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古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沧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60
281#
发表于 2016-10-26 07:57:21 | 只看该作者
百无聊赖缺寄托,
牛棚顶上来唱歌,
老乡听得都清楚,
几十年后还诉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09:51:38 | 只看该作者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16-10-25 20:25
夜暮而歌,
     独放喉咙。
     以情带声,

以声抒情。

谢谢网友北国风光付诗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1:07:39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10-26 07:57
百无聊赖缺寄托,
牛棚顶上来唱歌,
老乡听得都清楚,

几十年后还诉说。

谢谢版主续诗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84#
发表于 2016-10-26 12:2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麻沙老农 于 2016-10-26 12:32 编辑

      “经常在自己居住的牛棚上独自高歌,尽情发泄。”古人说:歌以咏志。古民兄在歌声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我们大队也有爱唱歌的知青,有一位知青经常唱三十年代电影《十字街头》中的插曲:“没有钱也得吃碗饭,也得住间房”,“贫穷不是从天降,生铁百炼也成钢,努力向前进,哪怕高山把路挡”,“不用悲不用伤,人生好比上战场,身体健气力壮,大家努力来干一场。”老歌中的歌词与知青的处境相当契合。受他的影响,最后连五音不全的知青也能哼两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8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5:13:20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6-10-26 12:29
“经常在自己居住的牛棚上独自高歌,尽情发泄。”古人说:歌以咏志。古民兄在歌声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

好亲切啊!老农说的这歌:“没有钱也得吃碗饭,也得住间房”,
我当年也唱过,用以在困境中调侃和自慰。

老农从正面来理解我唱歌,是正确的,说得对!谢谢!
实际上,当年我唱的那些“禁歌”,绝不是黄歌坏歌,虽其中含失落哀伤的情感,但发泄出来,能起到自慰减轻负的作用。特别是我自己哼唱出来的那首歌:不怕困难,知识青年 、、朝着那期望的未来,向前!”,则更是鼓舞自己的斗志。
点评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286#
发表于 2016-10-26 15:55:32 | 只看该作者
古民,你们去农村插队,有带收音机的,还有合买照相机,我们十几个北京知青去延安插队,因为家庭条件所限,只有一个男知青带一只笛子。我们村的知青没有一张合影,几十年后回到北京,相聚时才有合影的照片。
     文艺生活几乎没有,偶尔能听到男同学吹笛子的声音,感到很高兴。实在憋闷,放开喉咙唱陕北信天游,当地叫酸曲,实际上是经典爱情歌曲。如兰花花、走西口、三十里铺等。我喜欢延安信天游歌曲,尤其用方言唱很有味道。在陕北生活时间长,对那里很有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8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8:03:10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10-26 15:55
古民,你们去农村插队,有带收音机的,还有合买照相机,我们十几个北京知青去延安插队,因为家庭条件所限, ...

是的,说得对:“陕北信天游,当地叫酸曲,实际上是经典爱情歌曲。

当年被禁的所谓黄色歌曲,被斥责的靡靡之音,实际上大多都是经典爱情歌曲。并非只有鼓舞斗志的歌曲才OK,日常生活中,平常需要得更多的是抒情歌曲,特别是爱情歌曲。山杏儿的点评在这里澄清了这一问题。

谢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62

帖子

1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4
288#
发表于 2016-10-26 18:31:43 | 只看该作者
山杏成了陕北的好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8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12:36 | 只看该作者
袁晓忠 发表于 2016-10-26 18:31
山杏成了陕北的好女子。

晓忠兄与山杏儿是下放在同一个省的吧

你们彼此认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9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1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0-26 21:19 编辑

(续:接上文)

    当年,就曾有多位老乡夸我:“你的歌唱得真好,我喜欢听。”
    有一次,病重住院,前往山外医院看望我的乡亲说:“听不到你的歌声,我们都不习惯了,快把病治好,早点回去,大家都等着听你唱歌!”
    那些年月,应老乡要求,我曾多次唱歌给大家听。曾经,与乡亲们一起䅘田,我还边干活边唱,青年农民钟乾和当时在旁情不自禁地说:
    “听到你的歌声,我做事都不感到累了。”
    唱完一首,老亲们又喊:“好听,再来一首”
    在乡亲们的鼓励下,我越唱越来劲后来,灵感来了,我即兴改词,使得歌曲恢谐打趣,逗得大家哈哈直笑。
    当然,唱给公社社员听的那些歌,都是所谓的革命歌曲。曾经,有老乡专指我在牛棚上独自夜唱的那些歌,说是特别好听,要我唱;我说那是思念家乡的歌,只唱了前面几句,便没再往下再唱;也许他们也意识到什么,并没逼我往后继续唱。
    当年,喜欢唱歌的知青还有李坚、胡洪等人。那些年月啊,知青的歌声,算是为当年古村的文娱生活填补了一点空缺,给深山老林吹入了一丝春风。
    当年,知青在古村唱“禁歌”、看“禁书”、听“禁音”等,当地的乡亲,应该大多不知情。但是,有少数乡队干部,特别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有点文化的乡队干部,肯定有所察觉。但是,即便如此,当年,那么多个365天,竟然从来没人点水;知青在那里生活了那么久,至始至终都没有被人检举揭发过一次。
    深山里的农民啊!他们热情善良,耿直纯朴,包容大度;深山里的乡队干部啊,与城镇居委会的那些干部大不一样:除非上峰强压硬逼,他们是不会为自己邀功而主动去做伤害知青的事情的。在古村,这里也没发生过乡队干部威逼强奸女知青的淫秽事例。就这方面而言,下放到湘西深山老林的插队知青,比那些下放到云南、黑龙江等地建设兵团的农场知青,多半要好些。
    那些岁月,古村的知青,虽然贫困,虽然劳累,文娱生活,虽也贫乏;但是,由于有乡亲们的护佑,我们受文革的压抑和伤害,比城里人轻多了!感谢古村的父老乡亲,是您们,曾经让我们这些下放知青,充分享受到了深山老林里自由舒畅的纯净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10:11 , Processed in 0.187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