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88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岩三访生命动力吴志清

[复制链接]

19

主题

47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17:2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贺岩三访生命动力吴志清上


我是从贺岩那儿听到吴志清这个名字的,贺岩近年近七旬,常以"一日下乡,终身知青”自诩,深居在他所作赋立碑、牌坊题词的南麓书院(重庆二外校)旁,他孜孜不倦的在那里花开无声,芳香自溢地撰写知青故事,默默的收集整理着材料,他说,要组织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人一起写一部重庆知青史。
有读者以为吴志清是贺岩小说《凡尘天歌》中某人物的原型,遂引起贺岩三访吴志清,并留下不少笔记:
贺岩一访吴志清有王登木同行,由陶有碧领路。
终于到了吴志清家,推开门,一股难闻的恶臭迎面扑来,我下意识地用手捂住鼻子,又赶快放下。昏暗潮湿的小屋里,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展开的铺盖里面似乎藏着点什么东西。一双无力的手臂和一颗瘦小的脑袋慢慢从被盖里伸了出来,气若游丝地吐出几个字:“你们、来了,坐。”
他就是吴志清,皮包骨头,枯瘦如柴,毛发蓬乱,气息奄奄。
“下车了!你这家伙还真会享福,上车就睡。”王登木把我摇醒。
原来是南柯一梦。回想起梦中的情景,我告诫自己,等会儿无论看到什么,一定不能流露出半点异样,不能往别人伤口上撒盐;一边还搜肠刮肚,准备同情的词语和安慰的话。
陶有碧领我们走进一栋新大楼,按下电钮。我有些意外:“不是说他家很困难吗?还住得起电梯房?”“他家的老房子修朝天门大桥时拆了,这是国家补偿的安置房,刚搬过来几天。”陶有碧说
“欢迎!欢迎!”吴志清招呼,声音清晰而洪亮。
依躺床上的吴志清剃去了发须,一张脸光滑发亮,黑黑的眼珠流动神采,戴着眼镜,左眼下一颗比豌豆大的痣,突出了男人的刚毅,他看上去像一位学者,像个有故事的人,握手时,一股潜力直透我的手臂。
眼前这个生机盎然的人,是传说中多年瘫痪的吴志清吗?不由感叹:“你太让我吃惊了!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不行了,整个身子都不听使唤了,只有这两只手和头还能动一动。”吴志清下意识地拉上滑在胸部的毛巾被,好像想掩盖住什么东西。
寒暄之后,我直奔主题:“能讲讲出事后的情况吗?我只是道听途说,你是当事人,最有发言权。”
“那天搭车,是辆解放牌,我坐的司机台,叶连喜开的车,旁边还有皮清明,出事的时候我正在打瞌睡,皮清明一声大叫:‘遭了!’把我惊醒。还没回过神来,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人就昏了过去。
“我醒过来,发现卡车是斜立在一棵大柏树的树干上。叶连喜和皮清明已经爬出司机台站在地下了。我看了看身上,没发现有伤,也想爬出去。一用劲,啷个身体不听使唤了呢?我咬紧牙关再一使劲,一阵剧痛传遍全身,我眼睛一黑,耳朵里哄哄乱响,接着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再次醒来,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
也许是因为时间久远,吴志清的声音很平静,好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听不出我预想的伤感。当初创作《凡尘天歌》采访事故现场的见证者,听他们讲抢救过程,可有点紧张:
一辆解放牌卡车,车头向上,车厢在下,斜立在一棵大柏树的树干上。柏树的下面是悬崖,悬崖的下面就是滚滚南江河。
匆忙找来木梯,叶连喜掌护,皮清明爬梯。
“把梯子掌稳点,滚下去老子就报销了!”
“屁话多,快看看,人啷个样了?”
“鼻子还有气,只是昏过去了。”
“看看伤到哪儿了?”
“找不到哪里有伤。”
“不管这么多,先把人弄下来!”
“一个人弄不动,那边再上去一个!”
“动作轻点,小心车子翻下去。”
“医院诊断的结果是什么?”我把思绪拉回现实。
“撞击性骨折,脊椎骨断了。”
“嘿,这就怪了:司机台三个人,他们两个屁事没得,就你一个人遭了?”王登木奇怪。
“这怨不得别人。出事的时候他们两个是醒着的,见事不对,身体机制自然加强了防范,所以没受伤;而我在打瞌睡,身体毫无防范,产生的撞击力就更大,啷个不遭嘛。”吴志清像个旁观者那样分析。
“知道这个诊断结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我小心地问,并做好听一段痛苦回忆的准备。
“当时我才十八岁,不晓得这些利害,根本没把它当回事。同病房的都是知青,有的是枪伤,有的是刀伤,还有被手榴弹炸伤的。大家吃住不愁,有说有笑,还相互用自己和别人的伤痛来打趣。我各人难过啥子?还不是跟着大家一起说笑。”
