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说“小五”

[复制链接]

32

主题

102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6:2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顾继志 于 2016-4-15 16:28 编辑

  今日在知青网上看到一位学友的回忆录,提到了一位比较熟悉的“小难友”。有些话如骨鲠在喉,也要说一声。    他唤她——小武。这不对,似为小五。排行?不知,当时尊重别人隐私,也无意刨根问底。
  她父亲——朱济凡。中国科学院林土研究所原  党委书记,”走资派“。  她母亲是中科院全金属所一把手,文革初期遭批斗,死于非命;
  她的名字是她爸告诉我的,估计是57年诞生,隐含“双百”之意。我意不如齐芳。
  老朱走“五七道路”之后,女儿随他 一起落户农村,父女相依为命,她在陆家中学读书。
  老朱不时参加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我们两个队地连地,歇晌时他偶尔会过来与知青聊聊;他比较胖,走在水渠埂上,真怕他跌倒沟渠里。一次我刚刚从城里探亲归来,他跑过来与我叙叙旧。不巧手中好烟(大生产)已被兄弟们瓜分殆尽,最后一支也在我嘴上抽到一半。他也不顾斯文,用烟盒纸裹了滤嘴,大口抽起来,好惬意!
  七零年左右,大队在青年点墙头设了一个水泥黑板。我与另外一个赵姓同学不时写写画画。同学偶有“佳作”在此崭露头角,有的委实不错。我记得李孚一首秋天场院,颇有诗意;我的新民歌--披星戴月修水利,也被县里有关部门结集出版。那是初次见到自己的作品铅印问世,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小五有时过来跃跃欲试,我们就让她参与一下。还真乖巧,又因其

家事惹人垂怜,我们尽量关照她。他比我们小十来岁,就像个少不更事的小妹妹。

  七二年我抽调回城。一次偶然到沈阳办事,探望一些已经回来的五七战士。他们告诉我:小五也在沈阳。等待落实他爸爸的政策,现住在所招待所。我跑去看她,聊了好久。
  后来我调到洛阳,音讯隔绝,竟有二十年之久。
  上世纪末,我作为中石化一条管线设计负责人,到金属所找著名专家王义康调研。恰巧 他夫人是林土所头头。他们告诉我,小五与省里一位高官儿子结婚,一同去了加拿大,后来二人离异;老朱落实政策后调到南京林学院,已经不在人世。
呜呼哀哉,世事弄人。
我拿着老朱送我的二张照片,睹物思人。一张是十年大庆在北京天安门 观礼台上的彩照(那时彩照极为罕见);另一张是在苏联考察时走下直升飞机的工作照,极为珍贵。
  我在加拿大一中文网站发帖寻找小五,惜无下落。不知今生今世还能不能见到小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沙发
发表于 2016-4-15 21:29:39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此文伤感之极,我与小五在一起有几个月之久,每天在一起切磋技艺,谈天说地,很谈得来,画展后就一直没有她的消息,看来今生难再见面。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板凳
发表于 2016-4-16 07:58:48 | 只看该作者
难忘当年小朋友,
跟随父母乡下走,
也曾一起出板报,
如今消息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4:28 , Processed in 0.17101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