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落日余晖 于 2017-9-16 16:46 编辑
看见建凡上传的知青小组全体成员聚会照片,心中徒然泛起阵阵漪涟。细细地回想起下放的这一段历程,依旧是温润绵暖与丝丝隐痛的交织。如建凡所述52年前的9月11日(1965年),恰是农历八月十六。我们这群城市的细伢仔、细妹子享受完在城市的最后一顿中秋鸭,与父母家人分享了中秋月饼后,第二天便辞别亲友踏上了务农之路。怀旧情怀掀起波涛往往会在飞舞的浪花中呈现。一朵洁白的浪花,隐现出当年岩塘桠知青小组的全体成员 : 社会青年伍文荟、张建华、霸气憨厚的杨圣伟、秀气内向的赵忠炎、爱唱爱跳的彭世英、娇气的余光全、多愁善感的唐玉珍、还有刚从学校初中毕业的我------郑兆军。虽说人不多,但是对这个家庭来说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真的是吃起饭来一大桌,问起姓来各姓各。对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我们,如何当好新时期的新农民,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自力更生、安家落户扎根农村这实在是太勉为其难了。好在当时还有城镇知青领导办的关心和指导,这样我们才逐渐让小组走上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完成了我们由一个学生蜕变成一个社会青年的历程。
毛主席的一句话就点燃了我们迤逦的梦想,最让我们动心的是那句: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那里是大有作为的 ! "直抵青年心灵的话。
往事不堪回首,历史不可忘却。想起这一路走过来的日子,尤如梦幻一般。当年我们这些意气风发的小青年转瞬就成风烛残年的垂垂老者。八人中伍文荟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张建华也因鼻癌离我们而去 [size=23.8095px]。时过境迁后,我们依旧用整个生命来维护我们的这段往事,我们依旧用爱来铭记我们的这段往事,我们依旧用喜悦和骄傲来谈论我们的这段往事。 因为我们经历了历史上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事,因为我们体验了历史上任何人都没有体验过的情和爱。我们的一生无愧于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使命,我们是新中国的一代知青人。 坎坷人生, 亦痛快。尽尝世间,多少苦。 少年时代,几多遥远。 岁月沧桑肩负载,行云流水飞花眼。仅留爱,撒遍在乡间,红颜展。 今朽矣,浑身软。回忆那,几声叹。下乡休回首,笑谈艰难。 老友悲欢茶酒饭,知青情谊冲霄汉。今朝里,相聚话衷肠,齐声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