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春天里出发:褶皱中的铭文

[复制链接]

1388

主题

421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6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12:2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春天里出发:褶皱中的铭文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16/wps6.jpg
那个春天,是命运的界碑,冰冷地楔入时间的序列。三月的风,裹挟着铁灰色的时代气压,将我——一个尚带着书页余温与理想雏形的生命胚芽——不由分说地推搡进群峰嶙峋而苍凉的怀抱。剥开这“出发”地理位移的浅表,其内核,赫然是一场浩大而喑哑的精神流放。青春,这团被宏大叙事煽动得过于炽烈的火焰,被粗暴地摁进群山粗粝、幽深的褶皱。所谓“栖息”,实则是灵魂被连根拔起后赤裸的放逐:在莽莽林海的森然与峭壁亘古的缄默里,一个城市滋育的、脆弱的认知体系,被迫与大地深处原始、坚硬的生命法则,进行一场彻骨疼痛、全然不对等的对话。
幽谷深处,栀子花兀自吐纳着清冽的素白。那芬芳,是贫瘠岁月里一道细弱而近乎残忍的光束。它固执地确证着“美”的在场,却又如此刺目地映照出身陷现实的“苦”与“涩”——那浸透骨髓的疲惫,那啮噬脏腑的迷茫。仰首,理想确如云絮,悬浮于高远的碧空,散发着令人晕眩的自由与意义的许诺。然而,山间的云雾,浓稠如铅,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障壁,更是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历史帷幔!沉降,窒息——年轻头脑中刚刚抽芽的、试图独立思考的微弱火苗,转瞬湮灭。思想在粘滞的雾霭中沉浮、溺毙,宛如折翼的飞鸟,在现实这庞大而结构森严的迷宫里,不仅迷失了方向,更被褫夺了对天空本身的最后想象。
乡愁,便在认知的泥沼与肉身的重轭下,悄然结晶为一种尖锐的疼痛。它附着在每一次投向山峦之外的目光,那目光带着穿透岩壁的徒劳渴望,投向地图上那个被命名为“家”的坐标——一个关于文明秩序与精神庇护所的最后蜃影。而就在这绝望的凝望里,记忆的深潭轰然炸裂!一声“铛——!”的巨响,如青铜巨杵,狠狠砸碎山野的死寂。出工的钟声!这铁与铜冰冷媾和诞生的无情律令,曾是每个黎明刺穿残梦、精准绞紧筋肉的钢索。此刻,它在时间幽深的甬道里反复撞击,回声清晰得如同骨裂。这钟声,早已被历史本身的重量锻造成一枚滚烫的烙印——一个特殊年代里,集体意志对个体生命进行精密锻造与无情规训的冰冷徽记。它永恒地嵌在一代人精神的琥珀深处,成为解读自身被塑造、被消耗命运的核心密码,冰冷,且灼人。
沉重的扦担,以尖利的楔角,深深契入肩胛的骨肉。此刻,才在彻骨的钝痛中彻悟:那锐锋刺穿的,何止是柴草的纤维?它分明挑起了一个时代倾轧在个体脊梁之上、那庞大而虚无的“历史”本身!每一步在山道上的踉跄跋涉,都是肉身充当着最原始的测量仪,以血与汗的刻度,丈量着意识形态描绘的“广阔天地”蓝图与现实生存那逼仄、坚硬如铁的地基之间,那道深不见底的、无法弥合的裂隙。在那些长满锯齿般锋利茅草的山坡上,我们曾无数次弯腰,近乎匍匐地寻觅。寻觅什么?是教科书里精心编织的乌托邦图景投射的蜃影?抑或在宏大叙事轰鸣中被碾碎、被刻意抹除的“自我”残片?那点微末的、被称作“梦想”的星火,在现实的罡风中飘摇、明灭,被无情的茅草叶反复割裂,渗出细密的、混合着绝望与不甘的血珠,无声地渗入脚下这片吸吮了太多青春汁液的贫瘠大地——这近乎集体无意识的、悲壮的自我献祭,其内在的荒谬性及其所蕴含的、近乎神性的坚韧,在彼时那混沌的认知里,何曾浮现过清晰的轮廓?
尤其记得,那条从熹微晨光挣扎至沉沉暮色、背负着沉重课桌攀爬的“十八拐”。蜿蜒如蛇的路径,在眼前铺陈开它沉默而狞厉的史诗。它早已僭越了物理的山路。它是一代人被命运强行拗折的脊椎,是精神在重压下扭曲、变形烙下的深刻皱褶,是认知在血与泥中艰难爬行的轨迹图。
每一个陡峭的拐点,都是一次精神的淬火与认知的崩裂:从被激情裹挟的盲从,到初尝荒谬的剧痛与困惑;从离乡背井的刻骨愁苦,到生存本能催生出的、岩石般的沉默坚韧;从被灌输的、悬浮于云端的理想轰然坍塌,到最终在泥土的腥咸与汗水的苦涩中,用颤抖的双手,重新捡拾、拼凑起关于生命最微小、最粗粝、也最不容置疑的尊严与价值——那深埋于苦难冻土之下,如远古地火般不曾熄灭的、微弱却足以灼穿黑暗的原始生命力。
行走其上,每一步,都踏在自身历史的骨殖之上,发出沉闷的回响。这绝非温情的回眸,更非廉价的致敬。这是一次迟来的、带着手术刀般冷冽锋刃的认知性返场。它是一次残酷的解剖:剖开时代强加的丰碑,暴露出个体被碾轧的、血淋淋的真实;更是一次在精神废墟上的考古发掘:确认我们是谁——那些被特定历史模具反复锻打、扭曲变形的灵魂;确认我们如何被塑造——在集体熔炉的烈焰与个体挣扎的撕扯中成形;确认我们最终在认知的灰烬里,用残存的意志与不灭的生命本能,重新锚定了什么——那属于人本身的、无法被彻底褫夺的、在至暗深渊中依然能感知并趋向微光的顽强存在。
2010.3 于办公室

陈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 08:47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