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9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记忆:夜行照明方式的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9:47: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4-8-28 09:59 编辑

   《知青记忆》"记":包括识记、保持;"忆":包括回忆和再认识 。








    知足感恩:科技进步新时代!夜行照明方式的变化:竹火把、干电池、锂电池。使池,度,远,电,使寿







   电筒!感恩科技进步新时代。往昔
手电筒里装上两节电池,虽然也能用上十天半个月,晚上,用它照着山路,翻山越岭去邻村找露天电影看。还有山川天湖山上放牛,山高路途遥远,溪水纵横,寻牛归途中,天就黑了,拿着它回家古老的打火把强多了,现在大家都改用智能手机或锂电筒照明了---







    李益民当年在山川农村插队使用的手电筒,(英文:Flashlight或Torch),简称电筒。
    也许有观众要问:手电筒,为何要预备那么多电灯泡?!用今天时髦用语回答叫做“节能减耗,绿色环保”。
    手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山川知青外出普遍使手电筒,因为它重量轻使用方便,比较山川人传统照明方式---竹火把,没有火焰又耐用。







     地处越城岭腹地的才湾山川,就在天湖脚下,道路不平,多坡地,溪壑纵横,且夜间时常有毒蛇出没,因此,手电筒成为山川知青必备生活用品,占知青生活开支费用不少。一般地,毎个知青在山川农村毎个月消费干电池一对两节,每节电池价5角小计1元,当时插队的第一年每月只有十元钱的生活补贴,占生活补贴费百分之十,属于高成本的生必须品,翌年这点生活补贴也没有了,必须学会精打细算。    在早期因为电池的蓄电力不足,往往月初换的新电池到月底基本消耗殆尽,像萤火虫一样的亮度一点也看不清楚脚下的道路。为省钱,增加手电筒电池使用寿命和亮度,当时我们采取“一个手电筒,配套三只电灯泡”的办法,用今天时髦用语叫做“节能减耗灯泡,绿色环保措施”。具体做法是:预备3只电灯泡额定电圧分别为2.8Ⅴ、2.5Ⅴ和1.5Ⅴ电灯泡各一只。两节1.5Ⅴ×2干电池电压3伏,使用之初用2.8Ⅴ大灯泡,期中亮度减弱换用2.5Ⅴ灯泡,最后手电筒电池使用寿命将耗尽时,换上1.5Ⅴ电灯泡仍然能保证一段时间内相当的亮度。







091928qtxx67qziw6x6axj.jpg (286.19 KB, 下载次数: 2)

091928qtxx67qziw6x6axj.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15
沙发
发表于 2024-9-4 21:48: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插队当年,除了手电筒照明,村民还有不花钱的方法。盛产毛竹的村庄,有人把毛竹劈成一米多长、两寸宽的薄竹片,再把整捆的竹片放进水渠,浸泡数日,然后晒干。经过水浸的竹片,可以从头燃烧到尾,不易熄灭。晚上走路就手持竹片照明。
我所在村庄的山上毛竹很少,而马尾松很多。锯开松木,有的部位充满油脂,把它劈成手指粗细的木条,用一根火柴就轻松点燃。这就是松明。用一根细竹子,前端挂上铁丝编的网兜,放入松明点燃。除了照明,还可以捉泥鳅黄鳝。晚上在田埂上拿着松明,稻田里的泥鳅黄鳝清晰可见,用特制的叉子或钳子就能手到擒来。
如果捉田鸡,非用手电筒不可,因为松明只能照近,不能照远。田鸡是生活在水田里的蛙类,味美如鸡,故名。村民们称为田狗,因为它的叫声如同犬吠。晚上行走在田埂上,一边学着田鸡的叫声。不久,就有田鸡遥相呼应。用手电筒照过去,田鸡在强光下一动不动,真是呆如木鸡,走过去唾手可得。捉田鸡最佳时间是插秧前,水田平整如镜,田鸡无处藏身。如果是水稻长高了,就难以发现田鸡的身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08:41:55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您农耕文化底蕴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8 04:01 , Processed in 0.191011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