病房里,知青造反团头头李嘉陵拄着双拐来到吴志清床前,拐杖敲打着床沿,用“椒盐普通话”叫道:“起来了,起来了!鸡都叫了,还不起床!不就一点伤吗?看看本司令,屁股上被钻了个眼,照样出操。立正!”话音未落,腿一软,滑坐在楼板上。病房里哄堂大笑……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遭都遭了,难过也没用;反正自己还年轻,这个伤就慢慢养吧!”吴志清说。
“后来你怎么又回到重庆了?”
“林场一撤销,哪个生产队会要我?没法安置,又不能老住在医院里,县知青安置办公室就动员我回重庆。我想,自己这个样子了,留在南江能干什么呢?回就回吧。就这样,安办把我送到广元,给我买了火车票,我就回来了。”
“安办没有给你个说法?也没有什么补助?”
“屁个说法!还想补助?人都是我和我老公送到家的,我们原来一个林场,耍得好。”与吴志清一块下乡的陶有碧想起往事,忿忿不平,“好好的一个人送到南江,回来是一个废人了!”
“这也不能怪南江,他们也不愿得。”
“你呀,就是个猪脑壳!是我就要赖到不走。你倒是充了英雄,你们一家人就苦了,特别是你妈,累得人都变了形!”陶有碧就像在指责自己的弟弟。
“我们家的情况有点特殊。”吴志清的声音沉重起来,“母亲刚生下最小的妹妹,父亲就走了。家里剩三个妹妹和母亲,我回去后一共五个人。一间又矮又潮的小平房,十几平米,铺了三张床,人在里面打转身都艰难。妈妈先天性残疾,是个扫地的临时工,每个月二十多元工资。我是残废,每月有五元钱的补助,我们全家就靠这点钱维持生活。”
“四十多年了,你的伤有点好转吗?”我把话题又拉了回来。
“哪里还好得起来?只有一天比一天更严重的。当时的医疗水平是医不好的。就算能医好,也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回到重庆就基本上放弃了医治,大不了买点消炎片、止痛粉,再抓点草草药。”
“那不等于判了无期徒刑?”
“判死缓也只得随它去。现在我的两条腿就剩下两根骨头和两张皮了。年轻时上身还可以转动,现在动不了了。连屁股上的肉都没有了,就剩一张皮。”
“你把毯子揭开给他们看看就晓得了,造孽得很!”陶有碧伸手要揭毛巾被。吴志清赶快用手压紧:“有啥子看的?不看。”
毛巾被平展展地盖在床上,不用揭开也可以想象出下面藏着什么,就让它去维护主人的尊严吧,我放弃了自己的好奇心。
“现在全身除了两只手和一个头以外,其它部位都不听使唤了。身上就像捆了个大麻袋,拖不动也甩不掉。翻身要人帮忙,吃饭要人递在手上,屙屎屙尿都要人伺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废人!”吴志清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悲哀。
“在床上睡了四十多年,好多人早就拿过去了,你还能保持现在这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算很不错的了。”王登木说。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些人不是想享这种福吗?”陶有碧像在和谁吵架。
“这样的福还是少享为好。我还是想能做的事都自己做,尽量少麻烦家里的人,大家还要找钱吃饭,总不能一天到晚把我守到。白天的多数时间都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吃的喝的用的都放在我的手够得着的地方。别的问题还好办,水火无情,屎尿胀死人,说来就来,不听招呼的。没得办法,我只好自己处理。”
吴志清用右手努力把不听使唤的下半身撑起来,一寸,又一寸。左手拿起便器慢慢地往身体下面送。右手开始不停地颤抖,左手没有配合到位,便器一滑,翻倒在床上,臭气在屋子里蔓延开来……
“过去背一百多斤走几十里山路,屁事没得。现在连个屎盆子都端不了,真是无用!”吴志清摇摇头,往事不堪回首。
“你能坚持四十多年,双手还可以做事,算是很不错的了!”我安慰道。
“他呀,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啥子都充英雄,也不给别人说。你们不晓得,他伤口痛起来的时候,那个样子才叫惨哟!”陶有碧数落说。
吴志清躺在床上,两手紧抓住床沿,身体不停地颤抖。他咬紧牙关,脖子不时地抽搐,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滚,枕头都打湿了一大片。身体越抖越厉害,双手越抓越紧,汗珠越滚越快,他终于撑不住了,牙关一松,发出一声惨叫……
“这就怪了:你的下半身不是失去知觉了吗?啷个还会痛呢?”王登木有点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7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17:28:30 | 只看该作者
贺岩上房屋知青中
“失去知觉只是运动神经方面的问题,它还是身体的一部分,其它功能还在。只要伤口一发炎,疼痛就往骨头里钻,就像钉子在往骨头里钉。实在忍不住了,就大声喊叫,来分散注意力。我的喊声一定很恐怖,经常引起左邻右舍的抗议。叫喊都不顶用了,就只有吃止痛片了。”

