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凉秋集——尾山琐忆(十)

[复制链接]

2874

主题

3708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0: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凉秋集——尾山琐忆

                     
                  十 与牛鬼蛇神同吃同住

     
  这年春节前后,我又领受了一项新任务——看管六分场的“牛鬼蛇神”。
    当年有副名联曰:“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确实如此,六分场好人堆里也就那么二三十个中坚,光牛鬼蛇神就造了五个,超过了伟大领袖制定的革命标准(百分之九十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言外之意不足百分之十是坏的。)什么阶级异己分子,国民党残渣余孽、反动技术权威,不满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分子,地主婆,不法二劳改子弟,品种齐全,不一而足。挖出这许多阶级敌人,本身就说明六分场的革命成绩是大大的,与全国的革命形势一样,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另外,从反面证明了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从而更加坚定了六分场广大革命群众紧跟以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司令部将伟大的无产阶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决心和信心。
    “牛棚”建在分场上坎儿南边儿第一栋房儿的西头儿第一门儿。“牛鬼”(索性简称比较方便一些)们在外屋,草堆上的干活。我们革命“卫兵”(我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保卫阶级敌人”“猛促生产”。)在里屋,炕上的干活。我们是彬兄、羽兄、刚兄和我,共四人。那三位是革命中的铁哥们儿,形影不离。我在校时与他们素不相识,或许那时他们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崽子”。没承想,这两年他们都出息大了。也不知是怎么着阴差阳错,把我给整到他们哥们儿中间来掺沙子了。彬兄就是那位后来鼎鼎大名的桥头大战的哈方主将。这位老兄是大个子大眼睛大鼻头大嘴岔子外加大爪子,反正浑身上下几乎找不着小物件。这厮有牛皮癣,手上总是血糊糊癞嘟嘟的,经常戴副发黑了的白手套。人家癣也会长,全在手上,不生脸上,倒是挺“光棍”。彬兄是当然的领袖,那两位都是以其为老大,惟其马首是瞻。四人分作两班儿,日夜轮换,恪尽职守。我与彬兄一班儿。
    我们对他们“牛鬼”政治上负责:不许乱说乱动,整天价学习“毛著”和“红宝书”。他们对我们“卫兵”生活上负责:劈柴点炉子烧火炕外加挑水烧水打洗脸水,无一不尽职尽责。不仅如此,他们的家人送饭过来,有些好吃的伍的,也忘不了“孝敬”“卫兵”大人同志。一般来说,“卫兵”大人同志还是会笑纳的。尤其彬兄,兴之所至,还喝上一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嘛)。往热炕头上一盘,炉子被伺候得通红。屋外虽冰天雪地,室内却“暑热熏天”连衬衫都穿不住。老兄吃喝来劲儿,满面红光,汗流浃背,不时还哼上几句样板戏,好不快活哉!(那时吾侪喝酒者并不多见)
    其实也并非“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哥儿几个从来未对“牛鬼”们发作过,顶多不过有时彬兄牛眼一瞪虚发些虎威。论说,我们这也是应该检讨的:对阶级敌人太仁慈了。
    对于我来说,这比趴在豆垛上“观生产”数星星强多了,至少无严寒之虞,反倒有“暑热”之忧了。这些倒是其次,更幸福的是每个星期都可以用热水洗头擦身,用热水洗涤换下来的内衣,还有人热水伺候着。
