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龙行知友《开拓,在这片沃土》有感

[复制链接]

29

主题

76

帖子

669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23:2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龙行知友《开拓,在这片沃土》有感
我本人是知青出身,与龙行友一样曾在牧区插队3年。经验了六十年代未期至七十年代初内蒙牧区所有的劳动和生活,故此对龙行友的纪实文学《开拓,在这片沃土》有诸多感受。龙行友不愧是当年时代的真正热血知青,在毛主席还未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号召前半年多,就勇敢的去了锡林格勒草原,而这一去就是近十年。说来也巧,我就是在受了这拨人的影响于68年7月底去达茂旗插队的。龙行友的经历和战胜困苦艰难的顽强精神令我钦佩。
在第一节至第节三节里,作者深刻的描述了知青的信仰及信仰形成的社会条件。并深刻分析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国家所面临的问题。知青办学思想的形成、办学申请到批准、办校的调硏,整个过程系统。都体现出知青精神的执着与坚毅,体现着知青为三大革命做贡献的信仰追求。这就是这代知青人曾经有过的精神观念。但是,后来被其它的理论彻底否定了。曾有不少当代年青人听我讲述这些时,结论是;"你们都是傻子,你们当时为什么那么傻呀?他们认为;"谁先富或先腐起来,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这些富翁、腐翁都是代表、委员一类的"英雄"。
第四节至笫十节里,作者生动描绘了一些学员插队所在地的基本状况、学员的劳动生活环境、思想精神面貌及对学习的渴求,入学大典是追求革命精神的最高体现。同时学员组织确定了今后高度紧张和高效率的劳动、学习目标。决心在知青共大这所先进的革命化溶炉里,使自己溶炼成三大革命的主力军,为改变农村牧区落后状况贡献毕生的精力。这就是当年这代热血知青的思想觉悟,虽然知青群体其中不乏有些个别动机和目得的因素存在,但是主流和现在所讲的正能量占绝对优势。这种思想精神和觉悟是目前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为什么数千云南知青为了国际共产主义革命,不惜流血和宝贵生命赴国外作战。青春无悔和不堪回首;我觉的都正确。因为知青一代都曾有过当年正统的信仰。当前浮燥现象和负能量充斥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其核心原因就是信仰缺失。尤其是政府官员中信仰缺失为更多,这就不难想象缺失信仰的社会结果是啥样。
第十一节至四十二节里,作者详尽的纪述了知青共大开学后,为推进当时农村的三大革命而硏究办学的目得和方法。学校生活中的参观、调硏、珍惜学习机会和认真学习各专业知识,为实现当年社会和自我的理想拼命努力着。我认为;这样的生活经历为每个知青共大学员都夯实今后的基础。进入上层领域的不说,就是后来失业下岗的学员,他们也会坚强面对社会对自已不公的现实,重新开始另一番人生道路。这样的非共大学员知青的事例我看到很多。例如有一知青,失业前是某市土产公司经理。国企垮台后,因年纪大只能干普通保安员,几年后竟又作了该地笫一大保安公司的总经理。他还招聘许多其它老知青到该公司干。去年我见到他时问,你所干过的这两种行业经理感觉有什么不同?他只是淡淡说;没啥感觉,工作只要努力认真干就是了。这就是当年社会环境炼就出的一代知青人。我想知青共大炼就出来学员一定会更强。这就是知青精神所在的体现。这种精神如果能吸收在治国理政中,一定要比"精英治国精神"效果强的多多。有些高层和精英却不愿承认自已曾是知青出身。只是高调那年入党、曾任职如何。
在后几个章节的纪叙中,知青共大的学员凭着这种精神的基础,各自都体现出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对这篇纪实的主要感受是;信仰和精神。虽然知青一代人的所为被当今社会否定,但知青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
向龙行友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80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1 07:59:19 | 只看该作者
万分感谢牧人朋友如此耐心地阅读我的拙作。
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拥有共同的感受和共同的语言!并因此而为我们之间的友谊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00:17 , Processed in 0.163009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