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9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情结与中国发展进程

[复制链接]

96

主题

99

帖子

5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1:05: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青”情结与中国发展进程
  ——专访著名学者、时事评论家秦晓鹰

文/本刊记者 华南
  在中国,“知青”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那个动荡年代中,上山下乡、插队是绝大多数人别无选择的道路。而今,伴随着新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的当选,人们发现,历史已经把接力棒交到了具有“知青”经历的一代人手中。“知青”这个看似久远的社会学、历史名词,以及它所涵盖的那些人和精神,依然存在于今日中国,影响着当今社会,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政治走向。
  那么,具体来说,又是哪些“知青”情结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会长久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呢?有哪些“知青”生活的精神烙印,会在一些社会管理者作决策的过程中成为强有力的心理暗示呢?本刊记者专访作家、学者、时事评论家、中国国际战略研究会研究员秦晓鹰。
  “知青”情结影响未来中国
  《中华儿女》:前不久,《人民日报》对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成员中的知青背景进行了统计,披露在205名中央委员中,有65人有过知青经历,占这个群体的31.7%;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有7位是知青一代,占比28%;而最高层的政治局常委中,则有4人曾经当过知青,占比57.1%。与此同时,民众也对这一群体表现出极大关注,有网友找出他们此前讲述自己知青经历的文章重新贴到网上,有人则专门整理出他们当知青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在您看来,这种关注说明了什么?
  秦晓鹰:对于十八大以后产生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来说,知青是一段不可磨灭的人生经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关键是在二十岁前后,而知青岁月恰恰在人这个年龄段。因此,除了打上时代的烙印之外,知青经历会对人的行为、思考、思维甚至生活方式都会产生潜在的心理暗示,影响人的行为习惯模式和思维习惯模式。这种影响会伴随人的一生。
  因此,在新一代领导集体中,包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有这么一批人曾有这样的历程。民众、包括境内外舆论,自然会对此抱以极大关注。
  《中华儿女》:应该说,知青一代是不幸的一代,被裹挟在社会中,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道路,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有所收获。您认为,这段经历带给他们的是什么?
  秦晓鹰:从表面上看,知青生活让一代人的青春变得多彩,回忆更加丰富。记得小时候,大家都爱用玻璃糖纸蒙在眼睛上看天空,蓝天会变成五颜六色,任何人在青年时代,都会用玫瑰色的眼光看外界,即便生活再艰难,也会有青春的冲动。十年间,一千多万知青在兵团、农场所经历的事,虽然很多都带着眼泪,这也导致知青到农村之后,会上演一幕一幕人生悲喜剧,但是一切痛苦的事情都将过去,过去的一切都会变成美好的记忆。
  《中华儿女》:从深层次看,这些人的知青经历、“知青”情结,会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怎样长久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秦晓鹰: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这一届领导人会怎样看待未来几十年的道路。我想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知青”情结中始终存在一种对基层百姓和底层疾苦的关注,换句话就是人们常说且难能可贵的“接地气”。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末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无论决策者的目的如何,在客观上形成了1600多万(一说为2000万)城市学生被“压缩”到了中国社会的最基层。让这些年轻的“城市娃”、“学生仔”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中国:严重的贫困、极度的落后,以及生活在这种物质与精神状况中的亿万父老乡亲。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上存在的一切悲情与悲剧,对千百万城市青年是一种锥刺般的震撼。这种震撼是终生难忘的,因为这也是知识青年与老百姓之间的命运共振,一种同样忍受着物质匮乏与精神饥渴的共振。与此同时,无论这些知识青年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他们当年都置身于社会边缘,茫然不知前路。此时中国老百姓的怜恤、宽厚、朴实与善良就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仰赖与寄托的精神家园。对这份弥足珍贵的感情,所有知青都会没齿不忘。这种“接”上“地气”的感觉与感恩,如果没有亲历,没有人生的遭际和命运的起伏跌宕,恐怕任谁都不会产生,也不会理解。
  第二,承认现实、尊重实践的素养;不受种种虚幻、空洞、华丽辞藻和假革命的诓骗,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寻找矛盾的真实症结的思维特点,以及对多元文化的接纳。狂热的“文革”10年,曾经给全社会披上了一层极为虚狂的红色油彩,不少单纯的城市学生青年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这种熏染,有的还曾经是这种红色油彩的狂热追捧者。可是,“广阔天地”中的严峻现实和谋求生存的本能,则使绝大多数知识青年或迟或早看清了真伪,区分出黑白,辨别了忠奸,也萌生了最初的反思。他们也正是在逐步清洗着极左的油污的同时,在内心深处栽下了独立思考的根苗,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来评判世界。生活教育了他们,也使他们最终明白,实事求是永远是解放社会生产力的不二法门,也是摆脱种种羁绊的伟大的精神母床。
  第三,支持改革的坚定信念。首先,改革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使我们继续学习的愿望得以实现。记得我自己“文革”时学外语,都把课本压在其他书下面偷着学。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更重要的是,那十年中,百姓物质上精神上空前贫乏,许多老百姓都快饿死了,这种情况下,改革是唯一出路。虽然30年多的改革中,还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也出现了进步过程中的新情况,但改革依然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能僵化,不能以社会主义名义把贫困留给广大的中国人民。
  第四,对传统的尊重。没有开放就没有改革,没有向发达国家的学习,就看不出中国的落后,但是同时,我们也尊重自己的传统,这种传统还包括国学传统、当代革命传统等。真正的革命传统,应该获得应有的尊重。

