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古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沧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60
291#
发表于 2016-10-27 08:21:08 | 只看该作者
古村百姓爱听歌,
关照知青善良多,
几年没有被欺负,
也没被揭抓去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2861

帖子

89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927
292#
发表于 2016-10-27 08:51:28 | 只看该作者
      你给偏僻山村的老乡送来了优美、甜蜜的歌声,使他们闭塞、枯燥的生活得到改善,你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精神享受。这里纯朴、善良、正直的农民兄弟是真诚可靠的朋友!
赫荣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9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0:34:57 | 只看该作者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16-10-27 08:51
你给偏僻山村的老乡送来了优美、甜蜜的歌声,使他们闭塞、枯燥的生活得到改善,你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 ...

谢谢风光兄的夸奖鼓励!

纯朴、善良、正直的农民兄弟是真诚可靠的朋友

的确如此,我与你有同感,从心里喜欢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9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1:34:5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10-27 08:21
古村百姓爱听歌,
关照知青善良多,
几年没有被欺负,

也没被揭抓去说。

文革那年月,若被揭,被抓去就惨了。

感谢苍天:古村的父老乡亲!

谢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295#
发表于 2016-10-27 14:3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杏儿 于 2016-10-27 14:38 编辑
古民 发表于 2016-10-26 21:12
晓忠兄与山杏儿是下放在同一个省的吧
你们彼此认识吗?

晓忠是延安知青.我们同在延安地区,不在一个县,他后来工作在延安.我工作也在延安.彼此之间不认识,在网上交流认识的.他接触的北京知青很多,对知青很有好感.评价很高.是一位可交的延安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296#
发表于 2016-10-27 14:49:47 | 只看该作者
袁晓忠 发表于 2016-10-26 18:31
山杏成了陕北的好女子。

   晓忠你好.好女子不敢当,在延安生的时间长,像陕北女子.
       我曾在姚店工作过,周围的工厂我很熟悉.化肥厂有我的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9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5:18:01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10-27 14:37
晓忠是延安知青.我们同在延安地区,不在一个县,他后来工作在延安.我工作也在延安.彼此之间不认识,在网上交 ...

你们两人都曾在革命圣地工作,有延安缘份,好!

共同的命运,将我们知青的心连在一起。

同为华夏子孙,祝愿祖国更美好!

谢山杏儿、晓忠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6:1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0-27 16:17 编辑

(续:接上文)
.
    以上,唱歌说得够多的了,现在,再来说说其它的文娱生活。
    前面说到的众多禁令之中,回想起来,危害最大的,还是“禁书”。文革期间,除开《毛选》《语录》这些韶帅著作,以及文革特许的少量支撑韶帅的政治书籍外,其它书籍,统统被列入“封资修”或“黄色”,全属“禁书”。那年头,许许多多的好书珍本,惨遭销毁。
    文革期间的“焚书坑儒”,不会比史上的秦始皇逊色。我不会忘记,文革初期,那时还没下乡。有一天,经过学校的操坪,见操坪围了很多人,人围之中,还冒出黑烟。好生奇怪,我跑上前去一看,原来是有人在焚烧“封资修”和“黄色”书籍。那些烧书人,手臂上套有“红卫兵”袖章,他们是学校文革期间最早成立的红卫兵,全都由当年“最革命”的红五类高干子弟组成。
    哪里有那么多的“封资修”和“黄色”书籍?对文革一些做法质疑的我当时对“焚书”很是反感:那焚烧的书籍实在太多,光算那书堆的直径就足足超过两米,红卫兵还在那里抱着书籍从图书馆那里往这运;一看便知,这些都是没经过挑选的各类书籍。看到书籍在烧,我心感到痛,其中有不少是饱含人类智慧的好书啊!
    突然,我看到了一本完好的《苏联歌曲选集》,它旁落于那直径二米之外,就在那拿铁棍挑翻焚书人的脚旁。啊!那可是爱唱歌的我梦寐以求的“情”书啊!出钱都买不到!顿时,我心里涌现一股前去抢夺的冲动。
    但是,不敢啊!出身不好的我,当时因坚持“怀疑一切”理论,说了“党中央毛主席也可以怀疑”的话,正处在可能被“批斗”的临界点。眼盯着那本一心奢望的《苏联歌曲选集》,望着它在烧书人的脚下踩来踏去,我心碎了!再看下去,我可能会“发疯”!不敢久留,我赶紧离开了那堆“焚”场。
    象上述这种我看到的“焚书”场面,文革中,多了去了!文革期间,全国各地,红卫兵烧毁书籍的事件,到处发生。当年,那毁掉的书籍册数,有如天文数字,多得无法统计!光凭这一点,文革就值得诅咒!可是,现在,竟然还有人为文革唱赞歌,这种人,真的让我不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9:5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0-27 20:00 编辑

附上一张本人当年在下乡之地古村照的单人像


此照取名为“盼望”。那年月,一心盼望的就是招工回城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91
300#
发表于 2016-10-28 08:21:53 | 只看该作者
     “深山里的农民啊!他们热情善良,耿直纯朴,包容大度”,确实如此。偏远山村民风淳朴,即使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农民还是信奉“和为贵”的传统理念,不会随意上纲上线。
      说到唱歌,《达坂城的姑娘》在我们大队男知青中颇为流行,歌词中“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令孑然一身的知青心驰神往。年轻的村民听到这首歌,对歌词也充满浓厚的兴趣。实际上,不论知青唱什么歌,都没人上纲上线。许多年后,听说“领着你的妹妹”只是来帮姐姐整理新房的,并不是当年知青想像的坐享齐人之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6 19:20 , Processed in 0.25001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