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常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街村隆重举行纪念毛主席逝世37周年活动(图)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21#
发表于 2013-10-23 16:59:00 | 只看该作者

在查阅地方志有关知青资料的时候,常常看到大量有关农业的资料记载。

新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是以土地改革为发端的。由于打破了旧的腐朽的封建生产关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的发挥,正是因此,新中国的艰难起步以及抗美援朝战争都得以稳步进行,这个时候对于农业发展的要求起点并不高,能够维持和巩固国家政权就不错了。

当时的中国农业也不是全都是“单干”,有不少地方组织了“互助组”(老解放区在1946年就开展了互助组运动),并以互助组的生产成就显示了集体生产的好处,所以得到很多农民的响应和参与逐步推广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还形成了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形式。

龙行先生说,到高级合作社阶段“停一下”,可能会更好?确实如此。不过我以为还是初级社时候“停一下”更好。

因为初级社吸收农民户大约在50%左右,还有回旋的余地,到了高级社则高达96%,已经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再到人民公社,除了个别“地富反坏右”分子,几乎100%都入社了。

从初级社到人民公社,这中间的时间很短,只有四五年,到1958年全国农业就基本上实现了“集体化”。

那个时候,由于党的威信很高,农民对党的号召也热情高涨,这是农业集体化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但也随之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民的思想意识对集体化生产的不适应,所以毛泽东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现在看来,摸索经验是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是成熟以后上马好,还是趁热打铁匆忙上马好?我感到还是不能“一刀切”,还是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为好。即使“小岗村”模式,也应该这样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43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047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70
23#
发表于 2013-10-24 00: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常看在2013-10-23 17:55:00的发言:

 

“小岗模式成为大多数地方使用模式,应该说也有它一定的必然性吧?”

 

必然性来自全球私有化,80年代老妖婆撒切尔和戏子里根代表大财阀向公有制国家高歌猛进。

 

说到小岗模式的必然性,应该承认小岗村在分田单干前多年未交公粮,完全靠国家救济维持生活,确实是集体化不成功的一个例子。但是如果把小岗村的例子作为否定集体化道路的依据,就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国家救济小岗村的粮食是从哪里来得呢?是进口的,还是中国自己生产的?如果是自己生产的,显然就说明当时交公粮的集体化农民比靠国家救济的集体化农民要多的多,小岗村的例子就是个别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意义。

 

小岗模式,作为个案来说,可以是集体化不成功的例子。但是分田到户以后几十年,小岗村的事实,可以说是单干成功的例子吗?众所周知,为了维持这个单干的“典型”,政府不但给小岗村经济上的支持,还要给于干部承包的支持,沈浩就是个累死在小岗村国家派遣干部的例子。也亏了即使是单干,小岗村也是个案,否则国家如何提供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每一个实行单干的农民。本人孤陋寡闻,倒是没有听说国家给华西村,南街村等等坚持集体化的农民什麽样的支持,有知道的同学不防扫扫盲,先谢了。

 

74年总理在四届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超额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五年也将胜利完成。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粮食增产一点四倍,棉花增产四点七倍。在我们这样一个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私有制,吃饭问题一直没有能够解决。老祖宗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特别是能够吃饱饭,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麽。新中国成立后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通过同学们说的存在着许多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集体化政策,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决了这个天大的吃饭问题。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在实践中纠正错误,充分发挥集体化的优势,又会是一种什麽样子呢?会像现在这样,不进口转基因粮食,就解决不了粮食短缺问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24#
发表于 2013-10-24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吴为在2013-10-24 0:19:00的发言:

 

说到小岗模式的必然性,应该承认小岗村在分田单干前多年未交公粮,完全靠国家救济维持生活,确实是集体化不成功的一个例子。但是如果把小岗村的例子作为否定集体化道路的依据,就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国家救济小岗村的粮食是从哪里来得呢?是进口的,还是中国自己生产的?如果是自己生产的,显然就说明当时交公粮的集体化农民比靠国家救济的集体化农民要多的多,小岗村的例子就是个别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意义。

 

小岗模式,作为个案来说,可以是集体化不成功的例子。但是分田到户以后几十年,小岗村的事实,可以说是单干成功的例子吗?众所周知,为了维持这个单干的“典型”,政府不但给小岗村经济上的支持,还要给于干部承包的支持,沈浩就是个累死在小岗村国家派遣干部的例子。也亏了即使是单干,小岗村也是个案,否则国家如何提供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每一个实行单干的农民。本人孤陋寡闻,倒是没有听说国家给华西村,南街村等等坚持集体化的农民什麽样的支持,有知道的同学不防扫扫盲,先谢了。

 

74年总理在四届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超额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五年也将胜利完成。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粮食增产一点四倍,棉花增产四点七倍。在我们这样一个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私有制,吃饭问题一直没有能够解决。老祖宗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特别是能够吃饱饭,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麽。新中国成立后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通过同学们说的存在着许多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集体化政策,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决了这个天大的吃饭问题。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在实践中纠正错误,充分发挥集体化的优势,又会是一种什麽样子呢?会像现在这样,不进口转基因粮食,就解决不了粮食短缺问题吗?

