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豫西南山行散记(三)

[复制链接]

712

主题

739

帖子

27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6: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卜桂仁 于 2020-10-11 06:23 编辑

豫西南山行散记(三)

10

   一路前行,远山的轮廓逐渐地清晰起来。“快了,快了”渝生一面注视着前方,一面和我们说话。“到底是个什么去处?”我没有来过这一带,所以有些茫然。“那是一处大的水库。啊,去了你就知道啦!”渝生还是不愿意说透。“我建议到那里下车好好观赏一下。”
   说话间,一片辽阔的水域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里是陆浑水库,”渝生说。“景色不错,下去看看吧!”说着,车子沿着公路边斜坡,开进了一所绿荫浓郁的大院子。迎面一座非常华丽的三层建筑,高高的水磨石台阶上摆放着一盆盆缤纷艳丽花朵,几个穿着同样衣裙的年轻姑娘进进出出。这里虽然说不上荒无人烟,毕竟是山野偏僻所在,这豪华庭院是个什么地方?乍觉有些好奇。看了门头装潢的鎏金大字,才知原是库区的一处宾馆。径直来到第二道铁门,穿着保安制服的门卫以为我们是前来投宿的客人,便开门放行了。渝生就把汽车停在宾馆正面一处宽阔的停车坪上。
宾馆建在湖边一片高地上,这高地沿着岸线,伸向水域之中,形成一个小小的半岛。以主楼为中心,临水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和回廊,可供留住的游客们登高望远,一览库区的湖光山色。

11

   这里是水的世界,由于下游大坝截流,形成了极为壮阔的万倾水域,“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看去浩瀚无涯,完全象是一个天然巨泊,不见半点人工痕迹。不知是山岚还是水气的作用,对岸山峰景物全都隐没在朦胧的薄雾之中,湖面更加显得空阔。那天没有风浪,但见波纹摇曳,粼光闪烁,湖水澹澹,一切都象溶入了这沧浪世界的安谧与祥和之中。
   时值多云天气,阳光不甚强烈,偶尔透出云层,辉洒在远处水面上,就象点燃着一团团耀眼的银色焰火。因为不是旅游旺季,到此观光的客人稀少,几只游艇孤零零地在空阔的湖水中来回游弋,艇尾螺旋桨在水面上拉出一道道浅浅的浪花,很快又归于平静。偶而一只只水禽掠过水面,翱翔在那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寥廓水天之间。
   沿着两行垂柳间一段崎岖的石径,我们登上了一座高丘,凭栏远眺,心胸豁然。紫雾朦胧的天穹下,波光水影一直延伸到视觉的尽头,那水天相接的一线。
   一时间,许多传世的古人名句涌上心头。无论是“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景色,还是“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骛与落霞齐飞”的旷古绝对。太湖的烟水浩淼,东湖的碧波万倾,用在这里,好象都不觉过分。搜肠刮肚想即兴写上几句,无奈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处遣词造句,只得叹息作罢。
   走过小桥,顺阶梯下了堤埂,在水边寻得一块洁净的大石头坐了下来,这里是湖区伸向岸边的一个浅湾,湖水显得更加清澈平缓。透过水中楼台和垂柳的倒影,我仔细地品味岸边那碧波清涟的情趣。水草间,石苔下,一条条小鱼摇头摆尾地钻来钻去,游的是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时向水面吐出一个个小小的气泡。水是天地间的灵气所化。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生命的繁衍。特别是在江河污染严重的今天,一汪清濯的原绿,有时真可以使人重新认识那生命的本来。
   渝生和小陈走过来了,我仍然沉缅在远处的山光水影中,不断地引发着奇异的遐想。我想那湖区的深处,一定会有大片的苇荡,在那芦荡的深处,一定是野禽们绝好的家园。它们会成群结队地栖息,或而在天水之间惬意地遨游,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它们的本分。
   我想那沿湖的港汊,一定会有渔家群居的船屋,黄昏时分,收网归来,在悠扬的渔歌和晚笛声中,渔家船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和渔家姑娘美丽的倩姿,一定是这水上群落最动人的诗篇。
   我想象着那浩月当空的晴朗之夜,皎洁的月色和深邃的星光交晖相映在平明如镜的湖面之上,在“浮光跃金,静影沉壁”般的梦幻世界中,领略那“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人生超越。
   “走吧!”渝生催促了,“我们前面还要赶路呢!”我依依不舍地上了岸,不时地回望着那片浩瀚的湖水。
   我们上了车,往南开出很远,公路一侧,仍然是渺无边际的湖区。湖区的深处,果然有绿影摇曳的苇丛,也有三五成群的归舟。远处一队叫不出名的水禽,伸着优雅的脖颈,在水面上悠闲地游弋着。一幅水乡泽国的秀美图卷,好象刚刚在我心灵的窗口缓缓展开,却要如此仓促地舍她而去,心里未免有些不足。

