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杨七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风相送到瑶台》杨七芝文集2014马年新版1.2..

[复制链接]

531

主题

4132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287
181#
发表于 2014-7-25 22:51:24 | 只看该作者
     静听晨钟暮鼓、仰望高山流水、惊观云起雾腾、感悟众妙之门。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意境,是一种对生活至高的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04
182#
发表于 2014-7-26 08:51:20 | 只看该作者
三清山上勤悟道,
餐风宿露不动摇,
夫妻抢手并执着,
坚持数载有成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18:14:15 | 只看该作者
千帆过 发表于 2014-7-25 22:51
静听晨钟暮鼓、仰望高山流水、惊观云起雾腾、感悟众妙之门。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意境,是一种 ...

千帆过版主您好!一直在牵挂寻找您,今天总算“相见恨晚”!您的大作我多次拜读,细腻老辣、精湛流彩。谢谢对我拙文的理解与感慨、鼓舞与支持。多指教!多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5:20:2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7-26 08:51
三清山上勤悟道,
餐风宿露不动摇,
夫妻抢手并执着,

感谢龙版的热情赋诗畅吟,从三清山的自然景观到探讨其道学文化的深邃奥妙,确实是一个人的感悟与反省,对人生的追逐目标有所启迪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5:3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7-29 15:57 编辑


《金风相送到瑶台》
009风雨三清翰墨缘

  2.母  爱    /散文  

       这几天秋老虎大逞威炎,似乎要在行将灭迹的最后时刻、让人们永远记住它的残酷,就连风高浪大的黄浦江边的外滩码头上、也没一丝凉风。人们像在蒸笼里熬着,空气如同窒息了一般。一个个汗滴滴地,脸上流露出尴尬难堪的苦笑。几缕厌烦是对生活艰辛的嘲讽,苦熬使万物之灵的人失去了平时的灵气。
       我也在苦热中匆匆下班回家,大汗如林,坐西朝东的老旧石库门屋子里向我扑来一阵阵熏人的热浪。电风扇摇着头在低吟声中勤劳地旋转着,然而,送来的还是热风,仿佛也在诉苦埋怨中。在这样闷热无奈的夜晚,谁还有闲情逸致去聊天,去唱歌呢?······


       然后,生活确有另一番新景象:一向在生活底层煎熬过来的老母亲,却早已悄悄地为全家摆上了晚餐。几十年如一日,母亲总是有条不紊地、默默无闻地操持家务奉献一生;也不论寒冬酷暑、不管我们对她心情如何,她总是以伟大的母爱哺育着我们,慰藉着我们的悲欢离合,分担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晚饭后,我像往常一样在水池边洗涤餐具。想起在老父母身边的日子,想起从此苦尽甘来的新生活,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月色朦胧》的抒情曲。没想到母亲凑过来说:“真好听!这中音是谁唱的?”歌声未落我随便接口道:“徐小凤,台湾女歌星·····还有《别亦难》那首歌更好听哪!妈!我唱给您听!”“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低吟迴转的女中音,激荡着小小晚香楼,震惊着窗外乘凉的邻居。声声凄楚,阵阵幽咽中流颤着新的憧憬与希望之光,冲击着窒息的空气,驱散着袭人的热浪。想不到八十高龄的老母亲还有如此的雅兴来欣赏女儿的心声?······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我看过写他的电视剧。婚姻十分凄惨,最后他表妹为他而死,太残忍了!”妈妈喜爱看古典戏剧、又沉浸在回忆中,感叹着说。为了安慰老人的忧伤,我赶忙解脱那沉闷的情景,我说:“妈,女儿将来决不走他的路,我是自由人,有权利造福自己,相信我一定会幸福的!······”听我说得那样自信而坚定,细心的母亲似乎早已观察到我假期归来后的情绪,她突然惊奇地问我:“难道你真的喜欢他?”“谁?”我心里一震,紧张地反问并屏住气息,静听母亲的回答。
        想不到母亲惊人地说出了“他”的姓名?!从母亲口中听到令我陶醉的名字,我的心灵一振,急剧地跳动着,脸上热乎乎的。母亲却安详自若地用毛巾擦擦额上的汗珠,睁大着眼睛看我。她那不容置疑的慈爱目光似乎窥见我内心的世界。顷刻间,我心底深处仿佛涌起一泓清泉,流澈我的心房,滋润着心田。我无限感激母亲的慈善之恩、激动地放下碗碟,深情地笑对母亲说:“谢谢您!我的好妈妈!您是那样了解女儿的心思。请您放心,女儿不再是过去那样幼稚无为。我真正地成长起来了,而且是被人尊敬的画家。艺术是我的生命,我还要拼搏,前途是艰辛而光辉的。多年来,他是那样钟爱我和我的艺术才华,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提携我,就像一个舵公,把我渡向艺海彼岸,盼望我早日成为中国画坛上的一颗星星!他的心血都快熬干了!他孤身一人,独居三清山,唯有愉快地创作《三清山》真善美的专著,将一切献给祖国人民和他钟爱的人!谁能想到他连墓碑都在三清山上立好了,实在太悲苦了!
这样无私无顶天立地的人,怎能不让我敬崇······
尽管他的人生经历着忧患,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毕竟是需要人间的温馨,力的支助啊!······”
“是吗?怪不得你这次去三清山那么久······”母亲矜持地低语着,脸上放出红光,心灵里好像还有许多话要说。我也有很多很多的话想悄悄地告诉母亲······