“那么,痛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你——有没有出现过一了百了的念头?”我字斟句酌地选择用词。

“你是说自杀吧!”吴志清比我坦然多了。

“大概就是那个意思。”

“那不是想没想的问题,我是真的在鬼门关前走过好几次的人了。”

吴志清躺在床上睡觉,两个小鬼走到他跟前,一把将他从床上提了起来。

“还躺着干啥子?你的时辰到了,跟我们走!”小鬼甲吆喝道。

“吼啥子?本大爷脚有伤,走不动。有本事就把我抬到阎王殿去!”吴志清瞌睡被吵醒,心中鬼火直冒。

“这家伙火气还不小。把他绑了,让他尝尝地狱十八层的滋味!”小鬼甲抖开铁链,要往吴志清脖子上套。

“十八层算个球!老子是知青,十九层都去逛过!”

小鬼乙:“等一等!这小子阳气逼人,我们是不是找错了对象?”

小鬼甲翻开阎王簿:“没错,吴志清,是这小子。”

小鬼乙:“再看看,阳寿是多少?”

小鬼甲:“完了、完了,阎王爷一定是喝醉了酒,朱笔随便挽了几个圈,看不清是写的多少年。”

小鬼乙:“这下麻烦了!”

小鬼甲:“那我们抓、还是不抓?”

小鬼乙:“还抓个头呀!万一抓错了,你来给他平反昭雪?走,走,走!”

“你呀,真的成了鬼见愁了!”我忍不住笑起来。

吴志清没笑,一本正经地说:“我也知道,就我这种情况,阎王老爷随时都可以把命拿走。该走就走,反正每个人都会有那一天。但是我必须跟着队伍走,不掉队,也不插队,该活一天就活一天。只是没想到,我们林场的同学都走了四五个了,我这个早就该死的反而还活着。”

“阎王老爷不喜欢你,有啥子法呢?”王登木说。

“对我来说,死是非常轻松的事,一把刀、一个电灯头,轻而易举就办到了。活就艰难多了。”

“活倒是活着,就是比死了还惨,不信叫他把毯子揭开看,脚趾头都遭耗子啃了几个!”陶有碧继续“揭发”。

“真的呀?”这次连我都忍不住惊奇了。

吴志清用手紧紧压住毛巾被,生怕真的被揭开:“身体不争气,耗子虫虫都可以欺负你。我们家原来是平房,又矮又小、又黑又潮,蚂蚁、偷油婆、耗子多得起串串。屋里人多的时候还稍好点,我一个人的时候,又不能动,它们看久了,也不当我是个活人了。床上成了它们的运动场,想跑就跑,想跳就跳,高兴了,还爬到脸上来摸一下。你费力把它们赶走,一会儿又来了。时间一久,筋疲力尽,只得由它们去了。

“哪晓得这些家伙得寸进尺,居然把我当做它们的点心了!有一次我睡着了,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脚板上动来动去,很不舒服。我揭开毯子一看,一只大耗子正在啃我的脚趾头!弄得床上都是血,因为下肢没有知觉,我竟然一点也不知道……”

我手中的笔在微微发抖,有些记不下去了,可是吴志清的神情依然平静,语调自然,连一声叹息都没有。难道他真的麻木了?不单是身体,连心都麻木了,麻木得不知什么叫痛苦?

大概是有些累了,吴志清点上一支香烟:“对不起!吸烟有害健康。可是我这种情况,烟是不能不吸的。以前饭都吃不饱,烟都不能少。现在就更不用说了,一天一包。”

“讲了这么久,喝口水吧。”我递上茶杯。

“不用,几十年我都不喝水,吃东西的原则是多吸收,少排泄。”

“哦!”我抱歉地收回茶杯。

“其实对我来说,伤痛还不是最可怕的,再痛它也有个回数,不会天天都发作。最难受的是每天都必须面对的孤独和寂寞。”吴志清幽幽地吐出一口烟,声调变得沉重起来,“白天家里经常只有我一个人,我的世界就只有这不到二十平米的空间,看不见太阳,也看不见星星月亮;看不见山坡牛羊,也看不见花草树木;看不见城市街道,也看不见人来人往。偶尔听见窗外传来孩子们的欢笑,我的心就会揪得发痛:这些原本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对我都成了不可得的奢侈。

“我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动不能动,说不能说,睡又睡不着,睁大眼睛望着这狭小阴暗的空间。为了打发时间,夏天我就数帐子眼,冬天就数房顶上的瓦片。几十年下来,房顶上有多少匹瓦,其中哪几匹是破的,我都了如指掌。无聊的时候,连那些平常令人讨厌的小虫虫,也成了为我排忧解烦的伙伴。”

一只蟑螂爬上床来,对着一动不动的吴志清探头探脑地侦查一番,终于确定眼前这个“东西”不会有危险,就放心大胆地把脚踏上了吴志清的脸。脸部肌肉自然地抽动了一下。蟑螂触电似地闪开,但没跑走多远,又好奇地回头观看:“噫,没什么动静嘛。”于是回转身来,再次爬到吴志清胸前。为了保险起见,蟑螂这次把目标转向那只露出的手臂。果然,这条光滑而有弹性的运动场舒服极了,可以在上面任意地奔跑扑腾。吴志清憋住气,一动不动,目光跟着蟑螂来回奔跑,脸上泛起一丝快意。