12

   继续逶迤南行,进入大山的怀抱,两侧山体削得象悬崖般的陡峭,山头的丛树隐约可见。下面是用石块砌成的护坡,看上去有点象古代战争中威武矗立的城垣,车窗两边的视野全遮挡住了。原本宽阔的公路这时宛若穿行在一道神秘的峡谷里。
   接连穿过七八座深邃的隧道后,从隧道的长度测算,我们已经置身在大山腹地之中。然而洞外的天地却是峰回路转,豁然明朗,望中崭崖峥嵘的群峰时远时近,山麓环抱中是一片漫长而平阔的川谷。
   一条和公路相同走向的河流,带着大山特有的激情和清纯,从前方的山坳里淙淙而来,这是豫西有名的伊河。伊河源出栾川伏牛山北麓,流经嵩县、伊川,在偃师杨村附近和洛水汇合后改称伊洛河,至巩义入黄。我们这次的行程,实际上是沿伊水溯源而上。
   山坳以外,河床逐渐展阔,河床里堆满了横七竖八地大小石块,湍急的河水冲击着这些石块,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可怜这些石块经过长年累月地冲刷,早已失去了当年所向披靡的锐气,磨去了进取的棱角,成为四面净八面光的圆滑卵石。清澈的河水,顺着地势的起伏,时而随河床跌落,形成一段小小的瀑布,时而从几块巨大的卵石缝隙间滑过,分成几道涓涓细流,一会儿又本能地会合到了一起。
   虽说是进入山区,举目都是山的踪影。大山脚下,公路两边的河谷地却是一望绿野平畴,纵横交错的田间道路和沿路栽种的树木把平整的大片原田分割成一块块整齐规矩的方形,使人想起了历史书上对春秋战国时代井田风貌的描绘。庄稼地里即将成熟的玉米孕育着金黄色的丰穗,在早秋的暖风中微微摆动着笨重的身躯,期待着农人收获季节的到来。公路两侧,绿荫丛里,一处处屋舍俨然的村庄和人声喧闹的乡镇匆匆闪过,只有那波浪起伏的山脉和曲曲弯弯的河流伴着我们蜿蜒而上。
   在一条道路的分路口,渝生放慢了车速,回头征询地问我们:“一直走就是县城,这边转弯是去重渡沟,怎么走?”“去重渡沟吧!”我和小陈几乎是同声说。

13

   渝生掉转车头,驶向通往重渡沟的岔路。走了约四五里,村庄、田园在这里都匿了行迹,迎面而来是的一座接一座的山峰,峰峦中间依然是一条时而宽阔时而狭长的谷地和那潺湲不息的伊水,不同的是越往上行,河面愈狭而水流愈湍。
   我们的车子开始在山峰一侧辟出的山路上行驶。山路行车有着它独特的惊险之处,使过往的车辆司机们不能不经常捏着把汗。公路沿着陡峭的山腰,仰看是不见峰巅的崇岭,俯视是不知根底的深渊。一会儿一个急转弯,前面的道路有时竟完全不能看见,所以车速绝对不能快。渝生虽然有着多年的驾车经验,这时候也格外谨慎。一路不停地鸣笛,以及早提醒迎面来的同行,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贴近山体的迂回路段,更加令人心惊胆战。山崖壁立,怪石峥嵘,巨大的岩石带着深深的皴裂,探出崖头,就象在头顶上悬着,山风吹动着石间的草木,那悬在头顶的岩石看上去似乎还有些摇曳。这一阵刚下过雨,山体滑坡对公路和车辆都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我们经常看到路边有些大大小小的石块,那是从山头上滚落下来的冷石,如果不幸砸在什么地方,那么结果都将是一场悲剧。所以天气晴好的时候,养路工人们往往不怕危险,攀上山崖,用钢钎把一块块危石撬落,以保证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
   由于车辆稀少,道路尚觉空旷。大路上那种拥挤超车的混乱在这里很少遇见。除了少量交叉会车外,整个路段好象只有我们一辆车在行驶。这里山区植被极好,路面上绝少尘土,到处长着浓郁茂密的林木,一道道清涧从山石的夹缝中汩汩涌出,又掩没在苍翠的丛树之中。山风夹带着绿叶的清爽,流泉的湿润,吹在身上,还真有点觉得冷飕飕的。
   驶出险峻的山道,前面又是一望平阔的河谷盆地。虽然四周还笼罩着大山铁一般的身影,毕竟给行人一种如释重负的放松。渝生这时来了兴致,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着他曾去过的重渡沟美妙景观,以及在那里游览、住宿的相关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0-10-11 07:59:17 | 只看该作者
陆浑水库视野鲜,
鬼斧神工叹自然,
穿山过谷多险峻,
走过山道盆地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6 14:50 , Processed in 1.1388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