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7-3-7 14:37 编辑
床头灯下,半倚半躺,独自品味已打印成册的知青纪实文学《青痕》书稿,真的,不知甜蜜,还是酸楚,思绪万千,久久难眠。 《青痕》书稿共收录知青散文71篇,知青片断49首,这部书稿是我历时一年半,一字一句,一篇一首,撰书完成的,也是第三次打印成册,且篇什不时追逐添加,文字不断修订完善,第三稿有十四万字,主要还原本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真实写照,“力求一个知青的小传,呈现一茬知青的故事”,散发着黄土气息、知青情结,具有地域史料价值。平凡青涩年华,不凡人生履历。诚惶诚恐、小心翼翼追寻尘封的记忆,宛若打开“潘多拉魔盒”,点点滴滴,温润心田,用饱蘸汗水之笔呈现那段短暂而有意义的青春,一个片断、一种农具、一幅图景、一串故事,图文并茂,真情流露。其主旨陈述知青经历,回忆峥嵘岁月,启迪晚辈后人,尽展别样青春! 端详笨拙的书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05年初,我已调入市区一家文化事业单位,天高任鸟飞,接触许多人和事,发现不少人皆有知青履历,话不投机,交谈甚欢,但仅限于谝的多,写的少,故百忙之中,我利用一周时间撰出一篇万言散记“乡下岁月——我的知青故事”,当年第一期《职工文艺》刊发,用陕西话说,权当“谝闲传”。岂知时间不长,我收到四川广元一位知友的来信,大意是他感同身受并拿给自己的儿子阅读。我晓得,是启发教育咱的知青后代,其实,并未多想,也未在意。 一晃十年,伴随时光流逝,愈年长愈怀旧,不知咋了?又萌生再续前缘。2015年秋,我向本市一位知名作家,谈及这一念想,他称选材好,本地无人写,似乎咸阳地面没有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满是信任和鼓励。原本我多年从使新闻报道工作,加之,对本地稔熟,本着“知青写,写知青”的理念,拟以《百名知青访谈录》的形式来写,我理出思路和提纲,依据掌握的情况,先给两位老知青联系,谁知,一个婉言谢绝,一个居住外地,静下心来,难度不小,纠结不已。因本人尚未退休,再则,去外地访谈,精力、经费等诸多不便,真的,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想法再好,难以实施,于是,退堂鼓的念头占居上风。转念一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真应一句:“左为难,右为难,左右为难心里烦。”好长时间,处于进退两难境地。深思熟虑,我打算重拾“乡下岁月”,“吾要写我的‘知青’故事。”虽然一滴水,渴望沐阳光,这一欲望不时撞击心灵,自知才疏学浅,文笔笨拙,但“鄙人曾经知青,我有资格,亦有义务不妨笔试一回”。不图名利,只求启迪知青后生,实现个人愿景,想法就这么简单。 从前年10月起,我天天沉浸于“知青”二字,就像深陷沼泽,不能自拔,回味追忆,笔耕不辍。 真的,撰写该书稿,吃苦受累自个明。一是,30多年春晚没耽搁,唯独去年缺席,“猫”在另一房间撰出一篇“曾经的冬天”;我忘不了撰写“顺瓜”一文时,躺在床上,闭门关灯,黑灯瞎火,苦思冥想,接着又开灯拉门,伏案写作,“乡村的夜晚,像墨汁一样黑”的语句跃然纸上;去年元月5日,我冒着严寒再次归队,奔波不息,重温旧梦,第二天奋笔疾书写出“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可以这么说,几乎每晚12点前没睡过觉,双休日也总要抽出半天时间,独自躲在寂静的办公室,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啊想,写啊写,写就一篇,立马思虑下一篇,最难的不是写,而是长长回忆,苦苦思索:“写啥呢?”,毕竟上山下乡是40年前的黄历,曾经拥有的青春年华早已匿迹于沧桑往事之中,辉煌而忙碌的中年,亦将转瞬即逝,那些缠绵的细雨,诗意的天空,如痴的花季,激情的浪漫,已成遥远的记忆。知青岁月,青春挽歌,承载着我们这代人的辛酸。如今年轻的感觉犹如昨日之风,飘然而去。