墙壁爬过一只不知名的小虫,吴志清用目光跟随着它。小虫停了下来,吴志清用手指向它,和它逗乐。小虫遇到了障碍,吴志清饶有兴趣地帮它指点行进路线,吹着口哨为它加油。直到小虫离开了他的视野,他才颓然闭上疲倦的眼睛。

为了尝试孤独和寂寞的滋味,我曾经独自一人往新疆的大戈壁深处走,一直走到四面看不见任何物体,天和地接在了一起,像个巨大的锅盖把我罩在里面。孤独无援,没有任何活动的痕迹,连风都没有。死一般的静寂紧紧地逼压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感觉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我即将被挤压成齑粉。

但是与吴志清相比,我所感受过的难受滋味不及他的百分之一。我的身体是健全的,我的眼前还有阳光,我只是短暂地困在里面,随时可以走出孤独和寂寞。而吴志清独自在床上毫无希望地瘫痪了四十六年!这漫长的孤独,足以动摇多少英雄的决心,足以磨灭多少豪杰的意志?他,一个普通的知青是怎样挺过来的?这需要多么超凡的意志和健全的神经啊!难道他真的是什么特殊材料做成的?抑或得到了某个神仙的指点?

“可是,长达几十年的孤独却没有把你压垮,我从你的脸上读不出沉重的伤感,更不用说绝望了。这几十年的光阴你是怎样走过来的?”我忍不住发问。

“不是说,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吗?老天爷给我关闭了一道门,就必然会替我打开另一扇窗。”吴志清的声音洪亮起来,手势也增加进来。

我猛然觉悟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原以为躺在床上,与世隔绝了几十年的吴志清即便没有半痴半呆,也应该是思路不清、反应迟钝、语言含混。可是在这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他表现得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语言流畅,这已经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没想到他竟然还谈起哲学来了!我必须正襟危坐,重新审视眼前这个躺在床上的“病人”。

吴志清显然没有注意到我的表情,继续自己的讲话:“老天爷取消了我身体行动的自由,但又给了我健康人难以得到的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得到的就是比生命和爱情更可贵的自由。”语调中没有半点调侃的意思。

“第一,我拥有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我想睡就睡、想醒就醒,不怕堵车、不担心迟到,没人考勤、也没人查岗。反正有的是时间,想听收音机就听收音机,想看书就看书。几十年下来,我还真看了不少的书。这就是我的书架,伸手就可以拿到书。”

他拿开放在床上的衣物,靠墙一面装有两排木板,上面堆放着几十本书。有杂志、有小说,也有历史、军事、政治方面的读物。当然少不了知青题材的书籍,包括刚出版的《重庆知青》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7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17:30:50 | 只看该作者
   贺岩三访吴志清下      “你读过哪些书?”

“我读书不加选择,也没有选择的余地,抓到什么就看什么。究竟看过哪些书,我也记不全了,记得的有——”吴志清背出了一长串书名和作者名,除了中外文学名著和名作家,还有黑格尔、康德、马克思、卡耐基、海林尔、《道德经》、《圣经》、《古兰经》、《第三帝国兴亡史》,甚至还有凯恩斯的《政治经济学》、弗洛伊德的《梦的释义》、霍金的《时间论》……

我目瞪口呆:那一长串书名人名中,我这个自诩合格的读书人也有不少是陌生的!

“你从哪儿找来这些书?”我试探着问。

“我有个朋友在厂阅览室上班,我就托他给我借书。他本身又不爱看书,问我喜欢看啥子书,报个名来。我看都没看,知道啥子书名?就说,你选厚的书拿就是了。于是他就一书包一书包地给我背来,再一书包一书包地背回去。”

“这些书你都读得懂?”

“读得懂多少算多少。我又不参加考试,也没人来检查,老天爷给了我这么多时间,不看白不看。”

白天,吴志清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晚上,家里乱哄哄的,吴志清旁若无人地看得津津有味,身边放的饭菜都凉了。

累了,他放下书,揉揉眼睛,又捧起枕边的书。

伤痛又犯了,他不再叫喊,而是大声地朗读:“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吴志清的鬓角出现了白发,带上了眼镜,依然捧着一本厚厚的书。

我知道了:是书籍填补了他精神的空虚,是知识医治了他的伤痛,他不但走出了孤独和寂寞,还具有了和我平等对话的能力。他不是一个弱者,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可怜和同情。

“书读多了,我又得到了第二个自由,思想的自由。我身体躺在床上,思想却可以自由飞翔,上天入地,神游万里;古今中外,精骛八荒。想到哪里就去哪里,想找谁聊天他就来了。谁的话我都可听可不听,谁的主张我都可信可不信,绝不违心,绝不仰人鼻息。那种心灵自由的美妙,不是语言能表达出来的!如果兴趣来了,我还可以和未来人、外星人对话……”

吴志清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从9.11说到利比亚,从转基因说到互联网……我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静听他恣意汪洋,好像被时间封存了几十年的人不是他而是我。

“可惜呀,可惜!”我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自由飞翔,把他拖回现实。

“可惜什么?”

