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古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沧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2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21:27:37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12-18 16:41
俗话说:“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走遍天下一个理,千真万确。让有些知青思想负担很重,心灰意泠,甚 ...

是啊,完好的社会体制和环境,可以让坏人变好;

相反,恶劣的社会体制和环境,可以让好人变坏。

谢谢山杏儿版主的精到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5:1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2-19 18:21 编辑

(续:接上文)
.
  听此,我木然了。啊!我父母省吃俭用留给我的钱粮,竟是那知青中的武斗魔王光乙盗走了!真可恶!同为古村知青,也然下手,害得我误与李坚对打一场,冤枉啊!
  啊!又来招工了,招工这么大的喜事,众知青都期盼的信息,今天若不是胡洪告诉我,我还蒙在鼓里;保密隐蔽得多好!委屈啊!
  在胡洪居住的仓库房里,听后的我如同晴天霹雳!当时,呆木的我既没向胡洪道谢,也没去向李坚赔礼,昏浊木然地回到牛棚住屋,一进门便在自己的床上瘫倒。
   (借写本回忆录,今郑重地在此向胡洪致谢!真诚地向李坚赔礼道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6:0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2-19 18:19 编辑

.
古村知青李坚:现住湖南长沙。

  啊!老天不公啊!我干活卖力,出工积极,表现如此之好竟然连招工的信息都不让我知道。而那,偷我钱粮、调皮捣蛋、全公社最为差劣的知青光乙,却让他招工走了!天理何在?
  蚊蝇叮咬,我毫无知觉!世道如此,我真想狂叫!心冷至极,我没有眼泪!今后怎么办?我一片茫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2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8:2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2-22 20:30 编辑

  那光甲光乙,年龄都比我小;但人小鬼大,下乡之前就经历非凡,极不简单。
  据说,文革前光甲就被省城的‘三圣手’看中收为徒弟,并教其练功双指插沙,苦练之下其指夹盗钞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成为师傅的得意门生;少年的他重情义,文革开始后,每次外窃都将盗得的钱财分一部份给师傅和要好的师兄妹。
  光乙则另有强项。出生贫穷家境寒苦的他,童年挨饿受欺没人管教,经常流浪在外街头露宿,从小混迹在打群架的童氓圈中;长沙文革武斗期间,他已是省城最能斗殴的红卫兵组织的中坚骨干;别看他年纪不大,下乡前就已是省城十三太保的少年门徒;那年月,打架属于他的娱乐爱好,群体斗殴是他的家常便饭。
   ‘三天不打架手就发痒’,这是光乙那些年月时常自我炫耀的口头禅,出身高干子弟的古村知青当年都让他三分。由于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上,有一次他吃了亏。那是在靖县武装部长到太阳坪召集农场和古村斗殴双方开会的那天,当轮到光乙作自我检讨时,他竟又这么说:“出于习惯,我三天不打架手就发痒 、、”结果,农场方面抓住这点死抠不放,别的知青都放行归队了,就他一人被靖县武装部部长留下,继续反省,折腾了一番。
  下乡后,气味相投的光甲光乙居住在一起,相依为伴。他俩偷鸡摸狗,盗瓜窃菜,打架斗殴,无人能管。当年最忙的双抢季节,其队长要他们下田帮着一起插秧,他们满口答应;但光乙下到水田里,将那秧苗倒着插,根在上,叶在下。这哪能活?一派胡闹!如此这般,将颗粒无收!
  队长服了,宁肯让他在家空置闲休,也不让他再来插秧。正中下怀,好逸恶劳的光乙要的就是这一结果。不以这为耻,反以此为荣;光乙竟还将他的这一对付劳动的办法作为经验到处炫耀和传授,要那些不愿辛劳的知青也学他这样。
.
  就是这样的劣质典型,他们竟招工先走了,我想不通!若论出身,我比不上光乙。但是,在古村,出身好且表现也比他好的知青还大有人在。为什么?是送礼拉关系?这叫我怎么想得通?
.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812
525#
发表于 2016-12-20 09:07:09 | 只看该作者
两个知青很恶劣,
却被提前招工先,
只因队里怕捣乱,
气得小伙眼发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2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0:5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2-20 12:45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12-20 09:07
两个知青很恶劣,
却被提前招工先,
只因队里怕捣乱,

