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美丽的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益帆风顺【剧本】王侠

[复制链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11#
发表于 2015-11-25 08:44:05 | 只看该作者
几方人员齐相会,
讨论展览第二站,
都是知青很熟悉,
交流联络自尽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1:17:43 | 只看该作者
【7】王侠今天很忙,不停地赶写、赶发着新闻、诗歌、歌词、散文稿件,比过去在单位宣传部上班还紧张,过去是主抢本单位、本地区的新闻稿,写的人多,一个事常是十个人或十几个人在写,看谁发的快,他最快的一个稿,从陕西寄出,第三天到北京,第四天就刊在解放军报上,其他人的同类稿都是一星期以后才到,自然是石沉大海,因而他被称为“快刀”。也因此,现在虽然不抢发了,大部分又都是知青方面的事,但他已烙下这毛病,有感而发、有感快发。
       这不是,刚发完给《重庆知青》发的“上海南京知青西安做客”、“他们应该永远活在国人心中”这两个稿,又给美国南加州知青协会的张亭发去一个陕西中洲知青动态和一组诗歌,紧接着给苏云发去一组歌词,《陕西欢迎你》、《西安欢迎你》、《和你同步,走向明天》、《长路漫漫》、《千秋光华》。《千秋光华》是他和王农同写的,其中写到:曾经豆蔻年华,如今满头白发,当年上山下乡,壮写青春图画,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都有我们热汗挥洒,艰苦的岁月里,我们顽强,没有趴下,崎岖的小路上,盛开着我们亲吻的小花,千万名知青贡献了自己,让伟大祖国蓬勃发展锦上添花,高举金杯吧,欢聚吧,庆祝吧,知青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这一页,这一页千秋光华!
         刚发完最后一个字,他的手机响了,是在北京的中学同学刘志强打来的,说是到了西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8:14:31 | 只看该作者
【8】王农身材魁梧,国字脸,浓眉大眼,举手投足间有着一股子浩然正气。王农,西安中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民革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政协九、十届委员,他还有另外一个职务,陕西中洲知青帮助基金会秘书长。在办公室里,挂着很多当年上山下乡时期的老照片,没事的时候,他会看看这些老照片,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便渐渐浮现在了眼前……1951年出生的王农,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和弟弟靠糊火柴盒和帮人带孩子艰辛度日,16岁时,又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他被分到千阳县上店乡高子湾村插队锻炼,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年。回想起这段经历,王农感慨万千,也是从那时起,王农暗下决心,有了钱一定要帮助生活困难的人。上世纪末,在一片“下海”潮中,王农辞去公职,创办起西安中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经过艰苦创业,王农跻身先富起来的小部分人群。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参加知青聚会的时候,他得知有部分知青生活困难,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王农,而多年前潜藏在心中的那个朴素的愿望也变得越发强烈。经过深思熟虑后,2010年王农出资200万元,建立起“陕西中洲知青帮助基金会”,该基金以“不求功利,只为公益,帮助知青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为贫困知青献爱心,为社会慈善做努力。该基金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帮助知青的公益组织。基金成立后,王农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帮助慰问困难知青的活动。2011年捐资10万元,为新城区长乐路光华小区的100户特困知青送去米面油和慰问金;2012年为陕西省图书馆捐赠500余部知青题材图书和影像资料;2014年,为延安20名身患重病家庭贫困的知青捐款17万元;同年7月,启动“牵手行动”,为首批46名困难知青捐款10.4万元;2015年初,又与省慈善协会合作,实施“慈善帮困”项目,并联合省慈善协会在春节前为留守在延安的70余名北京知青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寒来暑往,受到王农资助过的知青达数百人,遍布陕、甘、新等省区。有人曾问王农,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不求回报将这件事做下去,他说:“我也曾是一名知青,从贫困中走出来。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知青兄弟姐妹做些有意义的事情。”除了帮扶知青,王农还组织了慰问抗战老兵、赴缅甸寻回19位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并迁回国等公益活动。此外,1998年云南发生地震,王农除自己捐款捐物外,还组织全体职工捐款捐物;2008年南方发生雨雪灾害,他带领11名员工和三辆工程车,行程2000多公里,义务为江西省七个自然村恢复电力供应;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又立即带领工人设备,前往灾区抢修电路,并为灾区捐款10万元;2010年舟曲发生泥石流,他又带领职工为灾区送去5车水米面和衣服棉被……“我有一个钱的时候,要维持自己的生计;有两个钱了,就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了三个钱,就可以拿出一个钱来做公益慈善事业,帮助有困难的人。”王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统计,这些年来,他捐赠的各类善款累计超过500余万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王农认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不光要关心自己,还要关心他人。“当你在做一件善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很幸福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和力量来关注和帮助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06:01:01 | 只看该作者
           【9】《寻根守望》预备会一结束,一小时后,王侠即在网上发布消息,“此次展出,希望各位知青、网友、家属、社会人士都能带上纸和笔,参加完后现场把感想撰写出来,交给董荃(延长插队)等人,以便结集出书。
             这次展期为一个月,人人可凭身份证领票【免费】参观,主办方是陕西省文物局,地点是西安翠华路【与小寨很近】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一天(三月二十日)九点半开幕,大家还是要提前到场为好,中国知青网理事长周秉和【周总理的亲侄】可以给网友签名,望喜欢收集的人不要错过,19日预备会到场的有北京华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毅嵩(延安甘谷驿插队),于文淇(延安枣园插队),陕西方面王农、惠安、华强,王侠等。
            此展主要是表现沐浴圣地洗礼的草根北京知青,机会难得!
