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书德 于 2017-5-2 12:38 编辑
一张老照片 高书德 说起照片,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司空见惯,每个人都可以拿出几本几册,甚至一个假日、一次旅行就可以照上几十张或上百张,可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一种渴求,甚至是一种梦想。 在我的影集中,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张褪色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稚气十足、天真无邪的少年,微微显露的胡须是他青春的标志,热情凝视的眸子是他归乡的企盼,端庄秀气的笑颜流露出一种难以诉说的情愫。这张照片虽然只有二寸大,却占据了我的影集的整整一页,在它下方的空白处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这是一片苍远寥廓的天空,这是一块原始莽荒的土地,这是一首恢宏低沉的诗,这是一支荡气回肠的歌。“知识青年”是我的名字,“上山下乡”是我的征途,“广阔天地”是我的家园,昭乌达草原是我的故事,还有那欢乐、那憧憬、那惆怅 和忧伤……多少年以后,那淡淡的往事和一支香烟将伴随着我,因为我拥有一个青涩而难忘的回忆。
照片的右上角清晰地写着:“开鲁留念 1978.2.27”。这是我下乡昭乌达草原春节探家路过开鲁时留下的倩影,也是我两年草原生活唯一的一次拍照。我还记得,那个相馆很小,叫“开鲁工农兵照相馆”,在临街的一侧,它的周围还有邮局、商店、信用社和招待所,那是一座七十年代典型的县城格局。那个时侯,照相是十分难的,不用说大队,就是公社也没有一个照相馆,甚至没有一架照相机。几次盟里和旗里的记者来到公社、大队采访,都是拍一些热火朝天的大干景象,照一些捧书读报的学习场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偶尔拍几张近影,也是以“三突出”为中心,以“高大全”为重点,陪衬者兴高彩烈,倍感荣幸。至于为何拍照,什么时候见报,谁也不去问,谁也不去想,当然更无照片寄回。不过总还是有一种激动,有一种企盼,更有一种荣耀。因为那毕竟是一种纪实,一种经历,也更具有一种意义。劳动间歇,茶余饭后,不仅多了一个话题,更多了一片笑声。就是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战友聚会聊起那个时候,想起那些场面,也仍然是戏语连篇,笑声不断,也仍然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这张照片是我青春之舟的港湾,是我人生之旅的小站,它溢满了幻想,溢满了追求,也溢满了怅然和眷恋。那段逝去的岁月,那段难忘的记忆,像南方竹一样摇曳,像牵牛花一样绽放,时不时牵动我的心扉,时不时散发出沁人的清香。 岁月如烟,人生如歌,最难忘的是记忆,最珍惜的也是记忆。这张老照片,永远微笑在我的影集中,微笑在我的生活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