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岁月记忆第二部“知青歲月”】 第一章、青年与知识青年概念; 第一节、青年概念;青年概念正式确立于19世纪。此前,各民族对年轻人均有各自的称谓,如俄罗斯语称 “OTPOK”,意为没有说话权力的;中国古语一般称“少年”和“后生”及“郎”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特别是18世纪基督教创办青年联合会以来,青年一词,正式出现。1919年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化。 毛泽东和青年参加劳动图画 第二节、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化。中国国家统计局规范为15-34岁的人为青年。共青团规范为;15-28岁的人为青年。青年联合会规范为;18-40岁的人为青年。港、澳、台地区规范为;10-24岁的人为青年。其中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7周岁-14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13周岁-19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 第三节、联合国新规范青年标准;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节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而又无损于会员国的其它定义。现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的年龄上限提高到44岁。从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计数从10.26亿增长至10.66亿,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8.1%降至17.6%。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青年占全球总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下降至13.2%,届时15至24岁的青年人总数将是11.76 亿人。绝大多数青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就2000 年而言,占青年总人口85%的9亿青年,生活在世界发展中地区。随着更多的发达国家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这一比例预计会进一步增加。ه 第四节、知识青年概念; 什么是知青? 这是个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明白的问题。从1968年底开始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至今,无论官方学术界还是民间学术研究会,都没有统一的说法。鉴于民间学术研究会以“知青”命名,而近两年来无论新会员老会员,都有人对“知青资格”甚至“会员资格”混淆不清,因此有必要继续展开一些讨论。“知青”一词由来已久,而且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读。据国内资料查证;无论官方学术界还是民间学术研究会解释;“知青”一词既有广义上的,又有狭义上的所指。 一、广义知青; 由《现代汉语词典》查得;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缩写,而“知识青年”是指受过学校教育,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在中国近代史中,五四运动前后就已经出现“左翼知识青年”的说法。一九二四年国共合作,大批未毕业的中,大学生离开学校投奔革命,被称为“有知识又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国民党档案内对当时“知识青年组织”评语:“有知识又没有知识”)的成员组织群体。 一九三九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多次提到“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很明显是指“受过教育但已经离校的青年”和当时的“在校学生”。但到底何为有知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解读。在中国大陆五十年代,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就被毛泽东称为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而到了六十年代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完成中等教育的青年人才被称为“知识青年”,以有别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由以上分析可见,广义知青是对所有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离校后一段时间尚未被新环境完全同化的青年的统称。当他、她们的行为和心理模式逐渐融合到社会和工作环境中时,就变成那环境的一分子,有了其特定社会存在的称谓,不再是知青。 就其生理和心理特征而言;知青是不分国家种族,没有时代界限的,其共同特征是;一是:由于是年轻人,所以朝气蓬勃,思想单纯,富于幻想,易于接受新事物。求知欲强但识别能力低,看待事物易犯主观片面,处理问题容易简单冲动。二是:有一定知识,因此对社会变革比较敏感,喜欢质疑和争论,富有理想和献身精神,开始思考 “人生目的”、 “人生意义”等类问题。然而他们往往又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定型使他、她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由于自我实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经常会有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伴随着他、她们。在社会秩序稳定和教育环境良好的社会,知青是社会上最具创造性开拓性的一群体,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以及社会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就始自这个年龄层。 然而在动荡专制的社会;知青往往被当权者灌输、利用为暴政或“革命”的工具。二战期间;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党于1922年成立的准军事组织,其任务是对13-18岁的男性青年进行军事训练,为德国的对外战争做准备。并为纳粹党提供后备党员。希特勒青年团就是最坏的反面对照例子。 二、狭义知青; 我们也有两只手宣传图画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更,便产生具不同社会特征的知青群体。就新中国成立以后知青的总体情况来看,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将其粗略归类。 1.以年代划分; (1).“早期知青”;自一九五五年报载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的一批中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一九六零年,知识青年下乡处于试验阶段,规模很小。那时候的知青 基本是指原为农村户口毕业后又回到农村,本文称之为“早期知青”。 (2).“前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一九六四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以后。中央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在此之前,已经有六一,六三年两届人数比较集中的毕业生奔赴农场农村,连同后来的六五届下乡知青,被称之为“前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含:“老三届”(66-68),“新五届”(69-73),以及“后五届”(74-78)知青)。 2.以户口所在地划分; 以学生上学期间,其家庭户口在城镇还是农村(大致以是否“吃商品粮”来区别)来分的“城镇知青”和“农村知青”。 3.以就业划分; 由离校后学生户口去向来分的“下乡知青”(包括去山区农村,以挣工分为生),“上山知青”(远离城市的三线建设,矿山等)“支边知青”(户口落到边疆城镇),“兵团战士”(户口在兵团,吃供应粮或领薪水),“留城知青”(户口仍留在原来城镇,在家养病,从事个体或集体服务性工作,或者进入工厂)和当了兵的知青等等。 从“青少年学生”转变成的“知识青年”;初踏入社会的初期的谋生手段对人的一生的确有相当大的影响,其根本就是出于无奈而无法以自己意愿和理想去选择人生道路去报效祖国。因离校后去向不同而冠以不同名称的知青群体,这里称为狭义知青。 三、官方说法; “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既然中国的“知青”一词多出自官方消息,那就看看历史上官方是怎么说的;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同工农结合是知识青年的历史道路》的社论,次年又发表了《知识青年必须同工农相结合》的社论。到了一九六八年七月,《人民日报》发表《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的社论。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毛泽东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她们去”。《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报道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消息,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去。从此全国以甘肃省会宁县为榜样也把城镇居民下放插队到农村去,同时对那年代认为犯有错误的干部和家庭成份不好的干部与以有工作的职员也演变成特殊对象拖家带全家人口下放插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由以上历史社会背景结论; (1).知识青年作为句子结构中的主词,并不依是否“同工农相接合”或“上山下乡”与否而先然存在。 (2).上山下乡的年轻人中有一部分是城镇中的无业游民,但也有家庭成份不好原本来就是国家机关、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的工作人员,历史上被所谓划分为“二十一种人”后,全部强制下放插队的中老年、幼年成员,这一批人员人数之多。所以“上山下乡”并不等于知青。 (3).“知青”这个词家喻户晓是从六八年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在很多场合人们已经习惯把“知青”和“上山下乡”等同使用,虽在情理之中,但如绝对化引深,以一代全,是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4).“知青”是指所有的;其人生道路受到当时(文革前后共二十年)中国政治经济状况的重大影响的,“前老三届”,“老三届”(66-68),“新五届”(69-73),以及“后五届”(74-78) 中学生。 撰稿: 时光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