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人,这是一句真话。人对无我的追求是一个过程,少年时代在苦难中的立志,其后一个甲子的奋斗,就是没有时间考虑自己。 滨城大雪,接到远方飞鸿,一包书,没有寄者的名姓,我想起了唐朝高适的两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像我们做地区文化联盟桂林的唐总,千里迢迢赶到大连,素昧平生,请我为桂林的文化旅游做策划,阜新总工会的王主席,大雪天开车到大连,这些都是顺势而为。邮寄来的一套书,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就品鉴《在于美》,它的思想和我不谋而和。 十几年前,在山东一次中国企业文化峰会上,我对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会长耿兆林教授的《企业美学》做过品鉴;这两年疫情期间,我主编了系列丛书《真精神》,我采访了中国各地的知名企业,在第二卷上我以对话的形式写了《为中国企业文化理念奠基》,整个都是我的思想。正逢其时,有此机运,《在于美》的序《美学带来人的意义价值的实现》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新平教授,他是一位艺术家,艺术是一种国际符号,超越了政治、国度、语言。《后记》作者北京汉缘阁陈海华,他是在知识是生产力的时代,对生命超越的玩家,游于艺的大家,这就是他的《生命的高光时刻》。 作者强调审美的觉醒,他指出:“个人审美意识的觉醒,构成个人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一极。”审美需要启蒙,我到过好多城市,观览城市雕塑,很多不敢恭维,几根铁管子,加上用塑料做的胖娃娃,居然吸引很多青年在此留影拍照,在日本、韩国就没有这种现象,因为整个日本的民族基因吸收了汉唐那种审美意识。《符号美学》中强调“人是一种悬在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的生物,文化就是这个网。”网就是大连接,价值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心与心的连接。《移植、嫁接和拿来主义》中:“企业不直接生产文化,但文化对企业影响是巨大 的,因为它影响了员工的审美,员工的审美影响了企业审美,从而影响了产品和顾客的审美。 我对美的理解,美是一种现象背后的秩序。几十年来,中国考古的几大现场,我常常是第一时间赶到,我还记得那次在贺兰山面对巨大的黑色岩石,我在它面前静坐,从早晨太阳升起到新月衔山,我在冥想,我在和远古进行细细交流。它是一个巨大的符号,日月星辰,百兽率舞。人有三只眼,第三只眼就是心灵之光。恰巧,江苏黑松林刘鹏凯董事长寄来他的新版《心力管理》,我为之品鉴,他的“心力管理”就是心灵之光,就是美。
(作者钟祥斌系地区文化联盟理事长、北德智库首席专家、北德书院院长、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