“你现在拥有的知识和认识能力已经远远超过许多大学生,又有深刻的生命体验,如果你能用来做点什么,比如说,像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那样写点什么、说点什么,你现在的境况就大不同了。”

“我也曾经有过一些想法,比如去拿个函授大学的文凭,应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转念一想,我要那张纸来干啥子?它就能证明我的价值吗?我读书是为了快乐、为了充实,如果为了那张纸,按考试大纲去读书,岂不是把快乐变成了痛苦?值得吗?至于说点写点什么,一是自己没有这个水平,二是我愿意写的不能发表,不愿意写的又何必去动笔呢?”

“你不愿意拿文凭,还是可以做点其它的。”王登木说,“像参加残运会那些,去拿块金牌,就是去学点唱歌什么的也行。有你这样的忘命精神,肯定学个舅子像个舅子,比躺在床上强。”

“说实话,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是从内心反感那些残疾运动员和演员,明明身体有缺陷,许多事做不到,偏偏要像好人一样去拼命,去挑战什么生命极限。这哪里是在锻炼身体,表现生命力的顽强?纯属是在摧残身体!至于用口作画,缺脚少胳膊的上舞台,更是对艺术的亵渎,说穿了就是用自己的病残去博得别人的同情和可怜。我的观点是凡事都应顺其自然,不行就不行,我干行的事不就得了吗?你看我,每天就动动上肢,练练运气,不也活了几十年了?”

“看来你已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大彻大悟了!”我由衷地感叹。

“大彻大悟说不上,只不过旁观者清,远离凡尘,心静而已。”

从吴志清家出来,我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敬意。四十六年,一万六千多个日日夜夜,他竟能忍受着伤痛和孤独熬过来了,不!不是熬,是挺着胸膛走过来了。这其中的意义已经不是“坚强”一词可以概括的。坚强只是一种痛苦的支撑,而吴志清在对厄运和痛苦建立起坚固防线的同时,还积蓄起了足够的反击力量,让自己掌握了这场长期搏斗的主动权,连阎王爷都得对他礼让三分。

然而,吴志清顽强的生命力的确令人敬佩,但是他这样顽强活下去,究竟有什么意义?难道就是为了获得他自己所说的“自由”吗?完善自我固然重要,但是,完善了的自我如果不能为他人所用、为社会所有,这样的完善又有什么意义?而且,这种单纯的自我完善就能让他坚持四十多年吗?不,吴志清身上一定还有我没发现、没挖掘出来的东西!

“吴志清一直是和他母亲生活在一起吗?”我问陶有碧。

“哪里哟!这是他女儿的家,他和他妈一直都跟他女儿住在一起。”

“女儿?吴志清还有女儿?”我大惊加大喜,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果然还有名堂!

哦,对了吴志清爱上网,他的网名叫生命动力。




吴妈
接下来贺岩的笔记里面,还有二访吴志清、三访吴志清的内容,篇幅有点长,短篇故事说不完,这里把二访、三访笔记涉及的人与事做个简单白描,检干货说:

吴妈:吴志清的妈,前些年贺岩访吴家时已经90岁了,过去过得很苦,二十多块钱的工资,和吴志清每月5块钱的残疾补助不够一家五口人用,就去挑碎石,给别人洗衣服,带娃娃,尽管如此,依然不够用,一家人常常用油炒盐巴当菜就饭吃。

贺岩去看她,嘱咐老人要好好注意身体,她说她不会死,不能死,她还要照顾吴志清……但是,她还是在90岁出头后的2015年去世了。

圆圆:吴志清的养女,四十多天被吴妈抱回家时冲吴志清笑,吴妈和吴志清不顾家人与左邻右舍的反对,把四十多天的弃婴留在了家里,吴志清见她长个圆圆的小脸,就给她取个名字叫圆圆,当自己女儿一样养起来,养女须办户口,如果上在吴志清户口上,吴志清就不能算单身残疾人了,就领不到每月五元的残疾补助了,所以户口跟着吴志清妹妹走,圆圆就只能喊吴志清舅舅了。

贺岩访吴家那段时间,圆圆已经结婚了,她正忙着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去医院照顾吴妈,回到家照顾吴志清。

吴志清的父亲,吴志清的小妹刚出世,吴志清没满十岁的时候离家出走,跟一个女人私奔了,二十多年后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又回来了,回来了吴家经过争论还是收留了他,后来父亲病逝的时候,葬礼办得很风光。

陶有碧大姐,吴志清说:我们和陶有碧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就是在一个林场呆过一年多。四十多年来,有空就来看我,开始是他们夫妻俩,她老公死后就是她一个,每次来都不打空手,多少都要带点什么。我这边有点什么事,一个电话,她来得飞快。她就像是我们家里人,圆圆喊她干妈。