时代悲歌,并非青春无悔
  《中华儿女》:现在涉及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剧有一些,其中描述的场景和故事,让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认为,当年是青春无悔的。在您心中,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秦晓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实是时代悲歌,严格地说是历史的错误。今天,我们不可能再重复这种悲剧,不可能让中国千百万处在成长关键期的青年人中断学业,出现突变,在社会动荡的裹挟中被驱赶到社会最底层去。虽然乱世也出英雄。在十年动乱中,茫然无助的的知青们,也有一些在困境中努力奋斗,但是这绝对不是“青春无悔”。
  《中华儿女》:有人将当今鼓励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号召,与当年上山下乡的举动相比,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不同?
  秦晓鹰:首先时代背景完全不一样,当年是完全被动的,而现在则是青年的主动选择。与当年的悲情时代不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奋进时代。我的一个亲密的朋友、诗人食指,代表作《相信未来》触动了很多人。当年正是处于无希望的状态之中,他的悲歌才能换来很多人的泪水。现在青年所做的决定,则是在追求自己的个人理想,如果真的愿意努力当好村官、志愿者,这其实是自觉的、理性的、崇高的、让人敬佩的选择。
  《中华儿女》:不论在什么年代,年轻人总要经过历练才能成长,在您看来,青年在迷茫中,应该怎样坚守信念,保持向上奋斗的信心与动力?
  秦晓鹰:我们下乡插队,心中有两个支撑。第一,友谊与爱情。十几岁,无助中,需要友谊;冰冷时,需要爱情。这两种情感都是无助状态下的相互支撑、温存与温暖。在那个年代,这两者从内心里给了无数知青活下去的巨大信心。
  第二,都说上山下乡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写到,“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这句话给我印象极其深刻,从此我认为:为人民服务就是努力使人民摆脱苦难。这一方面很多人都不说,我认为是有的。这是老一辈革命者给我们留下的一种信念。我觉得,作为现在的青年,不论身处困境还是一帆风顺,都应持之以恒地追求自身的进步,当历史机遇的大门敞开之际,能够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改变命运,赢得新的成功,并为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959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711
沙发
发表于 2015-12-31 18:16:16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评价知青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2 04:11 , Processed in 0.182011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