不知不觉,我们已步入暮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道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有时,毫不夸张,半天写出一篇,字斟酌句,则需几天。二是,上有老下有小。家事一个接一个,只得忙里偷闲,夜半三更,许多篇什是在每周陪伴耄耋母亲时写就的,其中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到了人知天命,图个趁人还灵醒,身体还行,初心不改,追赶超越,期盼早日填补咸阳北莽原上有关知青的一页空白。 决心已下,自讨苦吃。我以每周一篇的匀速运行,写的多咧,又急欲检阅篇什有无不妥和硬伤,于是,我就首发陕西网咸阳站,得到站长王保训等编辑的点赞,文到即编,篇篇皆发,并在网站开展了首档面向全市乃至全省“我的知青岁月”征文活动,我几乎是该栏目的常客。可谓,如鱼得水,其乐融融…… 天下知青一家人。去年,5月7日,我成为《中国知青网》一员,其目的将不大成熟的初稿“晒”到网上,广纳、征询老知青的真知灼见,收效不错,仅去年第二、三、四期《知青·中国》均刊发我的“土炕燃烧的岁月”、“金黄的麦秸垛”等知青散章,受宠若惊,惊喜连连;虽未谋面,我从网上结识了雷午寨主、龙行天下、黑土阡陌、开心、千帆过、雾梦、寒秋、土左情深、屹梁梁、上官紫、山杏儿、红樱桃、小豆子、大圣山、拥抱快乐等诸位版主,他们情系知青,关爱有加,令我倍感亲切;著名作家莫伸(曾经知青)百忙中为我书稿撰写了“青春总在回忆中”之序言(见2016年9月1日《陕西工人报》四版),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更凑巧的是:去年6月《中国知青网》等单位发布了在北京举办“全国知青出版物及作品展”的消息,当时,书稿还未写完,看到征稿,像久旱逢甘霖,速按要求打印出《青痕》样书,寄往大赛组委会,10月28日,收悉获奖证书;其间,四川《读者报》、上海《知青》、《知青·上海》、《陕西工人报》和《咸阳日报》等报刊也相继发表“吃大锅饭的日子”、“回家的路”、“学戏”、“卖瓜记”和“油菜飘香”等20多篇知青散文,《五月》创刊号文学杂志,一期选发了我一组知青散文“黄土原的土坷垃”、“票证年代”等5篇,其中“吃水的滋味”被国内有影响的知名网站《凤凰网》门户历史栏目转载,兴奋不已。 在我的人生履历中,不知咋了?常常思虑,企业干了16年,事业单位又是21年,唯有4年多的知青岁月,刻骨铭心,难以释怀。自认“半拉子文人”。几十年来,虽也撰写发表不少文章,到了“不大不小”的年龄,总想撰写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按说,应写阅历长,经历多的习作,可总无激情,也写不出来,而短短的插队生涯,总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如同在年代久远的黄土墙缝隙间,一块块抠,一点点搜。深谙,当年全国前后20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先后有2000万名插队知青,那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啊!如今,这一段中国历史,不肯定,不否定,尚无明确定论。而我总觉得那是一次难以回避、逃脱的人生命运。恕我直言,当年就像一个不会打拳的选手被推上人声鼎沸的拳击台,面对人生一场鏖战,虽体弱清癯,难以抗衡,确要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直面现实,勇于迎击,自己曾多次被击倒在地,伤痕累累,只要一息尚存,且能摸爬滚打,就要顽强的挺立,堂堂正正做人。因为那段艰难困窘的岁月磨练意志并教会我知难而进,永不退缩。我断言:当下,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颇为缺乏的,恐是我们曾经上山下乡的人生磨砺! 夜深沉,再次抚摸《青痕》书稿,心绪难平,不由我感叹:不枉知青岁月,权且青春留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