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有言“教不严,师之惰。”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者,谁能离开老师的启蒙教育呢?在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学生“尊师”,老师“爱生”,人们传诵着许多“尊师爱生”的佳话。可以肯定地说,为人师者,没有不爱惜自己的学生的。但是,究竟怎么个“爱”法?倒是很有讲究的,笔者曾耳闻这样一个“爱生”事例。
某班级教室的墙皮脱落了,只好找房产部门来维修,正当工人师傅抹完墙灰,从教室往出走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老师对学生说着这样的话:“你们都看到了吧?你们以后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也就像他似的干一辈子活……”听了老师对学生说的话语,这名工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本来想转回身去抢白她几句,又一想,算了吧,自己又能说什么呢?
一般地说,为了增强授课效果,不时地在课堂上运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对学生晓之以理,也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就眼前这件事来说,老师的用意对学生来说,也是好的,想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希望自己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遗憾的是,由于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道理本身就站不住脚,所以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老师的这番话,从表面上看,是爱学生;可就实质上说,是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引向了邪路。因为她这样现身说法,起码有两个方面的弊端:一是失去了人民教师对一名工人应有的尊重;二是给学生造成这样一种印象:除非上大学,无其他路可走。往深层次思考,似乎还包容着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味道。
过去我们常说,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话尽管老了一点儿,但却是合情入理的。事实上,学生们将来的职业选择不可能整齐划一,能涌现出来类似科学家那样的高端人才那当然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还得从事平凡的工作,只要在工作中做出了贡献,一样是可以受到人们尊重的。
《吕氏春秋》上说:“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这话是切中肯綮,非常深刻的。我们的人民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可不也考虑一下这个因素呢?不然的话,即使你的用意再好,也难免会达到“道是有情却无情”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