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 于 2018-3-4 08:31 编辑
扯远了,还是回到火车站吧。 其实说了这么多,都是我自己小时的旧事,不会引起乡人共鸣。真正能使所有漯河人念念追怀的,是它那仁慈博大的厚德。那时候你无论坐车或不坐,有票或无有,候车室不分昼夜,尽可出入。为那些乞丐和流浪在外无家可归者提供了免费的庇护。特别是三九严寒的冬季,候车室里生着一座高大的生铁炉子,炉子有专人照顾,不使熄灭。为了不产生太多的烟尘,烧的是焦炭,炉口上窜跳着蓝莹莹的火焰,整个候车室里暖烘烘的。到了夜里,长椅上,地上,睡满了因为不同原因离开家乡的人。试想,在那些风雪呼啸滴水成冰的夜里,如果让他们流落街头,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我觉得这座经历过日曝雨淋,硝烟战火,王旗变换的车站,虽然外表破旧,但它内里依然坚固温馨,博爱无类,像一个浑身创伤,侠骨柔肠的男人,用他那宽厚的胸膛和粗壮的臂膊佑护着那些贫弱无靠的老残妇孺。 其实那时候不光是漯河,似乎天下所有的火车站都有着这样的一副慈悲心肠。我们都读过《梁生宝买稻种》,若无渭河平原上那个不知名的小站的庇护,这个年轻的农民,在那样一个春雨潇潇,寒风料峭的夜里,到何处去藏身呢?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9891E912-5C29-4381-BD6B-3C5B3E37A941/tmp/wps_save/ksohtml/wpsXXXXXX467.png 八十年代末的漯河车站 后来我们的国家起了大变化了。广袤的大地上,几亿人忽然南来北往,朝秦暮楚地骚动起来,它容不下人了,人也容不下它了。于是毫不念其旧功,一夜铲平,盖起来一座高大豁亮的两层候车大厅,大厅里安装着金属长椅和中央空调。可是你如果没有车票,是不得其门而入了。管你外面是烈日如火,还是朔风似剑,请你自寻方便吧。就算是你有票,进门时候也要先将行李放在x光下,毫发无遗的过一遭。若是高铁,还请您炸开膀子上下检验一周,无它,才在工作人员恨不得穿心透肺的眼光里,走过安检门。如果一旦仪器尖叫起来,他们立刻神色陡变,如临大敌,直到从你身上搜出一把指甲剪,予以没收,方少懈警情。等你进去刚刚坐定,扩音机里又好心的提醒您,照看好自己的行李和孩子,不要交给陌生人看管,不要喝陌生人的饮料,不要吸陌生人的香烟······于是你怀疑周围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怀疑你,我们就在这越来越不互不信任的眼光里候车,旅行,吃饭,交友,共事······ 这又岂止是一个火车站?率土皆然,曰:为了防范极少数坏人。我想问:既是极少数,又何必那么紧张?就把多数需要帮助的好人拒之门外?究竟我们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