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靖宇知青 于 2019-1-4 18:44 编辑
《感恩》
管大爷一家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贫农,家里有两个女儿,二女儿金荣比我小两岁,人很精明漂亮,管大爷很宠爱这个小女儿。也是因为管大爷家是两个女儿,没有男孩子,所以和他们家来往不用避嫌。管大娘纯朴善良,待人和气不生是非,家里的大小事儿都是管大爷说了算。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管大爷说就把这里当你的家,你和金荣拜干姊妹吧,我当时很感动也没有多想就一口答应下来。在这之后和金荣妹一家相处的更好了,我也感觉到又有了家的依托。
可没过多久出事了!生产队党支书找我谈话,问起拜干姊妹的事,说这是旧风俗,追问搞没搞结拜仪式,他态度表情很严肃的,我当时真有些紧张,也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不承认。我跟支书说没有什么结拜的事,只是相处的很好。支书说他要进一步调查,让我好好想想。
能不害怕吗!不知道调查完是啥结果,也不敢去管大爷家了。好在没过几天管大爷笑着对我说:"没事了,以后跟谁也别提结拜的事,你今晚来家里吃饭",终于一块石头落地了。我想应该是有人相助说了好话,因为拜干姊妹确有其事,大家都知道的,怎么就这样平息了呢?!尽管不知道是谁,在这里说一声谢谢你!现在回想起来庆幸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平安无事。
在农村近两年里,我感恩金荣妹一家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每逢做好吃的都要叫我过去,出工干活午饭时,管大爷经常多带个咸鸭蛋悄悄的塞给我。有一次我病了,管大娘做了好吃的送来。有病时感情是脆弱的,我当时也是强忍眼泪没有流下来。
最难忘的是1971年在农村和贫下中农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除夕夜我去了金荣妹家,我们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那晚户团支书民兵执勤查夜查到这,正好赶上吃饺子,管大爷热情的让他坐下吃点儿,他没吃几个就急忙走了,户里其他同学怎么过的除夕夜,吃没吃上饺子也记不住了。下半夜和金荣出去滚冰一宿没睡觉,初一早上金荣妹带我去她亲戚和邻居家拜年,就这样忙忙碌碌的没有机会让我想家。
过了初三我带金荣妹和户同学一起回到通化,管大爷说他这一辈子没坐过火车,让金荣妹出去见识见识。见到金荣妹我妈妈非常高兴,并为我家三姐妹和金荣每人做了一件花袄罩。
在通期间我带金荣妹去看电影逛商店,还去浴池洗了澡,金荣妹不习惯城里的马路,走在街上不小心就会崴脚。
这是下乡后第一次回家,一年啊!我们有时可能会忘记了想家,可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挂念,难以想象是怎样的煎熬。这次回来家以后,妈妈知道了我和金妹一家的情况也放心多了,不那么牵挂了。
在招工临行前去和金荣妹一家告别,看得出他们也是依依不舍。回城后和金荣妹经常书信往来,76年我结婚时她用平信寄来20元钱,收到时信封已有折损,里面10张2元的钱都是很旧的,看到后很心酸,这是多长时间积攒起来的呀!20元钱在当年真是大礼了,何怳还是来自山区农村。
如今管大爷和大娘都不在了,金荣妹也搬迁到靖宇县城,有了自己的家和儿子,衷心的祝福妺妹一家幸福安康!姐妹情缘天长地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