       这时候,双耳失聪但很机敏的年迈父亲正高兴地招呼我们去品尝冰西瓜。他冲着稀发的脑门问我:“刚才是哪儿传来的婉转歌声?”我和母亲都开心地笑了。“父亲真是太聪明了!他明白我一唱歌就有好事到来!常常夸奖我的歌声犹如喜鹊叫喳喳。”我心里在想:爸爸呀!您老人家才气横溢,却哪里晓得你女儿此时此刻的幸福与欢乐?你女儿从此凄凉孤独的苦难生活要结束啦!心如死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往日心情不好对不起您老人家之处,多请您宽恕。爸爸呀!我和母亲心头流过那甘泉般的悄悄话,您哪里听得到啊?要是您知道了定会为我祝福为我庆幸的······


       夜已经很深很静了,炎帝还不肯给人间带来一点凉意。但是,我与双亲品尝那甜美的西瓜、觉得比任何一次都要爽口清甜。因为品尝的不仅仅是美味佳果,更重要的是品尝到了人生由苦变甘的中年时代的新生,一种为金钱和权势都不能买到的爱心。
  
                                                      1989.8.14.写于沪上晚香楼
                                                      1989秋月修改于三清山北斗净室

我的老父母当年在晚香楼老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04
186#
发表于 2014-7-30 08:08:48 | 只看该作者
赤日炎炎在己家,
心情愉快歌声佳,
母亲了解爱女心,
慈父欣慰笑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4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423
187#
发表于 2014-8-2 16:36:02 | 只看该作者
历尽坎坷,笔耕不辍,师法自然,勤奋创作,收获丰厚,知青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6:53:39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7-30 08:08
赤日炎炎在己家,
心情愉快歌声佳,
母亲了解爱女心,

龙版感谢夏日炎炎的佳诗佳心情,为知青网友们,伏案点评鼓劲!辛苦了!好好保重!争取金秋京城见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6:55:23 | 只看该作者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8-2 16:36
历尽坎坷,笔耕不辍,师法自然,勤奋创作,收获丰厚,知青楷模。

谢谢金火鸟的好词好评!知青楷模不敢当,我是一颗乌拉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7:38: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8-6 17:50 编辑




009风雨三清翰墨缘
  3.春寒意正浓     散文


    江西三清山南大门“响波桥宾馆”——暨1988年三清山最早成立的三清山管理局的古典庄园式建筑群,依山傍水景致优雅、亭台楼阁鳞次栉比、花木林立曲径通幽、"酒盏双峰"凌空独步,鲜为人知!当时就被省里评为优秀的风景区建筑,作为全国旅游点的热门涉外宾馆。

