那些灰砖灰瓦真的跟舒婷的诗没有半毛钱关系,它们仅仅是为那个有才情的厦门女知青遮风挡雨三四年而已。既为知青,肯定识字;肯定会在它们的庇护下读书的——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如果我们老将眼睛盯在她的诗名及影响上,而心不在焉将“廓其有容”误看(写)成“廊其有客”,那才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








       陈美瑟:女,厦门老三届知青  , <舒婷读书处>原载《厦门知青文学报》第159期2014年11月(上)            
丘山墨客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万

帖子

5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00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2 19:2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土左情深 于 2014-12-23 11:08 编辑

    拜读佳作,问好墨客。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77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3 09:09:47 | 只看该作者

舒婷,著名的知青散文家、朦胧派诗人,我非常喜欢读她的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地板
发表于 2014-12-26 22:50:4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丘山墨客的转载,很幸运在这里相遇,希望一定经常来。舒婷是我们这代人思考的代表,我读过她的“致橡树”,那“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咱们知青应该回味一下年轻时候感兴趣的诗作,这样会使我们又回到年轻的时候,可以重走一回青春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338

帖子

84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45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22:19:3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土左情深 于 2014-12-23 11:08 编辑


    拜读佳作,问好墨客。

                     谢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338

帖子

84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45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22:21:3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舒婷,著名的知青散文家、朦胧派诗人,我非常喜欢读她的散文。




          谢谢关注,谢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338

帖子

84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45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22:22:2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丘山墨客的转载,很幸运在这里相遇,希望一定经常来。舒婷是我们这代人思考的代表,我读过她的“致橡树”,那“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咱们知青应该回味一下年轻时候感兴趣的诗作,这样会使我们又回到年轻的时候,可以重走一回青春路。


         


        谢谢关注,谢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4319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07
QQ
8#
发表于 2014-12-30 07:46:38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公鸡能不能下蛋“的转文,读来很有意思。作者直率、实事求是批评舒婷不应夸大”舒婷读书处“的作为,成名后更应虔诚谨慎行事。仅此文一说,我也倾向作者的观点。早在知青网上就知晓舒婷这位知青女诗人,但没读过她的作品。好奇之心搜索了一下舒婷读书处的”上杭县太拔乡院田村“。
    原来这个院田村”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至今,村里依然保留着十多座客家古民居。700多年前,客家李氏后裔在院田村开基繁衍。院田村也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当年上山下乡的地方,古民居、小溪流、朴实的客家人构成了诗人眼中美丽而多情的村庄。2012年,院田村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其他大部分古村落一样,院田村也面临着年久失修,亟待保护的问题。奠攸居是院田村的一座老宅,建于清朝中期,迄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老宅高门深院,雕梁画栋,至今仍能看得出当年的奢华。目前依然有五六户老人住在老宅里。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古村落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好的形势也让坚守在院田村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4319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07
QQ
9#
发表于 2014-12-30 08:25:39 | 只看该作者

    由此产生一些疑问,一是,舒婷是否自己提议或愿意借名修建”读书处“?这涉及名人品德问题。二是,院田村是为整体保护修缮古村落,发展旅游文化有“借鸡下蛋”之意?     
      我倒赞赏村支部书记的聪明,利用名人效应,争取国家、省、市的拨款,保护了客家700年历史的古建筑。这里如果有舒婷奔走疏通上面的关系,毕竟是为第二故乡做了件好事。比起“三个代表”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江西婺源江氏祠堂等,简直是“小巫”一个。其实“舒婷读书处”还可增添福建知青陈列馆、村史、客家文化的内容,利用名人效应宣传院田村自己。“公鸡能不能下蛋”,也只是个“传说"。一位村里人说他家的公鸡下蛋了,于是七里八乡一传十,十传百的就传言开去,道听途说,沸沸扬扬。既然是”传说“,也应是一种”秀才“与坊间文化。
   福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沉积。鼓浪屿岛上的多国建筑、土楼群落的世界之奇(被美国卫星发现)、武夷山峭壁悬棺之谜等等。挖掘、考古、保护、造福也是福建旅游立省之本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4319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07
QQ
10#
发表于 2014-12-30 08:41:32 | 只看该作者

龙岩七百年院田古村:舒婷曾来此插队写诗 (1/4)
www.taihainet.com 2013/10/24 6:51:10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微博)10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贵荣 文/图)“春水泛滥,小河恣意爬上两指宽的桥板,嬉闹着把它当跷跷板压跨。小妹一天好几次跑到窗前看河。我未来妹夫惘惘然的口哨声,在水一方。”  

   女诗人舒婷《小河殇》所说的这条小河,叫大坑溪。数十年前,舒婷就在河边的上杭县太拔乡院田村下乡插队。
  村子寂静、安闲,却走过了七百年的历史,留下了三百多年的古民居群落。2012年,村子入选中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名录。


    七百年历史:客家李氏重要发祥地

  院田村,位于上杭太拔乡东南方,地处儒溪河畔。这里群山环抱,房前屋后,树木郁郁葱葱,儒溪支流大坑溪,从村中静静流淌而过。

  走进村子,溪流两岸,古老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条条汲水灌溉两用的小圳,绕过这些房前屋后,整个村庄灵动多姿。
  村子古旧,据记载,早在公元1316年,李火德胞兄李木德后裔四九郎公,由漳平回迁至院田,成为木德公在客家的开基始祖。
  历经七百余年,风雨沧桑,院田成为客家李氏的重要发祥地,与“李氏大宗祠”所在的稔田一样重要。
  村民介绍,村里原有一座李氏宗祠,其格局与稔田的“李氏大宗祠”相当,且更加精美。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把它拆除了。

责任编辑:缪欣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6:17 , Processed in 0.21701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