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纪实》

[复制链接]

1358

主题

4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89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9:3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青纪实》
(一)《上山》
青春因梦想而忙碌,甚至不顾一切。总有一刻,在不经意回首间,才发现奔波的来路上,全是梦想的残骸,四十一年前的东山峰,我心中的那座山峰。多年来它魂牵梦绕的在我记忆深处,沉重,鲜活而又难以释怀。知青的情节一经提起就犹于撕裂我心中那种久违的灵魂,梦境般沉甸甸的,心仿佛被荡了起来。
1972年的326,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长沙市十四中以及(曙光学校)付中,二百七十名初中、高中毕业生被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浪潮席卷到了湘西北的高寒山区东山峰农场。两天的车船舟楫,两天的泪水和歌声,青涩在旅途中摇晃,27日在石门县城夜宿一晚,28日长途客车载着我们到达了东山峰,停在当地叫做十八拐的地方,那是农场场部下面的公路上,已是下午的2点,我抬头仰望,山峰已被隐蔽的不见踪影,半山腰里都是云雾飘渺,缝隙中透露出绿色的帷幔,一条崎岖的山路伸向了天际,再回望走过的公路弯曲盘旋,心疙瞪一下,刚才还是旅馆廉价的馒头此刻变成了抗拒饥饿的奢侈品。从这一刻起,大家可以说已经彻底的向故乡告别,告别了青葱,向幼稚拜拜。 270名长沙知青被分成4个队,分别由当地农民(队领导)引领向各自知青的目的地出发,大家喘着粗气,在云雾中一步一回头向故乡的方向依依不舍的敬望,向我们青春驻足的山峰爬去,汗水湿透了我们青春颈背,身上挂满了路边的棘刺,到了,终于到了北边山峰中的一块洼地,它三面环山,南面从一条山涧小道进来,东西两面都是小山,只有北面地势稍微开阔,它通往山下中岭公社的弯曲小路,远处是朦胧的墨绿的岱山,附近山坡传来的哗哗的泉水声,暮色在雾的笼罩中,我朦朦胧胧看见一栋长20多米的茅草房和一间七八米的茅草小屋,这就是我们百十号人的安生之家,宿舍就按男知青女知青分配,一间间简单的茅草屋里,是用树干架起.铺上茅草一条长长的通铺,这里既没有书桌,也没有平常宿舍所具备的简单设施,而且屋子的墙壁和隔断以及屋顶全部都是用茅草、树棍、葛藤扎成的,材料都是来自山里,眼前一切都是那么原始.简单,真是难以自信,同学们的心此刻也凉到极点,一种忧伤的气氛蔓延开来。
黄昏的袅袅炊烟从小屋里升起,正是晚饭时候,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农其实也只有四十多岁,后来知道叫做赵炎生的书记在大声吆喝着,开饭啦,开饭啦,一钵钵柴火蒸出的饭,一大盆透着柴油味的酸菜,就这样接待了这群迷惘的知青学生,没有餐桌.板凳,大家围在一起席地而坐,品咂着这顿晚饭,咀嚼着柴油味的酸菜,看到眼前的一切,第一次使我们真切感受到知青生活与我们以往的城市生活是多么的不一样,脑海里在夕阳下,那红色的拖拉机在农田里飞奔,一排排整齐的集体宿舍,满桌子的丰盛晚餐的翘盼,如此大的反差,青春的思想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温柔的依存,农场领导宣传的美好也变成了现实地无奈,这时有的同学把饭钵摔在地下,并伤心的哭了起来,我也没有想到迎接我们第一次晚餐竟是含着煤油味的酸菜饭,生活中的如此差异,确实是我们意像不到的,我躲在孤独的角落里暗自舔伤,人一下闷了,但也成熟了起来,这一天的晚上知青的生活就从这里起步,如同翻页着人生一本厚重的书,扉页是我们的梦想,目录是我们的脚印,内容是我们的精彩,后记是我们的回望。,青春岁月的帷幕从此拉开。我想,现在唯有把自己当成主角和主线,那样我们才能在山峰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实生活。
《二 (背米)
青春碎语的时间是一剂霸道的良药。它能抚平一切,将心里好的坏的都一刀刀刮去,只留个面目模糊的疤痕。
第二天,晨雾渐渐潵去,天空泛着微亮,一种熟悉的哨声响起,那是带队干部周吹响的,起床唉,农场支部书记同时纳喊着,两种催命的声呼在山谷久久回荡。我揉着睡眠醒醒的眼睛在茅草屋前张望,屋前屋后都是杂草丛生,屋对面是一片沼泽地,蛙声还在鸣叫,山窝里静极了,一切粗简.原始,仿佛是从石器时代爬出来的类猿人。当我从山坡的侧面向远去眺望,一片墨绿的山峦重重叠嶂,山峰在云海里依稀隐现,人仿佛是自身如云海里飘飘然,泉水从远处的山涧里哗哗的流淌,附近山坡上的野鸡咕鸣,静静的山里清晨,这就是东山峰啊?我青春驻足的地方。
“吃完饭大家都去山下挑米”,赵支书不容分说的下了命令,大家懒懒散散地背上军书包沿着山边小道往场部的公路上赶去,但是农场的老职工却是挑着箩筐一路小跑着,还不时的充着熟悉和不熟悉笑声与我们打着招呼。公路上一辆拖拉机满装着一厢雪白的大米,知青同学是粉粉把军书包替给车厢上的人,车厢上的人也卯足了劲,拼命往能盛米的书包.铁桶和箩筐里装。
满打满算一书包米充其量也就上十斤,甚至七八斤。但是就这上十斤,七八斤米在我们知青来看,也是累不可接,上山背东西,我们以前从未干过,这里也不是故乡的岳麓山,这里是海拔1200的高山,我也是满头大汗的把米背到了家,一整车米就这样靠背和挑全部运回了队上。因为那个时候,队上的一切物质几乎全部要靠肩扛手提,没有公路,都是靠身体.筋骨的力量来生存,我不敢想想,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我们知青将怎样生活?日子就在这一天天中过去,苦涩的青春总是伴随着优美的景色在山峰中延伸……

陈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1881

帖子

55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0
沙发
发表于 2017-3-25 00:47:27 | 只看该作者
文中所述东山峰农场,不知是何省何市何县,因有同名的地方。
【知青实记】内容写得很细腻,语言也很流畅。湃读了。跷首盼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8

主题

4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893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6:37:11 | 只看该作者
是湖南省石门县内,谢阅读
陈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地板
发表于 2017-3-25 08:30:29 | 只看该作者
下乡半途无车送,
爬上峰顶住草棚,
数年艰苦卓绝练,
背米上山难忘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59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1
5#
发表于 2017-3-25 16:27:42 | 只看该作者
一群孩子般的学生,从城里来到艰苦的乡下,那种艰难只有经历了才知道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8

主题

4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893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4:26:35 | 只看该作者
知青这一代的确不容易
陈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11 06:52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