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日暮孤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脆弱的知青团队

[复制链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10
21#
发表于 2015-1-31 21:40:19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固然有其客观性,说和听历史的“人”就不一定那么客观了,总会多多少少的粘点自己的倾向性。您看现在就有人以自娱自乐,低调做人做事,以回忆文化大革命,知青上山下乡为名,长篇大论的大书特书文化大革命的前前后后。他是在自娱自乐吗?是在真实的回忆历史吗?痛恨文化大革命的背后,痛恨的是什么?
       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您的观点,而是很赞成您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255

帖子

93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7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8:3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日暮孤帆 于 2015-9-20 16:50 编辑
共同 发表于 2015-1-31 23:11
知情历史怎麽不堪回首呢?什麽事件总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方面,如何评价?总的看大的方面全局方面吧,从这个角 ...

    说得对呀,知青历史怎么就“不堪回首”了呢?应该值得”有堪回首“才对,大家应该高高兴兴的留在农村边疆,干吗要千方百计的回城呀?云南知青绝食下跪要求返城,邓小平毅然决定结束上山下乡运动,全国知青如同洪流般从农村边疆拥向出发点城市,简直就是犯下了历史性严重错误嘛。凭什么都不从“这个角度“去看”大的方面全局方面“?赎罪吧,”不堪回首“的知青,阿门!

      不知道”共同“朋友如今留在哪个村哪个乡继续坚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足以成为知青楷模,让我也能好好的敬仰一番,我说的是真的,我们就曾调查过坚持在农村第一线的留乡知青现状。在参与编辑《重庆知青简史》时,所掌握的史料充分说明,当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消极作用多于正面作用,虽然用”一分为二“观点来分析,这场运动也有积极的因素,但是从”大的方向和全局方面“来看,弊更大于利,所以我是赞成否定文革式的上山下乡运动的。

    下面发一张备受非议的照片,就是”有堪回首“派们拉出来的标语,”共同“朋友应该好好高兴一下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9

帖子

48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10
23#
发表于 2015-2-3 14:5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李家 于 2015-2-3 14:51 编辑

“……让全社会都来嘲笑我们知青……”
     再顶日暮孤帆。因为知青的愚昧,已有人把我们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丑陋的三个群体:太平军、义和团、红卫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主题

2227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856
QQ
24#
发表于 2015-2-3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15-2-3 19:18 编辑

    看了“日暮孤帆”的文章,很有感触。我很赞同你说的“社团组织是公益性的,只有服务没有权力”。我是08年开始参加知青活动的,那时,一起下乡的同学们要纪念下乡四十周年,要组织一次聚会,来纪念这个日子。我想:大家同有那一段经历,也要、也应该好好纪念一下我们“逝去的青春”。那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能找到更多的战友,欢聚一下。
    可是,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再见过去的“战友”,有的人告诉我说:“我只和原来一个连的战友聚,多的人不想见。”我就很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参与组织了团里、赴云南的北京知青的聚会;又接触了北京去其他省的同学,其中有插队的,有兵团的,参加了网站的“义工”——当个版主,后来一直在网站帮忙、当“义工”。我的体会就是前面说的“只有服务没有权力”,只有你为大家服务的付出,没有要求任何权力的理由。
    我很早就听到过“知青是一个松散的群体”的定义。确实,知青下乡时的经历不同,接触的社会不同,回城后的经历、境遇也不同,在社会上的“地位”也相差巨大,尤其还有回城后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一部分同学,他们与那些境遇比较好的同学,想的确实不大一样。
    咱们不讨论“有悔”、“无悔”的话题,而就知青组织来言,组织者的目的也是不同的,纯粹是想顾念“战友情”的人士大多数,而有的人的目的就五花八门了。这也不算奇怪,人嘛,谁没有个想法儿呢?
    楼主写这篇文章,看来是思考了许久,调查了大量的素材,才写出了这么有分量的文章,我是很佩服的。确实是一篇好文章。
    但是,我想,社会就是这样 “人过一百,千奇百怪”这是老话。我们北京去云南的知青就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团的知青九十年代初,看到橡胶的价格涨得很快,就组织大家投资,凑了大概几十万,从云南原来的兵团买胶片,运到发达城市出售,开始还真的赚到了钱,他也按照投资比例分了红,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国家大量进口了橡胶,国内胶价一下子大跌,发起人也无法控制,只好据实相告,还用自己的钱,还了几位确实困难的投资同学,可是亏得太多,无法人人都退,这样,就得罪了一些同学,从“贵人”一下子成了“罪人”,搞得关系很不好。我从这一件事,体会到:知青之间绝不能做生意。还有就是每次团聚“AA制”吃饭,剩下的“尾款”,一定要账目清明,而且要及时公布,这也是容易引起误会和纠纷的缘由之一。
    知青组织随着大家年纪的增长,退休的增多,一定会越来越多,大家凑在一起,我觉得是个好事,但一定要把好事办好,不然就会妨害了旧有的友情。知青组织,向来是群雄并立,统一是不可能的,还是顺遂大家,玩儿的在一起就一起玩儿,玩不到一起就干脆别去了。谁也不会去找不舒服、找不自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嘛,只要心情舒畅,随大家,爱到哪里玩就到那里玩儿,只求大家能快乐、舒服。而组织者一定要清醒,要多些宽容、忍让,尽力多付出、遇事多想一下。这样的知青组织才能长久。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难免谬误,请大家指正、也与大家共享。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10
25#
发表于 2015-2-4 21:56:43 | 只看该作者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15-2-3 19:17
看了“日暮孤帆”的文章,很有感触。我很赞同你说的“社团组织是公益性的,只有服务没有权力”。我是08 ...

    老雷真是深有感触啊,我赞成您的体会和一份苦心。谢谢您为中国知青网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6 04:55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