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凌花 于 2016-10-13 06:17 编辑
2016国庆节上海之行四
40年前抗震救灾 40年后相聚上海
匆匆岁月,在不经意间已远去。往事如烟,秋去秋又回,芳华不再,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国庆节,我应朋友之约来到了朝思暮想的上海,与40年前的兵团战友团聚。10月3日,国庆节期间,在唐山抗震救灾后的40周年的今天,想当年化肥厂的兵团战友相聚在上海,相聚在梅园村,一张张既苍老又青春焕发的脸庞,一个个既陌生而又熟悉亲切的身影,四十多年天各一方。但时空的隔阂,却没有隔断我们的战友情。今日重逢,我们歌颂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畅叙友情地久天长;我们细数劫后余生的点点滴滴,我们举杯庆祝大难不死的璀璨夕阳。我们倚在秋的门楣,回眸往日流金岁月,朝花夕拾往事如烟。 感恩的心,是我们心田中最真实,最闪亮的,最美丽的一颗种子。当它发芽之后,会开出爱心之花,结出智慧之果。想一想,我需要感恩的人真的很多,有家人、同学、同事、朋友,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40年前我们在河北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朋友情谊,因为我们一起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考验。1976年是我们毕生难忘的岁月,任时间的雨把故事酿成酒,变成歌,我们还是深深铭刻在心,蓦然回首,梦里乾坤,恍如隔世。 虽然唐山大地震弹指间已过去了40年,然而1976却深深定格在彼此的脑海里,涂抹不掉,挥之不去。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瞬间地动山摇,房倒屋塌,那触目惊心的一刻是我们青春中的恐怖记忆。那是上世纪1976年的初春,我们一行50人先后从黑龙江兵团去河北遵化和昌黎学习,我们与工人相结合的所在地是遵化化肥厂,地震后我们只得在郊区的青纱帐里支起帐篷,在当地帮助工人抗震救灾,在以后的日子里,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我们目睹了许多生离死别的场面,那是多么惨痛而又令人无可奈何的事啊,灾难虽然发生了,但生活还要继续,大家彼此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还活着,活着真好!”饮水思源,我们会永远怀念震后那段难忘的日子:幸存者的坚贞不屈,解放军的舍生忘死,患难者的情重如山,援助者的救死扶伤……大灾大难中,这些可歌可泣的壮举影响着每一个人,沉淀下来的是那浓浓的情,穿越时空,永远温暖我们心田。 生命因为有限所以才宝贵,因为有限所以才会珍惜、才会努力。40年前我与朋友丽华相识在兵团化肥厂组建的时候,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旬,她是组织分配来的技术员,年轻漂亮,业务能力强。我们一见如故,我现在还保存着她当年穿着工作服一个漂亮的亮相照片呢。后来我们一起去河北遵化和昌黎学习,一起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经历了那场劫难之后,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从河北学习回来后,我被分配在工艺组,与丽华朝夕相处,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记忆中,丽华的母亲是个医生,非常能干,又会做各式各样好吃的饭菜,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每当家里做好吃的,丽华就把我和她的上海知青男友请到家里,跟她的家人一起进餐,我很不过意,就对丽华说,下次我不去做电灯泡了,丽华姐亲切的拉着我的手说,你不用胡思乱想,你是我的朋友,也是我最亲的姐妹,千万别客气,客气就外道了。丽华在家排行老二,她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但是她母亲却非常宠爱她,对这个女儿总是有求必应。一次我跟丽华的母亲聊天,说到她宠爱丽华的时候,她眼睛里放射出幸福的光芒,她说丽华从小就学习好,心地善良,处处为别人着想,但是身体弱,不会照顾自己。她每次去学校开家长会听到的都是赞扬的话,后来因为丽华品学兼优,又被保送上了化工学校,作为母亲她很骄傲自豪,所以自然而然就多疼她一些。我上大学后,每到寒暑假,都是丽华的丈夫开车接送我去火车站。后来丽华与丈夫去了遥远的南方工作,我们也时常有书信联系,我女儿两周岁过生日时穿的漂亮的公主裙子就是她送的。丽华和丈夫回到上海之后多次邀请我去上海聚聚,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却说千年修得同室住。志同道合难能可贵,想当年我在化肥厂还有三个室友今天也到场了,真是令人高兴。当年我和钟指导员住上下铺,她是知青的榜样,按照当时的语言来形容就是又红又专,扎根边疆无二心的典范,她对我政治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爱有加。