    “牛鬼”中有位女性,孙同志,名分地主婆,乃原六分场一把手阶级异己分子沈同志之配偶也。也不知是地主之女嫁给了当年的革命战士,还是当年的革命战士娶了地主之妻。起初,她与众牛鬼混居一室,日夜厮守。后来,革命委员会大施革命的人道主义,允其夜归日囚。每天早晨,伊自家而来,低头报道:“地主婆孙X前来报到”,非常虔诚。我们闻听自是暗笑。但毕竟是革命嘛,便绷脸喝道:“进去吧!”——大梦方觉,一场游戏耳!后来这位地主婆可是慈悲,见着知青,无论哈沪,都很热情,绝无反感。
    再说张同志,二老改子弟,年龄最小。据说是因为什么“偷窃”加“偷窥(厕所)”入围的。小打小闹的家伙,对革命无甚大碍,没几天,也像其老子一样被革命“刑满释放”了。后来这位同志一直在机务连效力。赶着牛车,一天至少两趟,从老点儿泉眼拉来最好的水伺候最受宠的“主力”们。张同志好学,一有空儿就读书,字写得很不错,还会刻橡皮图章,也许算是一个才子吧。
    最后剩下的只有三位日夜囚禁者:沈同志,蒋同志和孙同志(男)。
    沈者,扬州人氏,即上海所谓“江北人”也。他就算是六分场的“大鬼”或“老牛”了。这厮细高挑儿,溜直,小眼儿眯眯,脑袋不大,歪嘴巴。“蹲棚”期间,很听话,不仅能够自觉革命,还能教诲地主婆时刻牢记“狱纪牢规”,时常提醒孙同志(女)要有礼貌守规矩。在学习毛主席语录时,声音最大,尽管嗓音嘶哑。“出棚”后,见人总是笑眯眯,嘴更歪了,让人看了怪替他难受的。也分对谁。对待犯人,可不是那么笑眯眯。这厮有惩罚犯人的绝招儿:让犯人脱了上衣,在草地里不许动,让小咬糊满身,一直到告饶儿。还曾有人见他用通条抽打犯人光头,当众杀鸡儆猴。
    蒋同志,四川人。“黑小鬼”,小小年纪便参加蒋匪“新军”。孰料,其命不济,其军屡战屡败,最后被共军“解放”了,整编到黑龙江来开发北大荒。初,在通河境内岔林河农场。后,调来尾山,是机务大拿。这厮可以用手晃荡几下,不使塞尺,便知气门间隙是否合适。其貌不扬,又瘦又黑又小,浑身皮包骨干巴巴的,两只小眼睛暗淡无光,总像个大烟鬼似的,齁喽气喘的,打不起精神,本来就瘦小,还驼背,更没几块砖高了。其妻乃岔林河农场场长之遗孀,六分场有名的大嗓门儿山东婆娘老蒋婆子。我后来在通河工作时,曾听说过他们的事儿。后来这厮越发倒霉起来。有一次,鼓捣“撂荒”有时的“小熊”(一台五十年代的匈牙利产单缸卧式小型轮式拖拉机),“老迷”(“迷糊”)驾驶,他老先生坐在旁边“教练”。我亲眼看见他们出发的,直奔老点儿,却没看到他回来。原来“毛车”(即“飞车”,发动机失控了,疯转。)了,他被颠下来了,腿摔折了。他后来当了机务连长,“举贤不避仇”,吸收彬兄加入并委以“罗马”(轮式拖拉机,罗马尼亚产。)驾驶之重任。要知道,当时大“罗马”驾驶员可是六分场最“牛”的美差了。
    最后该孙同志(男)了。这家伙不走运,“偷听敌台”让人告发了。据说他听了还散布。干这等勾当,岂能容你!虽根红苗正,贫下中农,亦大逆不道,“定斩不饶”。个儿不高,大眼睛 ,大下巴,大骨节儿。搞机务的,上车都费劲。烟不离嘴,满身蛤蟆头(一种“关东烟”)味儿。这家伙少言寡语,满脸不屑,略带深沉,若有所思,不阴不阳,不愠不火,慢条斯理,出口不凡。“出棚”后,老实干活儿,并无报复之举。
    都是好人啊!
    感谢上苍!
    还得提一下彬兄。他也许是六分场哈尔滨人中第一个见马克思的,早在十年前就光荣了。真是“英雄气短”啊。据说羽兄也早已去世。愿二位好生安息吧。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一日于静远斋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日修订)

何须浅碧深红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80
沙发
发表于 2016-4-16 08:51:59 | 只看该作者
奉命看完群牛鬼,
倒是惬意舒服为,
几人各自有特色,
如今想来也唯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04:27 , Processed in 0.16401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