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如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行自驾图文漫记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49:48 | 只看该作者

游走在丙中洛,如画的景色常让我们恨不得再多呆几日。



不能不提这两个小姑娘,背着沉重的行囊,典型的驴友,能搭车就搭车,不能搭就徒步。其中一个告诉我们,她已经徒步走完了除这条秋那桶进藏之外的所有进藏路线。这之前,她们在丽江摆摊一个月,挣了些路费才开始此次进藏之旅。小姑娘说,到了拉萨还要再摆摊挣钱。真的很佩服她们,比我们年轻时当知青还能吃苦。我们因为最远只开到碧玉岩,顺路搭了她们几公里。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52:51 | 只看该作者

碧玉岩景色。从摄影的角度看,丙中洛除了些田园风光外,想拍“大片”挺难的,但怒江之行,体验大于摄影,许多景象只能身临其境,自己去感受,去体验。



丙中洛呈不规则四边形,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雪山5128米,终年积雪。最低海拔为与捧当乡交界处江面1430米。图中的乡政府驻地丙中洛坝子海拔1750米,是怒江峡谷深处难得一见的开阔台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四面环山,整个坝子被念瓦洛河和格马洛河分割成三大块,平坝周围的石崖多为羊脂玉岩,南为贡当神山,北为石门关,南北遥相呼应,形似“相约无期”的一对恋人,怒江从北部的秋那桶深谷进入丙中洛,从丙中洛南边一直到大拉,形成弯弯曲曲几道弯,最大的一道弯在坎桶被称为“怒江第一湾”。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53:10 | 只看该作者
5月20日(第十九天)。晨六点半离开丙中洛返回六库,路遇塌方,清理耽误时间一小时。一辆车轮胎被扎,换胎。沿途路过来时的溜索,没遇到集市,也没再看见有傈僳族村民过江,这才知道观看溜索也是要碰运气的。我们来时正逢集镇的街子天,看见的都是些进镇或返家的老乡。全天赶路,全程狂奔,下午四点半到达六库。六库气温明显高于福贡、贡山、丙中洛等地,今天气温高达三十余度,甚热。全天行程281公里。仍联系住宿西雅图宾馆,砍价100元/标间。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54:10 | 只看该作者

见到一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常看见江边或水边有一排排木栅栏,是干什么用的?有猜捕鱼的,有猜护堤的,都不对。



几经打听才知道,这些木栏是为拦截上游冲下来的木柴而设。这一方面说明此地烧火做饭的烧柴还是比较缺乏,另一方面说明此地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工作做的不错。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55:1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下雨却遇到塌方,心里不免着急,据说是前几天的雨水把山体泡酥了,加上这两天烈日高照,冷缩热胀所致。等待清理用了近一小时,真正清理时间不到二十分钟。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55:34 | 只看该作者
5月21日(第二十天)。晨,阴。从海拔800余米的六库出发,翻越3127米(风雪垭口海拔)的高黎贡山。山顶大雾弥漫,最大时能见度不足十米,但一路景色迷人。深沟险壑,急弯陡坡开车,很考验驾驶者的心理。至片马,在16号界碑拍照留念,参观驼峰航线纪念馆后返回六库。住宿西雅图宾馆,100元/标间。全天行程192公里。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56:3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所翻越的路段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高黎贡自然保护区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多种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种类为目的。2000年,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



高黎贡山山势陡峭,峰峦起伏,形成了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从六库出发时,单裤短衣还嫌闷热,但到了海拔2000米后,便把没有装箱的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了,我还把雨衣穿上,把长护膝套在腿上以御寒冷。随着山势增高,雾气越来越浓,浓的只能凭前车的雾灯判断方向。在这里行车,考验的不是你的车技而是胆量,一股把你往悬崖下面拽的力量让我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方向盘。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58:21 | 只看该作者

再一次迈不动步子,因为她的雄壮险峻之美,因为她的粗狂野性之美,也因为她的如诗如画之美。特别是临近山顶的一段路,奇异的松柏让我们如在画中游。



片马风雪丫口,车载记录为海拔3127米,弥漫飞旋的雾气已让我们看不到两侧高耸云端的山峰。这里四季气候变化无常,时而云雾缭绕,时而阴雨飞雪。由于受印度洋季风和西伯利亚寒流影响,由片马方向吹来的风特别猛烈,再加上山形奇特,丫口两侧深谷的风不时冲袭而来,让人寒意倍增。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7:59:22 | 只看该作者

片马口岸,地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腹地片马镇,南、西、北与缅甸接壤,是怒江州唯一对外开放的省级口岸。左为缅甸国门,右为中国国门,中间这块地方允许旅游者进入拍照。



片马的历史归属非常复杂:1684年(南明永历二年),片马属永昌府登埂土司辖地。清朝末年,英国同清政府于1894年签订《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1897年又再次签订《中英滇缅界务商务条续议附款》,规定中国和缅甸以高黎贡山分水岭为界,并据此认为片马应当归属英属缅甸,但由于两个条约关于片马地区的内容相互矛盾,于是产生了边界纠纷。1910年底,英国派出一支2,000人的部队进攻片马,次年1月4日,英军占领片马。1941年,英国于中国对日抗战陷入困难时期,以关闭滇缅公路为威胁,与中国政府签订了边界换文,将对片马的占领合法化。但是具体界限尚未勘定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缅甸并入侵云南西部,片马也被占领。
1944年5月17日,中国军队收复片马,但在英方压力下,不久又退出。1948年缅甸独立后接管片马。1960年1月28日,中、缅在北京签订《中缅边界协定》,中国方面放弃对猛卯三角地的主权,换取缅甸政府同意将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划归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84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2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8:00:54 | 只看该作者

片马最大的看点是抗英纪念馆和驼峰航线坠机残骸。史料记载,“驼峰航线”共投入飞机2000余架,有609架飞机坠毁、近2000名飞行员牺牲。至今仍有许多坠机残骸散落在高黎贡山一带。年轻的美国飞行员把生命献给了中国的天空,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只有纪念碑上的名字。




片马距缅北中心城市密支那公路不到800公里,由于缅北地区的日用品自给率仅为30%,同时又存有大量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与云南地区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互补性,因此片马的贸易日趋繁荣。沿途可以看到大量堆积如山的砍伐自缅甸原始雨林的巨大树木。
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05:02 , Processed in 0.214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