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0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秋话直罗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13:2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秋说直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秋说直罗

京城的雾霾终于被风吹走了,灿烂的阳光终于露了出来,恰逢此时原富县文化局老局长张选民先生来京,值此京城最好的季节,在缑军安先生盛情的安排下十余名知青和选民先生来到了丝路驿站这个典雅的会所,绿草茵茵湖水涟涟的岸边上一群热爱富县的乡亲们欢聚一堂,欢歌笑语声在这里传了出来。
几十年来选民先生一直致力于富县的历史的探究,他的精力放在了有关红色直罗的历史探究中,在富县的历史的挖掘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参与的【直罗镇战役】一书最近也面世了,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红军到达陕北后的被毛主席称之为的奠基礼——【直罗镇战役】的一本好书,填补了红军长征时一段史实的空白,选民先生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还是当年曾下乡富县北京知青的挚友,在致力于宣传红色直罗的纽带下,缑军安先生热情的邀请了十余位曾在富县,直罗插队的知青和乡亲一同设宴欢迎选民先生到京,在乡情亲情的暖暖的氛围中,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就直罗镇战役的历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探索,众多再富县下过乡的老知青怀着对第二故乡的无比深情热情的参与到了对富县对直罗历史和现状的研讨。
七十九年前我们的工农红军经过千辛万苦的万里长征到达了陕北——直罗,在我红军极为疲惫的状态,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敌军的几个师以绝对优于红军数量和优良的装备的王者姿态准备在直罗镇吃掉立足未稳的红军,意图粉碎红军长征的目的,在初寒显现的陕北直罗我红军将士身着单衣,心怀解放中国,解放穷苦百姓的必胜信念在伟人毛主席的带领下,精心策划在直罗打了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场伟大的战役——直罗镇战役。在富县和直罗的老百姓的支援下全歼敌一个师,击毙敌酋牛师长,大大的提振了士气,更重要的是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走向胜利的开了一个好头。
选民先生就直罗镇战役和缑军安先生以及知青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说起了当年的革命先烈怀着必胜的信念进行了举世卓绝的万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他们不怕流血牺牲,艰苦卓绝的奋战在中华大地上,以他们付出无数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为人民换来了人民自己的政权。我们作为富县的家乡人和曾在这里下过乡的知青为红军在直罗的大捷感到无比骄傲,直罗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直罗是中国革命在陕北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中国革命的一块福地,知青们说做为一名新中国的青年我们有幸曾来到这里下乡,在这里我们接受老区人民的再教育,他们像当年支持红军一样接纳了一群无知的青少年,在葫芦河水的哺育下,在乡亲的呵护下我们在这里学会了如何做人,我们在这里学会了苦重的农活,更是学到了永恒的延安精神,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选民和军安先生与知青们一起探讨了现实的社会和具体的人生如何定位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做为从老区出来的人一定要坚守我们的信仰,不忘革命历史的艰辛,百倍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虽然已经为历史付出了我们青春和前半生,我们也有过这样那样的怨言,但是纵观历史我们感到今天我们肩上依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点滴做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延安精神在中华这块土地上是永远不会消失过时。
我们曾经在党旗下庄严地举起我们的拳头,郑重地宣过誓,在今天从重温历史的时刻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在党旗下许下的诺言,我们的信仰终生不变,我们一定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那怕是退休在家了也不会忘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自己最后一点余热去服务宣扬我们的曾为之付出青春的社会主义事业。
最后我们相约在明年直罗战役八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相聚直罗柏山寺下的烈士陵园,共同缅怀那些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革命前辈,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灵魂,我们一定会践行着我们的诺言,坚守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坚守革命的信仰,肩负着他们未竟事业的责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宣扬红色直罗的同时,宣扬为人民,为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目标,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站好最后一班岗,坚定信仰,共担责任,同圆中国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6

主题

7万

帖子

3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0761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4 21:47:3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一致认为做为从老区出来的人一定要坚守我们的信仰,不忘革命历史的艰辛,百倍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虽然已经为历史付出了我们青春和前半生,我们也有过这样那样的怨言,但是纵观历史我们感到今天我们肩上依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点滴做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延安精神在中华这块土地上是永远不会消失过时。"说得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28 21:14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