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无钱论
那年下岗之后,去四川的江油市打工时,常常思想家中的亲人,诸事,每日都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焦虑着。
一次,工作中偶得闲暇,去参观景点,对那里展出的李白和竹林七贤们,当时就模模糊糊的存有疑团。他们每天都在喝酒,吟诗,醉卧酒场,他们是靠什么支撑的呢?难道古时的酒,是可以白喝吗?难道他们就没有家口,需要挣钱来抚养吗?
进而又得知,诗仙李白的父母是作买卖的,所以他经济基础一定是很好的,因此他可以不用謀钱,就能有很好的生活,也不必为女儿的学费而操心。这样的李白,闲来无事,当然就是的仗剑游历山川,醉卧江头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下船了。
一个人,只能在有钱,有闲的状况下,才能如此的风流倜傥,挥洒自如。
所以,竹林七贤们都应该是属于,有钱有闲人的系列里,如果缺项,断乎是不可能如此的浪迹天涯,潇洒杜撰,留诗盖世。
数日前,读报看到一篇署名文章,内容是说,有关于人生的如何和所以。一向囫囵读文的小可,由于文中有了这样的描述,才引起了分外的关注和详解;
“去做一个漂亮的朋友,便能赢得贤名。要表现的‘够朋友’就得“有闲,有钱”,才能近悦远来。穷忙的人怎敢放手去交游?我不算太穷,却穷于时间,在‘够朋友’上面只敢维持低姿态,-----。------,虽云目光如豆,却也由于鞭长莫及。”
如此说来,与此文君的“有钱,无闲”相比,小可此时所处的境地,恰好是“有闲,无钱”。于是,就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
但是,细细一想,却又感到“无闲”与“无钱”,虽然是处在同样的状态上,但其中的内容实质,却是大相径庭的。应该说此类项,并无可比之处。况且此君的“无闲”只是暂时,而小可的“无钱,却有着长期坚守的事实。
此后,连续几天的晨练踱跑中,想到几十年的坎坷拼搏之后,终于混到了“有闲”的地位,却又由于“无钱”而无法做到“够朋友”了。
有了如此的一番感觉之后,内心不由的产生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但是,当小可踱跑到早市,看到熙熙攘攘的芸芸众生,回到简陋的小区,看到那些因缺少银两,而节衣缩食的邻居们,看到那些下岗之后,年复一年的积聚在楼下,以打扑克,闲聊,来消磨富裕时间的小巷总理们。小可刚刚抑郁的心情,不由自主的又赫然开朗了许多。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与小可一样,应当归属到“有闲,无钱”人的系列里。
但是,这些并不富裕的布衣草民们,依旧活的十分的惬意,他们日出而动,日落而息,每天关心的就是早市的菜价,是否又涨了,从而决定,是否熬到早市收摊时再出手。
至于“够不够朋友”的学说,对于他们好像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问题。
这大概是,由于穷人乏欲,不思进取,因此,压根就没有那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用的企图,大家天然的都是朋友,所以闲来无事,积聚在楼下的阴凉处,无所顾忌的畅谈一二。议论中,每当观点发生分歧,如有人在关键时刻,给予语言上的支持时,就觉得很是“够朋友”了。
事已至此,“有闲”之后的小可,虽然与“有钱”,依旧还相距甚远,还不能做到“近悦远来”的“够朋友”,但是,眼前邻居们轻松,自在的生活,不正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吗!就这,足以让处在“有闲”的境地且常常立志的小可,欢欣不已了。
当然,与小区里的这些小巷总理们相比,小可虽然不如他们那样的广识博闻,雄辩巷里。却也有神交了许久的网络知青们,在知青这个共同的名讳下,虽然小可依旧是有闲无钱,但是,大家真的都挺“够朋友”的。
拙论至此,以此君文中提到的最后一条命作结;
“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的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来人往,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哈哈,油柿慷慨一把;
近悦远来大手笔,高朋满座同欢喜。
有闲有钱有作为,缺项乏力愁不已。
小巷总理慷慨词,精粮匮无食糙米。
草木身价勿追风,自寻池荷赏旖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