陶有碧大姐
陶大姐我不久前才认识,那是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一个会议,我在会议活动中,似乎没看见到陶大姐,中午吃午饭时,陶大姐不知怎样的冒出来挨着我坐,她可着劲给我夹菜,不停的说弟娃,多吃点,能吃就要多吃点……

看了贺岩笔记录几个人的事迹,我似乎弄明白了贺岩第一次见吴志清留下的疑惑,“他这样顽强活下去,究竟有什么意义?”吴志清忍受那般的痛苦和寂寞“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坚持他的生命“活着”本身,他活着就在体现生命能力,他活着就在顺其自然的传承并焕发修身、齐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光辉。

吴志清生命能力的光辉,感染了他的家人、他的朋友,感染了我,当然还会感染更多的人。

注:本文原创作者贺岩(网名一蓑客),憨憨仅在原创作品的前后部分作了缩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地板
发表于 2016-12-19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三访残疾老知青,
数十年来真打拼,
身边也有朋友帮,
感动大家一片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7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7 22:57:48 | 只看该作者
请 问版主,如何在门户页面找自己的文章,或者开设一个版面栏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6#
发表于 2017-1-8 07:39:31 | 只看该作者
那好像需要有专人进行相关操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7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0:13:54 | 只看该作者
政能量:所有释放并激活“人”的治理才是善治
2017-01-24 22:42:26栏目:评说公众的事 208 0 4
今天凤凰政能量发出评论文章《所有释放并激活“人”的治理才是善治》读起来觉得有点爽。

最近几天,网络信息披露川普的表现,他似乎颠覆了唯一超级大国一贯的做派,引起了全球的不安。

面对乱向纷呈的世界,有人说文明的冲突来临,有人大声呼吁人类需要文明对话,知名学者郑永年先生甚至判断世界性的首脑危机来临。

最近几天,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微信群的讨论也热闹非凡,有人说川普一意孤行前途难料,有人用川普30年前写的文章《交易的艺术》证明此人不容小看。更有智者用筷子为例,点拨开悟,令憨憨感叹:以筷子一双,动静相宜,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威武,斥信仰缺乏之荒谬,有理,有节,有道。令吾茅塞顿开:观现世,大中华,觅信仰,心惶惶,千里寻他千百度,却原来,早己显示在筷子中。(本博昨日发了记录)

是呀凤凰网政能量的文章说得好<释放并激活“人”的治理才是善治>,但憨憨似乎觉得这篇文章还有未达之意,憨憨干脆直接说,激活“人”并不需要激活人的肢体,让大家都去蹦蹦跳跳的学习大妈广场舞,真正需要激活的,是人的“思想”,以昨天微信群大家东拉西扯,扯到时事主题就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终于让憨憨开悟的事列为证,思想需要言论的交流与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上世纪80年代那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热潮,使国民经济从面临奔溃的边缘发展到了如今的GDPS世界第二,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方针和目标,创新从何而来,解放思想,如何解放思想,言论要自由,可是我们的官媒,那些掌握话语权的行政人员似乎不太理解“创新“的逻辑,老是破坏创新的基础环境“言论自由”,不信,你若有不同意见去传统媒体出版发表看看,就连网络这个为信息交流便捷应运而生的工具,也常常不让你敞开了说话。

好了,打住,还是转载政能量的文章。



2017年1月24日,凤凰网头版政能量评论文章     所有释放并激活“人”的治理才是善治

所有旨在释放并激活“人”的潜能的治理,才是真正的善治,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最大的希望在于人,人心有力量,我们的社会就有力量。

“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超过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才,这既是巨大数量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具有消费力的市场。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是‘人’,最大的动能同样也是‘人’。”1月20日下午,李克强总理与在华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时倡言人才战略。

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是“人”,最大的动能同样也是“人”。对于收拾行装回家过年的亿万民众而言,总理新年伊始的这一“金句”,不啻为壮行鼓劲的格言。昔者往矣,来年自将拼力而为。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神完气足的宇宙,都有着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有着实现自身、旁及族群的无限可能性。个体的努力与发扬蹈厉,以及由此汇聚起来的洪流,同样也是这个国家与这个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劲动力。而只有“真正完全摆脱迷信的重担和对过去的崇拜”,实现了人的现代化,中国本身才会真正拥有力量。

溯及历史,无论是士风浩荡、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还是家国一体、激扬凌厉的汉唐盛世,亦或是世纪初的现代化发轫,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均与人的解放、个体的释放息息相关。而无论是个别强健特出的生命个体,藉时趁势书写宏大的历史文本,还是人才以集团、群体的方式脱颖而出,合奏共鸣时代强音,莫不与政治清明、社会宽松相伴相生。

当下也是如此。伴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职业选择的自由乃至用人方式的灵活,中国人本身固有的力量与智慧得以获得极大释放,也因此造就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特别是,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成为一种激荡人心的力量,亿万民众不仅从中看到机遇,也捕捉到这些机遇,并期待着有更多自我实现的路径与机遇。

