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古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沧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22:01:54 | 只看该作者
王满祥 发表于 2016-10-21 19:04
古民博友的作品,是记载知青生活与经历的史实。是难得的佳作。

得到论坛元老的称赞,在下万分感谢!

向满祥兄学习!定当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09:1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2-24 10:32 编辑

(续:接上文)
    任毅是文革期间由南京市五中下放的高中学生,他是一位有音乐才华的知青。在乡下,有一天,其知青朋友说:“工人有工人的歌,农民有农民的歌,任毅,你就写一首我们知青的歌吧”;那晚,他便在朋友的鼓动下,依据自己思念故乡的深情,编写了一首歌曲《我的家乡》。
    这首歌,由于强烈的思乡之情,加上其失落忧伤的词曲,受到感同身受的广大知青的热烈关爱,他们不但将其改名为《(南京)知识青年之歌》,还抄录热唱,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其流行热度,盖过了当年歌颂韶帅的“红歌”;与此同时,这首歌,被当年视为敌台的莫斯科广播电台持续地播放,反复地宣传。这还了得?结果,其作者大难临头。
    闻此,当年大权在握的江青亲自下达了“要对黑歌进行批判”的文示。70年元宵节,此歌作者在下放之地被开来的警车抓捕归案;之后,游街批斗,受尽磨难。同年5月20日,南京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以反革命罪判处任毅等25人死刑;那年,身为知青的任毅年仅22岁。
    这,就是当年无意之中冒犯了禁令的一个实例!那年月啊,别说文娱生活,处在那个年代,所有的人,不管是说话,写字,还是唱歌,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得小心谨慎;稍不注意,犯了禁,就会大祸临头。
    写到这里,想起来了,下乡之前,我自己也曾无缘无故地犯了禁忌,结果大祸临头。那是1968年的上半年,当时文革停课,为了不虚度年华,求取上进,有段时间,我在家里练写毛笔字。
    有一天下午,邻居校友彭励行匆匆来访,他告诉我:刚才胜利三村厕所发生一起反革命案件,有人将“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字幅标语贴在厕所里;据说张贴之人当场被逮,是去厕所拉屎的两个小孩;现正在查找书写人;我知你在练毛笔字,那标语莫不是你写的?
.

.
    听此一说,我呆了!跟他去看,果真是我所写,现正贴在厕所墙上。昨天,我练完字后,把这些字纸揉成一团,用废报纸反复包住,才随废物一起丢去厕所旁的垃圾箱,没想到会出这等事。躲不过去,当即我便承认并谢谢他,同时请他代我去向侦查方自首。但是,他不干。他说将此事告诉我,已尽心了。说声保重,他便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6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12:0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2-24 10:36 编辑

    当下没事。近晚,父母下班回来,我把此事向父母报告。听此一说,父母惊呆了!啊,怎么会出这等事?真是火上浇油,此期间我父亲正处在监督审查期间,若将这事怪罪下来,岂不罪加一等?但没办法,他俩商量了一下,母亲按照父亲指意,饭都没吃,赶快去为儿子闯的祸向单位自首。可怜我的父母啊!那晚,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第二天上午,母亲刚上班去,家里来了两位本院的工人纠察队队员,当着我父亲的面,用铁手铐铐住我(那是我人生中唯一“享受”的一次被铐),带我去到“工宣队”。去到那里后,他们多次问我是不是我父亲要我干的,得到的答复始终是“否”;没有办法,他们便递来纸和笔,打开我的手铐,要我写检讨。
    那时年少的我,心中无鬼,十分坦荡。我又没做坏事,要怎么处罚?随你们的便!从戴上手铐起,我就做好了坐牢的准备。但是,作了思想准备,却又没让我坐牢。据说,“工宣队”认为我是累赘,留下没用,当晚10点左右,便放我回家了。
    那件事,纯粹是巧合和偶然:那两个小孩与我互不认识,他们是由于拉屎没纸揩屁股,便到垃圾箱找纸;找到我丢的纸后,翻开一看,哇塞,这标语的字写得多好!情不自禁,便挑些屎粘于纸背,就近贴到墙上,于是闯下大祸,并连累到我。莫大的讽刺啊!现在说起来好似天方夜谭,但当年的真情实况就是如此。
    那一次,年少的我有惊无险,没受什么罪。但是,我父亲却受到牵连,惨了!后来,“工宣队”听到我的一些传言,特地到我所在中学调查,得知:我就是当时中学生里面狂言“党中央毛主席也可以怀疑”的“曹疑切”。这之后,他们便硬逼我父亲交待是怎样教唆儿子如此反动的,只差没有动刑。
    可怜我的父亲啊,有口难辨!要知道,文革之初,我在中学因讲“毛主席也可以怀疑”的淳朴真话而被斗挨打之事,从没告知家人。直至67年的一天,师院附中的一群红卫兵因广播器材被盗之事(此事后文详细写到/此处略)到我家来抓我,父亲才知道我这个不孝之子竟然在中学里闯下有大祸。
    那种冤屈和苦楚啊!当年,我的父亲,能向谁人去诉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91
264#
发表于 2016-10-22 15:1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麻沙老农 于 2016-10-22 15:20 编辑