       1990年2月、春寒料峭,细雨袅袅,云雾飘逸、群山时隐时现引人入胜。由我带队的上海市总工会旅行社组织的上海各大旅行社老总和各大媒体记者、到三清山首次考察踩线的重大任务基本完成。在春雨洒落迷蒙眼帘的时分、大家20号人仍旧依依不舍地停留在响波桥周围观赏雨中的美景、抢拍照片热闹留影,多么想以此告慰与弥补连日阴雨淋淋一片汪洋都不见的人生缺憾!挽回来之不易的旅途辛劳及敬仰初次相识的三清仙境!
       当大巴车即将发动时,每人个的心弦均在循序地拨动。回首盼顾那变幻莫测的山岚云峰与潺潺流泉,心中深深地印记下那一份对大自然无限的神往与仰慕;深情展望那——从头到尾一直辛苦地陪同大家爬山涉水、讲课介绍三清山自然景观和文化品位的刘鹏飞老师——暨最早开发宣传三清山的元老及刘老师亲自培养的精心为大家服务的第一批学生们。我们衷心地感谢热情好客的他们——三清山管理局与三清山人。
别离是无疑的,大巴车无情地转头开向桥下的小路去,一下子带走了三清山人的深情厚谊,留下了一段段一片片他们赤胆忠心的艰苦创业故事。从窗外遥望那远处的山坡上,依然可以见到向我们频频招手为我们送行的一行人,刘老师的身躯是那样地挺拔屹立、神奇而飘逸,令人崇敬·····


       我缠绵悱恻在日夜向往的三清山奇景中盘算着如何创作?亦牵挂着因为接待这次贵宾团队工作而劳累生病发烧的刘老师,感动得禁不住热泪盈眶···随着飞驶的车速,那一颗慈祥赤忱的老三清爱心,在风雨中消失,我内心不免凄凉一片······
       因为那年、刘老师实在熬不住某县权威领导以董某某为主的地下整人小组(其中有刘老师在县旅游局工作的叶局长)对他的压制排外、阴谋陷害。明明是名不见经传的荒山野岭、在1979年第一个被刘老师发现、拍摄、发表、宣传而进一步迎来了专家学者一同考察认可的三清山,却被那些人嫉妒造谣、用卑鄙的手段企图想调他到乡村务农,重新打入冷宫、消失在人间!当一一计谋被学习易经、先机为胜的刘老师愤恨地揭破后,转机、他决定减少工资、迅雷不及掩耳地提前退休。那个退休办的上海女知青奇怪地问他:“刘博士,你开发三清山正在火候热烈发光,为什么要提前二年退休?现在领导那么重用你!养老金只有工资的八折!你要想明白!”刘老师不在乎钱,早就想急流勇退了,笑着说“你不知道,只要你帮我办好了手续我就告诉你。”“那还不方便?我马上就给你办了!”刘老师高兴至极、一二三地告诉了她!“真复杂,你为县里做好事开发国家级三清山,他们也要整你?现在倒好、失去一个人才了!”
       刘老师安然无恙正好休闲在家养身。翌日,被当年三清山管理局第一任局长徐新标高兴地发现了刘老师的行踪,就开着吉普车盛情邀请刘老师进山开业、管理三清山宾馆当经理培养接班人,同时把三清山这部伟大的书写出来。任重而道远,尽管补贴刘老师的经费每月只有160元,尽管兼职众多无可推脱,但是、刘老师不为名利地位与钱财,还是毅然决然地答应下来。友人讲刘老师傻,但不傻的是他对三清山的钟爱与维护,想壮美的三清山终有一天会与名山大川的五岳齐名、会为祖国人民带来仙山福地的旅游发展事业,会为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道法自然的规律渗透启迪。刘老师对三清山情有独钟,功不可没,从此他一蹲就是一辈子!