门已经打开,只能越开越大;坚冰已经融化,必将蔚成浩浩荡荡的民意潮流。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将会进而寻求好的价值以护佑自己的获得感并试图获得更多,诸如自由、平等、尊严、人权等等人类的共同价值,注定会在实现社会善治的同时,提升族群共同存在的意义。

当然,任何潮流都会有洄流。正如学人钟叔河所言,“现代性与传统的冲突,是近代文化思想史上最基本的事实。”如何看待这样的洄流,不仅考验民众的意志,也考验政府的智慧,并成为下一阶段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试金石。

以户籍而言,尽管各地均已基本放开户籍,户籍也不再成为社会管理的主要调节器,但在个别地方,甚至是一些特大城市,户籍仍具有无与伦比的刚性。孩子入学、部分行业准入乃至优质资源的分配等,还在以户籍为最后的压舱石。各种“漂”,各种“借”,各种“暂”,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恐慌心理,也使得社会不公有拉大趋势。

再以人才培养而言,现在的行政化、官本位的科研、教育和技术开发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产生。数学大师丘成桐曾说:“我发现美国大学的数学系基本上讨论的主要问题都是怎么提拔年轻人,而且提拔的都是很年轻的人。他们认为这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前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而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中,论资排辈,或者官学一体仍是常态。

前两年社会热议“蚁族”现象,其实,若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居住环境逼仄,倒还不算什么,关键在于,如果大学生“蚁族”这种物理的逼仄一旦内化为思想的紧张、窘迫乃至简陋,那必将从根本上断送一代青年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动。

还有总理提到的“巨量劳动力”中的农民工,尽管融入城市已成共识,新型城镇化也迫切需要大量农民工在城市落脚,然而现实的情况依然严峻。到目前为止,不要说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覆盖这一群体,数亿农民工的不少人甚至还在为讨要工钱在寒风中哀哀求告。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渴望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并在适合创新、便于发展的制度环境下,激发出全体社会成员产生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力量源泉,而国家也将在这些创想中、在个体的实现中,真正成为自信、强大、充满活力的大国。

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更加尊重科学家的知识、智慧和创造力,继续创造更加支持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

具体而言,各项政策规定都应该宽严相济,要以对历史、对时代、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落实到位。“宽”指的是宽松、宽容、宽厚,要想办法构筑一种促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使人便于参与、勇于试错,并尽最大可能多一些扶持与帮助。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完全可以先行先试,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而“严”则是要强调法律制度的刚性与严肃,决定了的事情一定要立言立行,不能让总理一再向各级政府喊话,更不能听任“政令出不了中南海”怪象一再发生。

尤其是,包括政改等各项现代化指向的改革要有目标、有时间表,扎实推进,有序实行,以切实推动中国制度环境的嬗变,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历史机遇。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根本动力来自改革开放。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所有旨在释放并激活“人”的潜能的治理,才是真正的善治,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潜力在于斯,动能也在于斯。中国最大的希望在于人,人心有力量,我们的社会就有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8#
发表于 2017-1-26 08:11:48 | 只看该作者
大势发展须多思,
激发潜能获大治,
思想解放太重要,
议论自由基础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9#
发表于 2017-1-26 08:13:40 | 只看该作者
大势发展须多思,
激发潜能获大治,
思想解放太重要,
议论自由基础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7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19:45:41 | 只看该作者
难以忘怀叶儿粑


一些记忆,离我们渐行渐远没人触碰,也许就不会重现,今天偶见网易人间征集“某种食物相关的故事”,猛然就想起了难以忘怀的叶儿粑,以及第一次品尝叶儿粑美味那些前前后后的事情来:

1991年的初夏,天空并不晴朗,80年代末那场风波卷起的迷雾未散,让人觉得空气依然沉闷,我们《奔向太阳》摄制组的几个小伙儿驻扎在成都准备去周边几个酒厂,绵阳长虹电视机厂等单位拉赞助。

晚上,去人民南路闲逛,见路边有舞厅霓虹闪亮,进了舞厅搭讪,认识了两位姑娘,她们是从乐山、绵阳来成都找工作的大学生蓉蓉和玲玲。正好,摄制组拉赞助靠“公关”,公关就缺姑娘,全是大小伙,酒席饭桌都不热闹,添两姑娘,效果就是不一样。
说实话,去长虹“公关”拉赞助我们是抱足了希望,做足了功课的。那时候“长虹电视机”广告铺天盖地,彩电品牌声誉真是气冲霄汉,名震华夏,我们得知长虹集团分管市场营销的老总是个气功迷,所以特邀了一位“气功大师”同行。

摄制组在绵阳住了下来,由绵阳市政府法制办主任牵线,为长虹集团分管市场营销的老总摆了一席,席间,我们大谈系列电视片《奔向太阳》的重要意义,说该电视片是第一部将东、西方法律文化进行发掘比较、记录叙述与评论集为一体的经典电视云云。又说本摄制组实力雄厚,由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某某出任总编撰,编委有法学教授某某等。席间,有气功大师谈弘法与聚气之关系,有姑娘敬酒打哈哈。让某老总觉得这一席,吃的十分满意,离别时叫我们等等,等几天听消息。

于是,留下一人手握剧组唯一的“大哥大”手机在绵阳等候消息,约定每天通话一次,其余人员赴乐山等川酒所在地继续游说“公关”。
扫兴的是从绵阳到德阳之间的公路要穿过一个乡镇,那天正逢这个乡镇的赶场天,我们驾车小心翼翼的行驶在熙熙攘攘的街面上,眼睁睁的看见一个人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装的是煤球,他直端端推着一车煤球往我们的车轱辘钻,我们下车见煤球撒了一地,推车人并未受伤,却伸手就喊赔钱,开口要赔1000元,我们与他讲理,立即又围来一圈人,拉扯推攘喊赔钱、赔钱!

