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宝悲歌(下)

[复制链接]

392

主题

2153

帖子

52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9 20:44: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可悲的结局

  1919年,甘肃省教育厅对莫高窟藏经洞劫余经卷全部查点封存,标志着敦煌遗书被盗现象才基本被制止。
  敦煌遗书从被发现开始,就遭到西方列强的大肆掠夺。大部分经卷和文物都随着西方探险队的“辉煌业绩”而流落海外,只有一小部分劫余留在中国。如今这些敦煌遗书分藏于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丹麦和中国等国家。据来新夏等著的《中国近代图示事业史》记载: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东方写本部和印度事物部图书馆馆藏1.3万件左右;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东方部藏5779件;俄罗斯藏1.08万件;日本约藏600件;美国至少藏22件;丹麦藏14件;中国藏于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台湾、香港及甘肃各地,计卷式遗书共1.75万余卷,藏文箧页9648页(其中台北国立图书馆约200件,海峡两岸私家收藏约50件)。
  价值连城的敦煌遗书,本来是祖先们留给后代子孙的一笔精神财富,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中国人所有。遗憾的是,却被西方列强肢解得支离破碎,这不能不让有良知的中国人痛心疾首。痛惜之余。人们想得更多的是,必须反思和正视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决不能让这一悲剧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再次重演。
  毋庸置疑,在这一次次浩劫中,王道士充当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王道士(1849——1931),本名元录,又作圆录,湖北麻城人。因家乡闹灾荒,他背井离乡。清光绪初年,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退伍后拜盛通为师,出家为道,号法真。光绪二十三年(1897)左右云游至敦煌莫高窟,在16窟东侧建太清宫道观。
  从表面上看,国宝敦煌遗书的大量流失,是王道士愚昧无知、见利忘义所导致的恶果。他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但如果深层次思考,又觉得把国宝流失的责任完全归罪于他,也有失公允,很难让人信服。尽管他难脱其咎,但除了他个人的渎职以外,至少还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国力的衰微,朝廷的无能,是国宝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清朝末年朝廷与西式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已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随着国力的衰微,朝廷的无能,帝国主义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而且在文化方面也不断进行盗窃和掠夺。敦煌遣书的西流本身就是明证。尤其可悲的是当甘肃学政叶昌炽计划将这些经卷和佛像运往京师时,竟然因为耗资巨大而搁浅,可见国力衰微到何种程度。再看看伯希和,窃取了到中国国宝敦煌遗书后,反过来堂而皇之在中国的地盘上展出,然后又可以志得意满地扬长而去,朝廷的腐败无能可见一斑。
  二国土任人践踏,人民民族自信心的丧失,也是国宝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从藏经洞被打开以后,到1910年将劫余遗书到北京,其间长达10年之久。在这段日子里,国门洞开,一拨一拨的所谓外国探险家接踵而至,他们肆无忌惮地巧取豪夺,却没有一个地方长官出面制止。虽然王道士粗识笔墨,不识几个字,“望着满满一洞经卷不知所措”,可是县令汪宗翰“对于历史文物有相当的知识”,“一看就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见《敦煌文史资料》),也仍然无动于衷,眼巴巴地看着人家把自己国家的宝物窃为己有。难道说如此行径不可悲吗?可见,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已经丧失殆尽了。
  百姓民不聊生,国民素质低下,也是国宝流失的必然结果。敦煌虽然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但那里毕竟是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蛮之地,王道士的境遇就是许多穷苦人家的真实写照。试想,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精神生活能有多高的需求?从总体上看其素质肯定是很低的。有的专家曾做过这样的假设,几万件经卷文书,其实只需要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屋子就可以容存,为什么两个县令就不能下令将其保存下来?或者说把这些经卷文书送到县城,派专人保管,王道士也就没有机会把宝物出卖给外国人了。这是县令、学政都可以做得到的。“能所为而不为”说明什么呢?只能在他们的素质上找原因了,素质低下,促使他们层层不负责任。
  不管怎么说,敦煌遗书的发现是让人庆幸的好事。尤其是由此而引出的敦煌学研究,更加显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必将推动中世纪的中亚、中国相关的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学、艺术、书志学、历史地理学和科技史的深入研究。
  国宝悲歌毕竟是曲终人散了,但它给人们的警醒却是久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17-4-30 08:26:36 | 只看该作者
发现遗书本幸事,
却逢国难混乱时,
国弱自然遭侵害,
如此警钟当传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2

主题

2153

帖子

52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08:40:53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4-30 08:26
发现遗书本幸事,
却逢国难混乱时,
国弱自然遭侵害,

诗评一语中的,说到底是时代的悲剧。祝龙超版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2-16 06:40 , Processed in 0.241014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