       大巴在长途环山曲折的乡村老路上艰难地跌宕盘旋,颠簸震荡。不由得我百感交集,缓缓地沉醉在往事如烟的飘渺之中······记得1983年那个元宵节,刘老师陪同我与上海画师登临风雨三清山的初次相识;紧接着县委派到上海裱画的公差、路经杭州的休闲泛舟里,“翠雨濛濛山水淡,艋主灵灵花木羞;梦回六桥芳草地,魂飞湖山望难休。”的诗情画意、首次显露我的才思;后有那七月流火、兰陵美酒郁金香画楼中的文艺切磋和留影出版,始终奠定了我们开创三清山书画院的愿望;更有三清山的风雪兼程、三清宫内烛光篝火话人生的指点迷津;1989年的盛夏我第一次上南天门到玉台女神仙境写生,刚刚下到玉阶歇歇,眼前惊愕地看到紫气东来的云海滚浪中、卧着一棵大神树、上面驾着“八仙过海”活灵活现清清楚楚的形象,一只大鹏鸟在前面努力地翱翔着领路···每一次神奇的发现似梦似幻令人陶醉,这无一不流淌着我们的幸运机遇及三清山对我们的厚爱、“相见恨晚”的感慨。那一次次翻山越岭对三清山的眷恋情怀、如同深情地沐浴着月色朦胧中的露洒桃李、春到江南、春到柳枝头、春到心坎里···难忘的信江别离,金色的晚霞普照金色的站台,送行的他虽然已花甲之年乌云盖雪的鬓发,可他坦荡得像一座架起三清山——浦江的天桥,闪烁在七色炫耀的彩虹里,尊严荣光!他就像俨然护驾我通向彼岸的大鹏鸟,坚毅得让人百折不饶···这一切的一切、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行将枯萎的心田;恰是春寒中的花蕾,即便挡不住狂风暴雨的摧残,也必定在春光明媚下重新发芽成长;抑或重振壮志、追慕对文化艺术的启航······
       酣畅甜美的梦想,猛然间被急转弯的刹车惊醒,吓我一大跳!原来三清山前期的正规公路还未开发,必须绕道穿行在山村坑坑洼洼的烂泥小路上。狭窄的村落小道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坑,常常是司机们冒险冲刺的惊人举措,也难怪上海人轰地叫起来!
       组团的记者们特别敏感,趁我吓醒的机会与我交谈。其实大家都知道我是刘老师最早的学生,想了解刘老师的情况、在我口中颇有正确力。商报记者叶松是个憨厚率真的青年男子汉,主动坐在我旁边照顾我晕车的抑郁情绪。感觉那年头的闯劲带着许多诚恳为人的优点、没有虚伪的装腔作势。他和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劳动报的许多记者一样探着敬重的口气问我“刘老师学识渊博宏才大略,像山上的苍松,几十年陪伴着三清山,千锤百炼经久不衰,是什么力量促使他生命不息地追求创作、撰写12万字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丛书《三清山》专著的?接着又被邀请到省里撰写旅游志的?”“十年砥砺意志,爬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那么多的三清山奇景、震撼人心,真不愧为中国摄影家、中国文学家·····”。我倾听着他们的赞扬,为刘老师高兴地呐喊“有知音啦!”正想回答问题,又让一位记者抢问“刘老师一定有许多曲折人生、坎坷遭遇,杨老师您能引荐我和他攀谈一次关于人生的追求与目标吗?”“好啊!”这回我回答得干脆利索,转过头去一瞧,那位原来是劳动报的汤红年轻男记者,更青春的活力在他活泼可爱的圆脸上呈现。汤红是个机灵人,抓住我的回话缝隙又说“自己将要去国外勤工俭学,希望将来人生的道路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这才拼命地向你刨根问底···”说完他微笑着泛红的苹果脸,那对乌黑的大眼睛恳切地望着我。我思考了一下,慢慢地说“关于刘老师的人生追求目标我无可奉告,你们可以直接问他。但我知道他是个学者一个正义正直、热爱生活与事业的创业者,否则不会去开发三清山,这次就是他努力地到上海联系,在市文化馆开新闻发布会,感动了上海的旅游界领导,才把你们邀请来的,他的毕生精力准备献给这座大山的道学文化研究。”话音刚落,大家皆连连说“真令人学习与赞扬!”讲到道学文化,有人插入感慨“太深奥!真神奇!”这样使在坐的更想再见到刘老师与三清山。   “是的,那时的三清山古朴野趣,原始森林一般的群山峻岭,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真所谓天然淳朴!”“我当然特别喜欢在那儿写生创作,想让世人首先在我的山水画中见识到三清山原汁原味的壮美!”此刻我怎么自由发挥了几句?我又对大家兴奋地说“我祈望不就将来,三清山有索道了,朋友们就不需艰苦跋涉地苦行僧啦!”“是啊!相信山上旅馆也一定会有正规的设施,不用为了找厕所去爬艰难的石头楼梯。”“哈哈···”,大伙儿笑出来声!讲到这个最简单的难题,不可思议,想起昨夜他们住在“日上山庄”几个不方便,黑灯瞎火的爬,差点摔跤······(未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5 23:05 , Processed in 0.195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