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棋中王 于 2015-12-18 17:32 编辑
芈月脱口“饮鸩止渴”
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第36集,秦王下令予谋害芈八子的女婢玳瑁枭首示众,王后芈姝为救自己的贴身心腹玳瑁,不惜屈尊跪于芈八子面前,请托芈月在大王面前说情,饶玳瑁一死。芈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芈姝陈明利害关系,一句经典台词:“姐姐救她是饮鸩止渴。”意思是用有害的办法应急,不顾致命后果。又一成语脱口而出,不禁让我这个爱较真的人,再次产生了疑惑。于是,又翻《汉语成语大辞典》,又搜“度娘”,得出的考证是,“饮鸩止渴”语本或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这个成语典故说的是,东汉时,有人于大将军梁商之前,诬告霍谞之舅父宋光,私自删改朝廷诏书,光为此而入狱。时年仅十五岁之霍谞上书予商,为光辩白。书曰:“光位极州长,素来奉公守法,无纤介之罪,纵于诏书有所存疑,亦不敢冒死而擅改。犹如人在饥时,以毒草来充饥;而于渴时,饮鸩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丧,焉可为哉?”商阅书后,甚觉有理,呈于皇上。未几,光免罪获释。 由此可见,“饮鸩止渴”成语,根据史料记载的典故,不过在东汉时期,而典出却是在南朝宋(420年-479年)。即便另有记载,语出晋·葛洪(284年-364年或343年)《抱朴子》:“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但无论如何,早在战国时期,并未形成“饮鸩止渴”成语。看来,芈八子脱口而出,将“饮鸩止渴”成语引用的朗朗上口,倒像是以讹传讹。尽管早在春秋时期,鸩毒就已被用作某害人的手段,却并不代表当时就衍生了“饮鸩止渴”成语。 也许笔者过于矫情?电视剧看看里面的热闹就行了,何必那么较真呢。但是,看出来的瑕疵,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愿后面的四十多集,尽量不再发生跨越时空的成语滥用现象。 (原创于2015年12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