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穆小芒 于 2017-4-11 17:55 编辑
《黑土红心》法文版出版纪实 并没打算写关于自己经历的书,尽管是吃爬格子这碗饭的,理由也很简单,总想等退休后,静下心来再慢慢写。 千禧年后,在北京碰上一中学同学,告知,中学建了个网站,不少同学在那里聊天,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坛子”,挺热闹。上去一看,可真是动静不小,特别是有相当多自离校就没再见过的同学也都在网上见面了。 没想到上网这么有意思,我立即投入战斗,跟校友们昏天黑地的乱聊起来。校网上还有个刊物,不少同学写了文章贴在那里,有意思,我也把中学生活及后来去北大荒的几个小故事写了贴上。那是06年,刚开始学着上网聊天,贴文章,新鲜好玩儿。没想到贴上的小文大受欢迎。既然写了,就是让大家看,看的人越多越好,于是文章不仅贴在校网上,还贴到海外的“文学城”网,竟也受到热捧,不到三个月,就超过5万点击。还有留言,竟还有“粉丝”了。整的我美滋滋的,天天上去看又多了多少点击。 至此,另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她就是《黑土红心》的法文本翻译,法国尼斯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黄晓敏。
黄教授也是校网文坛上的活跃分子,大家是校友加网友,天南地北的侃。一次,她说跟出版社联系联系,看《黑土红心》能不能出版,但希望不大,因为法国的出版社关于文革内容的书原则上已经不再出了。 07年7月初,黄教授来邮件说,出版社已经同意出版,合同马上寄出,交稿时间是10月底。天啊!120天要拿出一本书来!还得留出时间给翻译吧! 马上清点写了多少篇和字数,发现才十篇三万多字,无论如何是不够的,怎么也得凑十万字吧。还有,开始写时没想着要出版,完全的随心所欲,想起什么事情好玩儿,记得清楚就写什么,没系统也不连贯,没有主人公也没什么情节。 仔细琢磨了琢磨,就这种叙事纪实写法也不错,内容更真实,读者不必进入什么情节,而是直接进入情境,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大框框出来了,跟拉网下挂子一样,也就是说“纲”举起来了,“目”就自然张开了。内容围绕着北大荒的生活、工作、人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展开。基调定下来了,当年北大荒的一幕一幕再次浮现在眼前…… 从前割地也算把快手,写文章咱也不慢不是,73、75、77年三次参加大学考试,那次考作文都是交卷最快的,千来字的文章基本上一个半小时搞掂。于是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又写了十五篇。并将已写好的十篇修修补补增加些内容,算算有十万字了。 我这里一边写,一边传给黄教授。我们商量的结果是,她自由翻译,换句话说是不必受我写的限制,而可以任意重新组合。大概像我们这么翻译的还真不多,译文是否能将原著风格传神的再现出来是一回事儿,但将结构都“篡改”的肯定绝无仅有。但我绝对相信著作等身黄教授的水平,她自己当年下乡的故事《翠山》就是直接用法文写的。 翻译中最麻烦的是关于“挠力河”、“鱼梁子”、“打冬网”这些事儿,像打冬网里用的工具“扭矛”、“走钩”、“冰穿”,还有各种鱼的名称……我将各种工具画在纸上,还包括打冬网的示意图,哪儿是下网眼,哪儿是出网眼,扭矛和走钩是怎么工作的,顺便在上面还画了几条鱼,传真给黄教授。她看了直乐,说就是那几条鱼画的好! 其实,要解释的词句还很多,如“大烟泡”、“木刻楞”、“捍桩”、“剃头苗”、“文封河”、“武封河”、“闯箔”……太多了……当在解释每一个词时,当年一眼望不到头的田垄、风雪迷茫的旷野、一脚踩下没过膝盖的大雪、结了一层薄冰踩上去溜滑的梁口、大泡子里不知名的野花,又一一涌上心头…… 多亏了有互联网,不知道和黄教授通了多少封邮件,她又先后进行了四次校对,终于,完稿了,120天。
《黑土红心》法文版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