自然我们也成为了朋友,当时我们与另外一个上海女知青也是好朋友,可是没有想到,钟指导员的未婚夫最后与她的好朋友成为了夫妻,当时我不能理解,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缘分吧。我们在化肥厂住套间,佳华和伟华也是上海青年,她们住在外间,我和钟指导员住里间。我每次上下班都要通过外间进入里间,每每看到两位编织毛衣就忍不住凑上去看两眼,两位心灵手巧,我还跟二位学习过编织毛活呢。记忆中的佳华个子高,快言快语,不像上海知青,倒是很像我们北京姑娘,她性格豪爽,我很喜欢与她聊天,看她灵巧的双手织毛衣非常有趣,一会就编织成片,我曾经开玩笑说她是织女下凡。记得在昌黎党校学习的时候,我们一起还去了秦皇岛看大海,因为没有请假,返回后还一起受到了领导的批评,我俩还说只要看到了大海,挨批评也值得。有一次我哼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佳华也唱了起来,我俩一唱,全宿舍的室友都附和,变成了大合唱,要知道,我们里外间上下铺一共住了35人,只有一张空床,我们把它当作饭桌。那真叫情同姐妹,亲密无间呢。今天下午小星请我们在歌厅卡拉OK,我和佳华又同台演唱,穿越时空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当年,令人感怀。伟华与佳华情同姐妹,形影不离。在我记忆之中,伟华的性格比较内向,也许是性格互补吧,她俩才能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兴许是受了佳华的影响,现在的伟华也活泼好动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抗震救灾的时候,男同事是主力,今天也不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工艺组的两位男同事——小星和乐生。二位为我们的聚会提前一个月就做好了准备。尤其是在短信和电话中热情洋溢的反复交代,令人温馨,衷心感谢二位朋友。40年前二位与我同一办公室办公,小星是上海知青,记忆中他个子不高但多才多艺,会画画,会摄影,字也写得漂亮。为了工作方便他就居住在工艺组的办公室里,在一大排书柜的后面,搭了个床,支起了蚊帐,就是他的卧室。说来好笑,有一次我们进工艺组办公室,看到静悄悄的,还以为小星不在,于是几个同事聊天聊到了他,没有想到他不声不响的突然从书柜后面走出来,还笑眯眯地说,小心隔墙有耳,吓了我们一大跳。以后同事们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乐生也是上海知青,他和小星都住在工艺组办公室的书柜后面,别说他俩还真有点相像,就是乐生的个子比小星高,他与小星一样多才多艺的,能写会画,开始我有点分辨不出他俩谁描的图,谁写的美术字,久而久之,才看出共性以外的个性。朋友之间真正的魅力和情谊:不仅仅是朋友之间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彼此在失散多年之后,仍喜欢聚在一起,依然欣赏彼此。在历尽沧桑之后,能由衷地说,能认识彼此真好。 美好的歌声是畅叙友情的最好方式。因为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如今我们变了模样,为了生活天天奔忙,但是只要想起往日时光,我们的眼睛就会发亮。生命依然充满渴望,假如能够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假如能够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就在今天晚上。下午我们唱歌抒发情感,我这才发现了小星朋友还有另外一个特长,那就是歌唱得非常好,特别有磁性的男中音令人陶醉。我不怕献丑,也与他对唱了几首,感觉自己都被潜移默化了。人没有永远,我们希望让所有留在这一瞬间。我们不想说再见,是为了想再见。那曾有过的那些年,何时才能再出现?我们不想说再见,心里还有多少话语没说完。我们不想说再见,要把时光留住在今天。下午散场的时候,朋友们意犹未尽,说还要再聚一次,我很感动。这是一次团聚之旅,欢乐之旅,久别的战友们分外珍惜,约定12号再聚首。 俗话说,少时饱经忧患,老来无惧风霜。回顾我们坎坷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我们感到这一生最值得欣慰的事情是:我们曾经是一名兵团战士,我们经历过生离死别的考验,我们在晚年还能和这么多当年的战友一起相聚,真的是幸运无比!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理解万岁;无论咫尺还是天涯,彼此挂念;无论时光如何绵延,真情永远。在最美的季节我见到了一生最好的朋友,金秋十月,一抹嫣然,唯美了上海的秋色。咫尺诉衷肠,把我美好的愿望,飘进今天欢声笑语的朋友耳边,飞到五湖四海的朋友身旁。同时我们也多么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从我们的身上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少些自我,多些与人为善;少些虚伪,多一些真情奉献。如果他们能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能继续我们的战友情谊,能学到我们身上独一无二的优秀品质,那么我们也就此生无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