   (全国知青网站通稿           王侠)”
      此稿刊出,立即轰动。连杜秋冬也打来电话,问是否可以参加开幕。当然,杜秋冬的来意主要是想和王侠吵上一架。果然也就吵了,而且是大吵,当然,这两个人是在街上吵。并不是在开幕式会场。杜秋冬的意图是坚持说有不同看法不同意见就是可以发表,对谁都可以。王侠说,那要分场合,有的事就是不能翻案,解放初期,镇压历史反革命、镇压想翻天想破坏的地主、特务是十分、万分正确的,王侠并告诉杜秋冬,那时他还小,他每天中午12点都要和一群孩子赶跑到菜市口大街上,看两个军车经菜市口开往广安门外,车蓬上架着机关枪的威风的军人,押着一个个要镇压的人,孩子们高兴极了,过会儿,就传来枪声,孩子们会高兴地大喊:“枪毙了,枪毙了!”
         杜秋冬的父亲也是在解放初期被共产党、毛泽东镇压了,不过不是在北京,是在西安。所以,杜秋冬自小就怀着刻骨仇恨。他总想着,报杀父之仇,可一直不能随愿,之所以,杜秋冬也一直纠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反毛、仇毛、骂毛是杜秋冬这些人心里、言谈中一直做的。
         而王侠,家里解放前是穷苦老百姓,倍受日本鬼子、国民党、资本家的欺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他家的人才站直了,家里人都在国企或机关工作,他大哥还是中央办公厅的,自然也就站在毛泽东这边。他也常提醒有的人不要“随心所欲”!
         这一架,虽然没动手,但是双方都知道,不管是那个有枪,会立即把对方能打成筛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06:17:16 | 只看该作者
【10】四月十日,是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十一师战友五十年联谊会的日子。一九六四年的这一天,从西安、天津、甘肃、宁夏等地的知青,相聚到达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开始了垦荒种地,开辟沙漠荒原的战天斗地。他们是较早的一代知青,他们下乡较早,回城较晚,直到一九七八年才开始陆续回城。
         回到家乡。正直改革开放,各企业改制,企业重组、兼并。大量的企业员工下岗、待业。回城的军垦知青,更艰难。他们年龄已大,又无一技之长,生活、度日更加艰难。有的摆小摊,有的打零工,养活一家,极度艰难。直到二零零九年,与陕西中洲知青帮助基金会有了接触,才开始了对命运的抗争和努力。基金会王农,在省政协会议上多次提案,还深入军垦回城知青的家中,探访、慰问,将第一手的资料整理,递交到省政府有关部门。其中的难熬、艰巨,无法言启。最终在两年以后,争取到了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将他们按照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保待遇对待。让四百多位老知青,从此有了安保的生活待遇。从两年前的不足四百元,一直到今天涨到两千多元。
        这次联谊会,他们特别邀请我基金会王农等同学到会,相聚、倾诉衷肠。在会场大门处,大会的组织者,老知青们,极其热情地接待,多人前来见面、握手,有说不尽的深情厚谊。直到大会文艺演出开始。此时,被一股深厚的知青情感动着,浑身的血液热滚。知青亲身经历了这漫长的、命运交融的亲情的演练。
            一位从天津赶来的军垦大姐说,台上表演的节目都是他们当年文艺队的老队员,演员的名字、趣事他们都熟悉。舞台上竟然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在跳白毛女选段。节目全是当年的舞,当年的歌,当年的快板、诗歌,他们激情燃烧。天津的知青战友,全部原班人马表演了当年演出的天津快板。在宏大的舞台上,音乐、舞台背景,都是当年的氛围,节目、歌词都是原版,这让人们能回到了那个青春的年代,回到了战天斗地的蹉跎岁月中。还有一位大姐,她诉说了当年的艰难,但乐在其中。经常,在沙漠中刚烧好一锅开水,在高原只能达到八十度的水,突然被一阵刮来的黄沙风,浇满了一锅黄沙,就这,他们也和着黄沙吃饭。大姐原是西安近郊的一位农村女孩,六四年来到兵团,七四年又回来,在老家农村干了三十年,一直是农民。没想到,三十年后,突然又拿到了退休职工的待遇。大姐只是在乐道,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感到是人生的特别有意义、特别珍贵的生命历程,是人生的宝。那就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无私地奉献了。她还将自己挥手书写的军垦“年华”长诗的原稿送给基金会会长惠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16#
发表于 2015-11-26 08:10:09 | 只看该作者
王侠每天好繁忙,
王农仗义手笔壮,
实事好事天天做,
