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多余的人
改改出嫁以后不久,队里给知青盖的房子竣工了。柳絮她们搬进了新家。新家当然也没有天花板,也是裸露着横梁,椽子,杂木条和泥巴。天渐渐冷起来,早上,家里的水缸上面常常会结起一层薄薄的冰,用水瓢轻轻一砸,冰层破了,水才漾起来。渐渐地,冰面越来越厚,要用菜刀才能砸开。她们用牛粪把炕烧热了,屋子里还是冷得不能忍受。她们看到一些人家里有炉子烤火,就去找队长,也想买个炉子。
队长和会计正在生产队的办公室里忙着什么,听她们说要买炉子,队长说:"你们的安家费已经不多了。"说着,叫会计拿账本出来给她们看。她们从没见过账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数字,一点也看不明白。队长接着说:"剩下的钱买个炉子就两清了,以后有什么事你们自己解决吧,生产队是集体,钱是大家的,不能贴钱给你们办事。你们在队里分口粮就已经挤占大家的粮食了。"她们有一点震惊了,柳絮忍不住问:"我们挤占了大家的粮食?"队长说:"是啊,队里的地只能打那么多粮食。多了你们三个人就多分了三份口粮,你们知青的口粮标准又比我们高,等于增加了四、五口人。我们这里本来就是粮食少人口多,你们不是增加大家的负担是什么呢。"她们三个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张华接了一句:"那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吧。"队长看了她们一眼问:"你们登记买煤了?"柳絮有点不明白:"登记?买煤要登记啊?""要登记,队里按照登记的数量到煤矿拉煤,队里的拉煤车已经走了好几天了,你们先前没说,我们也不知道你们要在这里过冬,现在没办法解决了。"队长有点抱歉地说。
三个人告辞出来,心里都迷茫得很。她们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到这里来干革命的,怎么变成来抢别人饭碗了呢。在上海,吃国家供应的粮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到这里来吃了那么多苦,结果却是抢了别人碗里的粮食。柳絮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她似乎感觉到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跟革命前辈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两码事,她们不是在为人民谋幸福,为祖国做贡献,农村不需要她们,她们在农村只是别人的麻烦。
她们商量决定把炉子买下来。她们似乎有一种直觉说,还是把剩下的钱赶紧花掉比较稳妥。这个冬天她们只有回上海去。刘彩芳有点愤愤地说:"买煤的事也不告诉我们,他们是不是故意的。"张华说:"那不至于,他们没把我们当作一回事倒是真的。改改妈不是说过,我们迟早要走的吗。"刘彩芳说:"哼,托她的口福,我们要是能走啊倒好了,要是能回上海就更好,可惜没有这样的好事。"柳絮说:"还是想想怎么回上海吧,也不知道要多少路费。"柳絮和张华都只有从上海出来时家里给的十几块钱,一直没舍得花,只有刘彩芳出来时带的钱多一点,后来家里又给她寄过,三个人一共有将近80块钱,谁也不知道这80块钱够不够。张华说:"天津有我家的亲戚,钱不够的话,到了天津我去借点。"
她们三人出发了,坐长途汽车到了火车站,去售票窗口一问,到上海的火票票是二十多块一张,三张票还不到70块。三个人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她们实在没想到会这样便宜。她们到了北京下了火车,正好看到对面站台上的列车是去天津的,于是又上车到了天津,。下了车,她们跟一个穿铁路制服的人打听去上海的车在哪里,那人打量了一下她们说:"出站,到售票处签票。"她们不知道签票是什么意思,出了站,进了售票处,排队到了窗口,刘彩芳把票递进去说:"我们到上海。""一张三块六。""什么,还要钱啊,我们的票不是已经买到上海了吗?""那是慢车票。""那我们坐慢车吧,不着急。""那你们慢慢坐吧。"售票员显然已经非常不耐烦了,把她们的票使劲拍在窗口上,对后面喊:"下一个。"
刘彩芳立刻被后面那个买票的人挤了出来。柳絮和张华在边上虽然没听清刘彩芳跟售票员说什么,但听明白是要钱。她们赶紧问:"要什么钱啊?"刘彩芳说了情况,她们站在列车时刻表前研究了一番,觉得坐慢车是不行的,只有去加快。签了票,出站去买了几个大馒头填了饥饿的肚子。上了车,没有座位,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找到点地方,放下随身带的包,三个人互相倚靠着坐下,一路上睡一会儿聊一会儿。
到了上海,出了站,看到熟悉的高楼,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公共汽车,不知为什么,突然觉得有了隔膜。很久没有见到这熟悉的故乡了,马上就要见到久违的亲人了,她们应该高兴,应该有归属感,但是没有。就连想家想到常常哭的刘彩芳也不很兴奋,只是匆匆地坐上公共汽车回家了。
她们临时决定回家,没法通知家里。柳絮和张华走进家门的时候,柳妈妈和张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看到她俩时,惊喜得手足无措。柳妈妈大声说:"你们怎么回来了!"张妈妈也跟着说:"是啊,怎么回来了呢!"柳絮和张华都笑了,张华说:"怎么,不欢迎啊。"柳妈妈赶紧说:"没有没有,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了。你们洗一下,正好吃饭。"她俩草草洗了把脸,进屋吃饭。一路上只吃了几只冷馒头,早就饿坏了。吃完饭,她俩赶紧洗头换衣服,生怕家里人知道她们长虱子,生怕把虱子带回家。
柳絮和张华每天相约去买菜,然后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做家务是她们唯一可以效力的事情。走出火车站时感觉到的那种隔膜,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她们心里。出去不到一年,现在除了上海有她们的亲人以外,她们与上海的一切已经没有了关系。其实从她们迁出户口的那一刻起,她们就与上海没有了关系,只是那时她们没有意识到而已。现在她们实实在在感受着已经不是上海人的尴尬。没有粮票,没有布票,没有一切上海的票证。在上海跟在农村一样,她们是多余的人,是靠父母接济才能生活的人。其实从小到大何尝不是父母养育了她们,但是在下乡之前,她们认为让父母养着是理所当然的,而现在她们觉得自己已经成年了,离开家独立了,就应该能养活自己,不能再让父母养着,她们明明白白地感到不能自食其力的无奈。
弄堂里好多人都下了乡,高原去了东北,只有隔壁的兰兰没有走,她家出身好,她妈妈又没有工作单位,无论什么人到她家去动员,杜阿姨都一律不理睬,敲锣打鼓也好,喊口号也好,唱毛主席语录也好,只当没听到,只当和她没关系,反正就是不走,藏好了户口本,就是哪儿也不去。时间长了,来动员的人也没劲了,兰兰就在上海赖了下来。柳絮心里不免对她有一点鄙夷,觉悟这样低,这样怕吃苦的年轻人实在很少有。柳絮想,她叫父母养到什么时候呢。自己虽然也不能自食其力,但毕竟在努力,至少比兰兰有志气。
柳絮的父亲还在隔离审查,母亲有时候会去探望,柳絮没有跟母亲去过。下乡不到一年的时间,自己也并没有成为光荣的革命者,面对艰难的生活,她几乎已经没有了原先狂热的革命激情。在乡下,她比改改这样的妇女队长都差得很远,就是个干不了农活的不合格的人民公社社员,没有藐视父亲的资本。父亲毕竟还在极其危险的境况中做过地下工作,但是她觉得,无论如何,父亲都不能叛变啊。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叛徒太可恨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