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土阡陌 于 2014-8-8 16:31 编辑
感悟“边城”
枫叶/文
曾经很认真的读过沈从文的著作《边城》、《柏子》、《萧萧》等。小说中,发生在湘西那块土地上、吊脚楼里的故事,像那涓涓流淌的沱江,清澈、迷人。每每想到那些故事中的主人,都让人牵肠挂肚。
《边城》主人公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晒的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个纯美的姑娘和她的祖父,一户水边普通人家的生活,却让作者描写出一部人间善的悲剧。读了,不能忘怀。
被称为世界乡土文学之父的沈从文在自我评述中说道,来城市五六十年,仍然“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
那年深秋,细雨蒙蒙的午后,泛舟在沱江上。坐在敞篷船上,船夫慢慢的摇着撸,小船沿着缓缓流淌的江水,顺流而下,望着岸边既远又近、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家,瞅着船下既清澈又深邃的江水,心里回淌着《边城》里的故事。岸上吊脚楼里窗外挂着刚刚洗过的白色床单的那家,会是翠翠的家吗?摇橹的这位艄公,是翠翠的恋人吗?心里也想说,沈老,我已来到了您苦苦怀念的家乡,这里,真美啊------
秀美的沱江,是我见到过的最舒缓、最透明、最有人情味的一条江。水中肥沃的藤草伸手就能抓几把。这条江像极了一条村边的小溪,引得孩子们来到水边就想跳下去,捞些鱼儿出来。岸边的姑娘、媳妇们,用棒槌敲打着正在漂洗的衣服。江上,渔舟点点。岸边的吊脚楼壁连着壁,檐连着檐,脚下连着水,房顶接着天,色彩古朴淡雅。远处江中廊桥悠悠,三三两两的人们翘着脚、拉着手在桥上穿行。不时过来的船只,船公都友好的互相唱着他们的山歌。山歌在远边吊脚楼里升腾的袅袅炊烟中传荡,似古筝悠悠、似长笛声声、似鸟儿蝉蝉。
夜幕降临的时候,上了岸,走在了古老的小巷里,踩着沉淀千余年已油光发亮略有湿滑的青石板小路上,欣赏着古城夜的剪影------
白天,烟雨缠绵的小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质朴的颜色,古貌依稀,古风犹存,悠远的日子在眼前。可到了小城的夜,突然像时光飞转,小城里,所有水边的吊脚楼、山坡上房屋的翘檐,古城楼,廊桥、虹桥全然亮起了灯光,古道旁临江店铺挂着的灯笼也都红了起来,五颜六色的光束倾泻在流动的江水上,千年的古城夜,是这样的灵动,生活,诗情画意的洋溢着。或许,不知今夜是何年-----
夜深了,在这个湘西的古城里,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走过的,有着和中原文化全然不一样的独特的楚文化韵律。即便是平平常常的生活,可平平仄仄中,却充满了古荡今风!
这个狭小,仅仅一平方公里的小城里,却是民国内阁第一任总理熊希龄,享誉海内外的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艺术大师黄永玉的家,是他们的家乡。沈老家那扇古老的窗、那把古老的桌椅,仍在无声的诉说着千年不息的、日升日落的、山高水长的歌谣------
这儿,是被人们称为祖国最美的小城------凤凰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