受益知青感动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4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427
17#
发表于 2015-11-26 10:14:02 | 只看该作者
伟大的知青,不衰的激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1:36:22 | 只看该作者
【11】王侠陪着从北京来的中学同学刘志强第一时间去了西安西大街的回民街,那个人呀,呜央呜央的,各地来的,各国来的,人挤人,人碰人,吃肉夹馍,喝胡辣汤,尝凉皮子,这会儿都嫌老娘给的肚子太小,装不下太多,美食不少,地方有限。
          王侠:“上午就到这儿,现在去南稍门的中洲知青办,下午你去南门等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我去朝阳门西安供电局上班,明早我一下夜班咱们去大雁塔和永兴坊。”
          刘志强:“行,西安真好,吃的香,吃的好,又赶上能看到习近平和莫迪,真是身在福中。”
          二人挡了个‘的’,向南,十分钟从钟楼到南稍门,刚下‘的’,就见陕西书画家任保林、董建杰,陕西年轻女作家赵晓萍、姜兰芳走过来,王侠:“嗨!哪阵风把你们吹的我的地盘上来了?!”
         赵晓萍:“是北京和东经77度北纬28度新德里的春风!”
         王侠;“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
         董建杰:“还让你真喋住了,我带着四幅国画。”
         师从刘文西的任保林:“我带了四幅书法。”
         赵晓萍、姜兰芳:“那我们也带了出的书,不过是想送习近平、送莫迪的。”
         王侠:“雁过拔毛,我今天非得要,每人留下一半,拿走一半,我说你们的远大规划是好的,意愿也是纯真的,但你们只能远看,不能近身,人家那些保镖能让你们靠上去?动动脑子!我这个中学同学刘志强就是在北京干公安的,你让他说说。”
         刘志强:“各位朋友,真是像王侠说的,一百米开外可以站着,一百米之内有人管,明白不?”
         那几个人想想,看样子认可了。
         王侠:“走,上我们中洲知青办喝茶去,歇够了,你们和我这个同学下午一搭哩(一块)去南门,保准你们站的是最佳位置,我这个同学可是干这行的,咋样(怎么样)?”
          众人赞同了:“啊,啊,也就是这么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19#
发表于 2015-11-27 07:56:48 | 只看该作者
各地知青西安聚,
庆兴能见习主席,
可惜隔得远了点,
想送书籍却干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04:48 | 只看该作者
  【12】泛美大厦b座1901室是向人租来用之。一个会客厅,一个会议厅,三个办公室,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一年的房租七万元,水电费另算,会客的地方一圈墙上是放大的知青老照片,其中有几个知名人士,像作家史铁生等。会议室的外墙镶嵌着八个大字“不求功利,只为公益!”为贫困知青助力,为社会慈善添砖是陕西知青帮助基金会的宗旨。监事杨岳中正整理文件,王侠领着来人进来,他向来人介绍:“这是杨岳中,基金会的监事,离休之前是陕西建筑科学院的党委书记”,他又向杨岳中介绍这几个来的人,介绍完,赶快给每个人沏了茶水,又取出一本一本的知青书籍、知青画册送给来人。
           王侠又介绍:“陕西知青过去也搞过几次大的活动,像在兴庆公园的万名知青大聚会,在革命公园的三天大演出《陕西知青歌唱祖国》,都是人山人海,报社、电视台做过报道,你们上网可以查看。”
           赵晓萍:“那咱们找个时间开个老三届知青和青年作家的座谈会行不?”
          王侠:“可以,我跟王农说一下,然后通知你们。”
          赵晓萍:“我小的时候可羡慕那些知青了,他们能歌善舞,一个个又漂亮又帅气,老跟着他们,跟屁虫似的。"
          姜兰芳:“我们村里还有两个高干的孩子插队,是女的,可白可漂亮了,我们县里都说她俩个是过去的貂蝉、杨贵妃的模子刻出来的。”
            董建杰:“就是,就是,过去那些知青真的是让我们永远都记着他们,教我们读书学习,一个个都是特好特和气的老师。”
            任保林:“我一定画出一个知青画卷,将来去北京、上海展出。”
           王侠:“喝茶、喝茶,我们知青都是要翻篇的啦,没有几年的活头啦,只不过还没把自己知青的真实历史写清楚写好,希望咱们一块把这段青春这段艰难困苦这段悲壮完整的写好!这个地方欢迎你们常来常往!”
          赵晓萍、任保林、姜兰芳、董建杰高兴的一致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7 23:34 , Processed in 0.19801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