气得小伙眼发蓝。
是的,当年我气得就是这样;
那种气愤,无法用文字充分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2:4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2-22 20:37 编辑

(续:接上文)
.
  数月之后我才明白,那次招工,大队书记之所以将指标给了光甲光乙,正是因为他俩太捣蛋!特别是光乙,斗殴闹事,出生又好,你拿他没办法。像他那样,恶到极致/没了羞耻/惹是生非/常添麻烦,这样的人,哪里捡了都是包袱,哪个管辖都会找机会尽快将其送走,让其早点滚蛋。
  为了送走他俩而又不引发其他知青的骚乱,大队书记不得不让其队上的知青全都跟他俩招工一起走;这就是那次为什么将招工指标全部给了他们生产队而又对外保密的原因!
  下乡以来,光甲光乙他俩出工少收入低,又要吃好喝好(抽的烟都是上等纸烟),便到处偷扒盗窃,惹是生非,滋事斗殴,影响很坏。
  那年月,知青即使偷鸡摸狗,也都‘兔子不吃窝边草’,到外面陌生的地方去干。但他俩不同,馋欲来时,本队近邻也干。他俩的到来让其近邻乡亲和队干部苦不堪言,其队长曾三番五次向大队书记肯求把他俩调走。
  此期间,政府官员也因他俩在外犯事而多次来古村调查他俩的情况。每次来调查,都批评当地领导没有教育好,并责令社队领导要对他俩严加管教。
  所有这些,都给大队书记很大压力。为甩包袱,那次招工机遇一来,书记李忠福就暗中把那众知青渴望的宝贵的招工指标用于送走他俩。如此原因或背景,因祸得福,其队知青那次就这样全都不声不响地走好运了。
.
  知其奥妙之时,我已释然了。光甲光乙脱离乡村的招数太绝,与大多数知青一样,我是学不了,也不敢学。要想回城,必须用适宜自己的方式寻求出路。
  那之后,在古村小学教书的知青李格非被招为工农兵大学生。
.

古村知青李格非:现住湖北潜江。
.
  李格非走后,我接替当上了民办教师。那年月,知青能在小学教书已很不错了,脱离了田间苦力的日晒雨淋,算走运,是知青中的佼佼者。但是,民办教师,并非公办教师,随时都可能撤消或调换,很不稳定。
  那年月,回城,才是知青民众所期盼的归属或最终目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528#
发表于 2016-12-20 16:32:25 | 只看该作者
      1969年,以知识青年的名义把社会上的闲杂人员赶到农村去,我们这里也有这种情况。因此知青队伍里也是鱼龙混杂。在我们村的周边有一个大队知青中,就有两个奇葩:一个名为知识青年,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其实等同文盲。有一次此人从城里返乡,出了火车站后,买不到汽车票,背着行李到县城的旅馆去住宿。旅馆服务员要他填写旅客登记表。他说,我不会写字。服务员大吃一惊,知青不会写字?以为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向派出所报告,有一个人疑似流窜犯。后来经过一番折腾,查明确实是货真价实的知青,令人哭笑不得、虚惊一场。另一个人被同队的知青称为钳工,下乡前就练就扒窃的手法,两根手指像老虎钳,故有此名。赶墟的日子,钳工就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从事不法的勾当。后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钳工被公安部门劳教。据与他同队的知青说,钳工做人也有底线,即兔子不吃窝边草,对知青的财物是秋毫无犯。与大家相处甚为融洽。用我们村里贫下中农的话说:“坏仔要过山打。”过山就是山的那一边,坏仔想逞能要到外乡去打斗。本乡本土的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自然要和为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2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22:32:43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6-12-20 16:32
1969年,以知识青年的名义把社会上的闲杂人员赶到农村去,我们这里也有这种情况。因此知青队伍里也是 ...

知青队伍里也是鱼龙混杂。

当年的知青队伍确是这样:鱼龙混杂!

你说的钳工比古村的光头好,他还有底线,不对知青下手。

谢谢老农兄长文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812
530#
发表于 2016-12-21 08:03:33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12-20 12:48
(续:接上文)
  数月之后我才明白,那次招工,大队书记之所以将指标给了光甲光乙,正是因为他俩太捣蛋! ...

大队也怕恶人行,
只能赶紧弄回城,
小伙总算明白了,
也在思考自身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2 03:17 , Processed in 0.22701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