吴为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小岗村”模式到底如何,是不是治理中国农业问题的“良方”,也需要实践检验才能知道。

但是,小岗村搞了多少年了?到底是“成功”的模式,还是失败是模式?到现在也没有人给出一个结论,这个模式就这样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地挂在那里,不知道是国家“养着”的一个典型,还是作为地方上的一个“样板”供着,总之是没有看到它的实绩,反而听说到不少负面消息。

小岗村模式的意义在哪里?我认为,并不在它有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现实作用,也不在它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指示性意义,它的意义仅仅是在农民“活不下去的情况下”,自发地搞起“单干”承包,“冒死”按手印,各寻活路。

小岗村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似乎是因为“集体化”道路走不通,所以才重走单干路。但我到今天也没有搞明白,小岗村的“集体化”道路为什么走不通?难道走单干化道路就走得通?

现在想来,小岗村其实是随改革开放冒出来的一个“奇葩”,正好可以利用来否定人民公社,否定集体化道路,所以七吹八吹地搞出一个“联产承包”制,以为是发展中国农业的“奇方妙药”。

而且,为了使农业发展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央年年搞“1号文件”,可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农业问题始终提不上去,而中央大力扶持的“小岗村模式”却一点“标杆”作用也没有。既然没有作用,还提它干什么?其实这个时候的小岗村所能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一个“文物”的作用,一个“纪念”的作用,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70
25#
发表于 2013-10-24 22:5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二黑在2013-10-24 9:49:00的发言:

 

现在想来,小岗村其实是随改革开放冒出来的一个“奇葩”,正好可以利用来否定人民公社,否定集体化道路,所以七吹八吹地搞出一个“联产承包”制,以为是发展中国农业的“奇方妙药”。

 

二黑老兄说的对极了。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角度来说,大寨和小岗村这两个典型,或者说模式,都会以它们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作为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典型例子载入史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主题

1661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51
26#
发表于 2013-10-25 00:29: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43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047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8:12: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70
28#
发表于 2013-10-26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再说岳飞 


卢麒元 (2013-10-25 15:16:4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05fd90102epbl.html

 

笔者曾经著文《赵构为什么杀岳飞》,提出了与史家不同的观点。可惜,迫于话题敏感,只能是欲言又止。岳飞之敏感,当然非只最近这三十几年,已经整整敏感了八百七十年了。八百七十年来,可曾有一部《岳飞传》说清楚岳飞的冤案?八百七十年来,可曾有一位史家讲将明白岳飞的死因?当然没有,也不会有,根本就不可能有!因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绝无勇气说出历史的真相!

为什么?

大宋自建国起,始终面临严重的外部威胁,安民、富国、强兵本应是治国之根本。宋朝并不缺乏德才兼备的能臣良将,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岳飞的复土均田,均是安民、富国、强兵的良策。然而,历史就是这样不可思义,长城未被外敌攻破,唯有自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抑制了财阀的土地兼并,遭到统治集团激烈地反对,以致於终归失败。新政和变法的失败,似乎尚在情理之中。但是,岳飞的复土均田,是将敌占区的土地分给士兵和农民,并未直接剥夺本土财阀的经济利益,何以竟惨遭统治集团集体杀戮?历史的现实是,制度变革比再分配更加无法被统治集团容忍。虽然,均田制没有直接剥夺本土财阀的利益;可是。均田制破坏了本土财阀土地兼并的制度性安排。进一步说,岳飞动摇了大宋财阀政治和财阀经济的制度基础。统治集团当然无法容忍,杀岳飞根本就是朝中共识,所以罪名莫须有!如果,大家无法理解大宋皇帝的内心世界;那么,你们不妨看看蒋介石对毛泽东的态度。当日寇占据东北和华北之时,蒋介石根本就无意抵抗,他要倾举国之力收拾毛泽东。