    “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那些年月的文娱生活怎样?”“用高度概括的简洁词表述,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贫乏。”深有同感。
     我所在的建阳县麻沙公社在古代被称为“图书之府”,尤其在宋代是全国三大图书印刷中心之一,而且产量最高。所产的图书被称为“麻沙本”或“建本”,行销全国,远达高丽日本。2003年我国发行《图书艺术》邮票,就选用宋代麻沙本《周礼》作为邮票图案,见证了曾经的辉煌。不过在我插队的时候,古代曾经书铺林立的街道上,只有农社供销社开的几家小店,连一本书都买不到。遇到赶墟的日子,满街只有卖菜的农民。联想到清代诗人查初白的诗句:“西江估客建阳来,不载兰花与药材,装点江山真不俗,麻沙坊里贩书回”,令人感慨万千。
  

麻沙本.jpg (212.01 KB, 下载次数: 1)

麻沙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60
265#
发表于 2016-10-22 16:44:26 | 只看该作者
当年文革全面禁,
歌曲全都不让听,
练字之纸被翻出,
差点打成反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60
266#
发表于 2016-10-22 16:47:57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6-10-22 15:12
“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那些年月的文娱生活怎样?”“用高度概括的简洁词表述,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贫 ...

糟塌文化太可恨,
当年传统破坏深,
造成损失实在大,
麻沙老家记忆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6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19:48:54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10-22 16:44
当年文革全面禁,
歌曲全都不让听,
练字之纸被翻出,

差点打成反革命

是啊,被版主说中了,文革初,我差点被打成反革命。

那时我还没满18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21:10:31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6-10-22 15:12
“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那些年月的文娱生活怎样?”“用高度概括的简洁词表述,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贫 ...

只有农社供销社开的几家小店,连一本书都买不到
老农兄说的和在下当年到省城新华书店看到的一样:
我走进省城长沙当年最大的五一路新华书店。结果,非常失望。除在进门最显眼之处的正中台面上,看到有许多各种版本的韶帅著作和一些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旁有一些文革发布的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等资料外,竟然找不到任何其它方面的书籍

那年月啊!真的是 、、、、、、
老农兄发的图文都很精彩,那印证问题的邮票是珍品!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269#
发表于 2016-10-23 16:4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杏儿 于 2016-10-23 16:49 编辑

   任毅创造的(我的家乡)我插队时会唱,而且经常唱,他写的是插队时知青思乡真实情况,和艰难处境,曲调悲伤,反映出我们内心的痛苦,和情绪的低落,在那个年代,唯一的发泄只能用歌声表达出来。以解心中的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1:06:07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10-23 16:46
任毅创造的(我的家乡)我插队时会唱,而且经常唱,他写的是插队时知青思乡真实情况,和艰难处境,曲调 ...

是啊,“在那个年代,唯一的发泄只能用歌声表达出来。以解心中的郁闷

那年月,山杏儿也会唱这首歌,你我都有同感啊!

唱歌之事,后文还会写到。

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6 17:17 , Processed in 0.2050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