蓉蓉见我们与一群人扭成一团,急得团团转,在旁边高喊不要动手,不许动手,玲玲眼睛尖,看见不远处有位警察跑过去把警察喊过来。警察见我们一行两辆车,有一辆是绵阳市政府的牌号,立即上前调解,调解结果是我们赔推车人100元。然后我们上车,与刚刚纠缠那群人分道扬镳。

车上蓉蓉和玲玲还在叽叽喳喳,说这位警察不公平,明明是他的独轮车来闯我们,为啥判我们赔100元,见多识广的“气功大师”说,丫头,就算拿钱买路罢,这叫“碰瓷”,如果不是市政府的车牌号我们100元走不脱,这位警察是当地人,说不定与“碰瓷”的混混是一伙的!我们请来的“气功大师”是个老江湖,他用刚才的经历展开了说,给两位刚出校门闯生活的姑娘上了第一堂惊险的“江湖课”。
被“碰瓷”这事,让我们在绵阳酒席上带来的一线希望与喜悦冲散了,大家都觉得郁闷。
所以,我就说既来乐山,当拜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到目的地安顿下来,就约定明天去拜大佛,冲冲晦气。

清晨,岷江河畔的乐山市,人们忙忙碌碌,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乐山城市小巧玲珑,环境优美,蓉蓉给我们带路先去吃早点,路边摊上四川小吃品种丰富,薄饼、串串儿、豆腐脑,小面,酸辣粉、包子油条之类早点小吃重庆也有,我们几个重庆崽儿并不稀罕,正在街上徘徊,有卖叶儿粑的手推车从在大街小巷中转出来。手推车上的蒸笼里热气腾腾,叶儿粑在重庆街头少见,我不知何物,问这是什么,看起来漂亮,闻起来也香。
“叶儿粑、叶儿粑”蓉蓉、玲玲两位当地姑娘争先恐后介绍:

叶儿粑是乐山一带的特产,用糯米面包馅,外裹新鲜绿色粑叶,置旺火蒸制。其色洁似乳,味道香醇可口,不沾盘、不沾筷、不沾牙,被称作三不沾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工序达到了六步以上,原料配方多达十多种。叶儿粑分甜的和咸的两种,甜的馅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大多在表面加了红糖,这样更好吃;咸的则是肉末加芽菜。叶儿粑携带方便,老少适宜,保存时间长,加热几分钟就可以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味绿色食品,为四川传统名小吃之一,当然,叶儿粑还是要数崇州的最正宗、最好吃。

几个重庆崽儿一人一碗豆腐脑,桌子中间一大盘叶儿粑,品尝起来,咬一口油而不腻的叶儿粑,喝一口麻辣鲜香的豆腐脑,那种滋味才叫爽,叶儿粑看上去,细腻光滑,咬一口,绵软细嫩,香甜润滑,濡糯适中,恨不能一个一个往嘴里塞。且慢,你不能大快朵颐饱口福,因为叶儿粑包有一层艾叶(或荷叶、柑橘叶)所以又叫艾糕,你必须动手剥去这张奉献了清香的原生态包装,方可入口。
几个年轻人在乐山边吃叶儿粑便海阔天空的从某领导在四川搞承包引发经济体制改革,“治天下,先治蜀”“天下乱、蜀先乱”的龙门阵,很有一番难以忘怀的滋味。
接下来摄制组行程匆匆,赶到绵竹剑南春酒厂、成都水井坊酒厂游说公关一番,一周有余,留守绵阳的小伙来了电话,说明天某老总向摄制组传达长虹集团领导层对赞助《奔向东方》电视剧的研究的结果。
于是,全体再返绵阳,静候集团领导接见。
长虹集团宣传部长传达了集团领导层的意见:法制片是好题材,但目前导向不清,导向不清呀,再看看,以后还有合作机会,保持联系保持联系,就这样几位长虹领导客客气气把我们打发了……
事隔一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叫停了姓资姓社的争论,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方向,导向清晰了,可筹资拍法制片的《奔向东方》项目摄制组这条小船却在历史的山峡中却搁浅了,水过三秋。

距今,已过20多个春秋,法治中国依然还在建设中,早已退休的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绵软细嫩,香甜润滑,濡糯适中的川西叶儿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2-16 21:51 , Processed in 0.187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