岳飞很像毛泽东。他的复土均田就如同解放区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岳飞的北伐无疑实现了对敌占区农民的彻底解放。解放区的人民热爱岳飞,国统区的人民向往岳飞,敌占区的人民期盼岳飞,岳飞已然成为了人民的大救星。如果,理解岳飞仍有困难,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毛泽东来理解岳飞。蒋介石为什么恨毛泽东?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什么恨毛泽东?要知道,土地是中国财阀的命根子,一部《中国土地法大纲》足以革掉财阀们的命。没有了财阀,蒋介石们如何做军阀?不做军阀,哪里会有家天下?子孙们如何富贵?所以,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要取毛泽东的人头。还好,毛泽东超越了忠君的心理束缚,他当然不会听命于蒋介石。否则,毛泽东肯定比岳飞的命运更悲惨,等不到完成土改(如同岳飞无法完成北伐),就被蒋介石残害于雨花台了。

自宋、元、明、清、民国,永恒的主题就是土地兼并,统治集团最怕的就是均田。所以,岳飞的历史就被文人们篡改得面目全非。是的,必须篡改岳飞,岳飞极端忠君,同时岳飞真诚地爱民。在大宋,忠君可,爱民则不可。因为,爱民,则意味着阶级背叛。均田,使得岳飞站到了人民的一边,岳飞公然背叛了整个利益集团,这就埋下了日后的杀身之祸。此外,由于岳飞宁死不反,也确实不合后世革命者的胃口,即便是主张土改的革命者也不喜欢岳飞。至于改革开放,是倒退的新政,是逆向的变法,其核心理念是新一轮的土地兼并。所以,改革者极度不喜欢毛泽东,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不喜欢岳飞了。最麻烦的是,岳飞近乎完人,他还是领导干部的一面照妖镜。岳飞的为人和品行令人叹为观止,他廉洁奉公,全家均穿粗布衣衫,他与士卒同饭,与士卒同住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他的财产只有三千贯(约合二千多两银),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岳飞从来不取一文,全数分给将士;他严以律子,厚以待人,儿子冲锋在前,封赏在后;他令出如山,赏罚分明;他从不纵女色,图安逸;他事母至孝,卫国报家;他文才横溢,儒将风范;他武艺高强,武略非凡;他身先士卒,行若明镜;他廉洁避功、直言不讳、治军严明、战功卓著……。他的好实在是太多了,他浓缩了中华民族几乎所有的传统美德。宣传这样的好同志,就等于掌其他领导干部的脸,能不遭到大家集体反对吗?能不引起秦桧等高级领导干部的刻骨仇恨吗?

当然,人民无比地热爱岳飞。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人民,向往、期盼、感激岳飞。偶尔,非常非常的偶尔,碰到一两个圣明的皇上,需要岳飞的忠诚勇武,需要岳飞来抵抗外辱,也会用廉价的封号褒奖岳飞。然而,人民说到底是群众,明君可遇不可求。岳飞含冤、受辱、屈死八百七十年,真的获得平反昭雪了吗?恐怕没有!如果有的话,均田制早就变成社会保障制度了;如果有的话,秦桧的子孙们就不敢叫嚣城镇化了。八百七十年了,多数时间里,岳飞是含冤、受辱、屈死的。因为,多数时间里,秦桧们说了算,他们会不断地进行土地兼并的。读不懂历史,能读懂现实吗?土地兼并的现代语言是私有化和市场化,均田制的现代诠释就是社会主义再分配。于今,均田制已经被定性为僵化的老路,搞均田制的岳飞会被污名为孽,谁若不服就是余孽。中国人有文化,坏被称为奸,妖才被称为孽。事实上,几百年来,在官方评价中,岳飞是比不上秦桧的!

历史从未完结,历史总是要进步的,毛泽东就代表了历史的进步。毛泽东吸取了岳飞的教训,他将忠于人民置于忠君之上。毛泽东用两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一句,为人民服务;第二句,造反有理。第一句话是说给统治者听的;第二句话是说给人民听的。正因为如此,赵构和秦桧的子孙们怕极了毛泽东,他们甚至不敢听到毛泽东的名字。是的,土地兼并(私有化和市场化)可以继续搞下去,但再想让自耕农沦为农奴就困难了(所谓的城镇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可以有限地妥协,但绝不会永远地跪下去。中国的老百姓热爱岳飞,中国的老百姓更加热爱毛泽东。

岳飞的话题太敏感了,谁也不想翻看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之所以再说岳飞,是因为秦桧们实在是太疯狂了。至于赵构,不说也罢,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赵构为什么杀岳飞》。好在,人民开始觉悟了;毕竟,历史是人民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43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047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16 04:38 , Processed in 1.3104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