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重阳劲草 于 2016-4-23 10:22 编辑
“一年一度春风笑,又到艳阳杨花飘......”当年插队陕北,已有47载,从北京站开出的绿色列车,已驶过人生万重山!......但那一刻的场景、声浪,永世定格在时代魂魄!...... 插队离京那一刻
重阳劲草
1969年2月6日,是我们插队离京的日子,永世难忘!那一天,不仅是我们走向人生社会的启始,也因那天的场景和感受强烈震撼了我的心灵,烙下深深印痕,定格魂魄……!
清晨7时许,我和妹妹冯志伟从家动身时,母亲依恋伤感而无奈,以后才听说:我俩走后母亲望着屋门许久,半晌才讲:“听见门外电车驶过,把儿女和我的心一块带走了……!”
到了学校朝阳刚升起,初中的小学生已夹道列起欢送队伍,一进校门,我们胸前就被戴上大红花,热闹的场面中竟误把送行我妹妹的邻居女孩,也戴上大红花,簇拥着登上大轿车,令她惊异不已!
我即将启运的行李箱上,竟插上了一根精心修剪的木棍,旁贴一条:“听说你去陕北,那儿山里有狼,带上这根梢棒,以备防身上路吧!”听已罢官多时打扫校园的曹立珊校长讲:她亲见,是两位初一男孩送的……。晨光中,我感到双眼模糊湿润了!……
登上大轿车一瞬,送行的师生都举起了手中的红花,校园成了初春的花坛,这也许是日后十三中成为“北京市花园式校园”的前兆吧。队列中,我发现了那位在我征兵落选后,安慰鼓励我去延安插队,新开始定要卯足劲干的军代表,他神情凝重,右手没有花朵,而是举向帽檐眉间,像是敬礼!……
来到北京站广场,已聚集了上千人,熙攘的人流中竟看到了几位穿当年“海军灰”“陆军绿”,持木枪,背背包的行者,真像即将奔赴前方!我和妹妹走向站台,送行的亲人已在等候,我看到了刚从天津机场“五七干校”请假赶来的爸爸和二姐。妹妹舍不得走,依偎老爸跟前叙谈,这令我想起一段“插曲”:原本我没想带妹妹插队,可当时她已厌烦了周围的派斗,执意缠着要跟哥哥去延安,我抱着试试看的念头一问工宣队,没想到同意,并讲:兄妹俩也有个照应,就报了名。临行前两天,她又哭着要过完春节再走,“开玩笑!”户口都迁了,怎能变更?倔强的妹妹接受了现实!现在反正真要走了,由她说个够吧。于是我就去找同行同班同学胡国成、张小建、张涤尘、陶家平、方元平,谈笑间,正逢小建的妈妈。这位慈善的母亲看我跑得满头冒汗,当即就送来一条崭新的毛巾,我不好意思要,张妈妈嗔怪说:“快拿上,擦擦汗!路上有用,到了农村干活过日子都用得上!”
上车铃响起,我和妹妹急跑上车厢。在同学都和自己的亲朋好友握手、相拥时,我俩却找不上自己的父亲,妹妹焦急得眼眶盈泪……。多年后,我深深反思:当年我们还有亲人相送,而那些文革受冲击的家庭,不少父母远在他乡,或关牛棚,或在改造,或亲人已逝,举目茫茫,面临此景,他们如何感受?心弦如何鸣响?!这人类罕见的大迁徙中,各人经历不同,但良知感受应是相同的!诚然,我们的插队行动在某种层面上,续写了前辈当年奔赴延安,青年运动的新篇章,但那天地间的人生磨砺,情感身心的洗礼,却是艰辛无比,刻骨铭心的!正如中国古人所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却又正如马克思所言:“最先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钦佩的!……”
终于,开车铃声骤响,汽笛轰鸣,时光仿佛凝固一刻,全车也在震颤!妹妹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那痛哭我从未见过,惊呆了!几乎同时,全车厢,整列车,站台广场都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尖叫、哭号;那场面,那声浪,那挤在车窗口的泪脸、笑脸;那随着列车涌动的人流、声波,强烈冲击着我,令我热血灌顶,目瞪口呆!有生以来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场面!在这光影声涛间,我不知何时也感染泪流!
车已开出北京站很远,窗外已不见城市踪影,山川依依,悲声渐息,可妹妹仍在抽泣,同行的女生都来相劝,同班的男生也来安慰,令我尤为感动!毕竟妹妹才16岁啊,在那动乱不安,又缺乏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决意延安,远行千里,已属不易!我拿出张妈妈送的新毛巾,帮妹妹擦去泪痕,见物思情——瞬间又想起了北京的母亲,离去的亲人……!故乡的亲人们“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吧,妈妈!再见吧,京城的父老乡亲!
车过丰台,车厢内已恢复了欢乐,广播中飘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乐曲;相邻车厢有人拉起手风琴,吹起竹笛,邻座打起扑克。车窗外,朝阳灿灿,初春还寒,我们的“西行漫纪”目的地——陕北保安,远在前方……!
如今,47年的人生车程已过万重山,但插队离京那一刻的惊心动魄的场景,那排山倒海撕心裂肺的呼喊,那电击石火雷鸣轰顶般的感受,却永世定格在时代魂魄的画页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