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名人录》清朝两江总督陶澍的故事;湖南澧县第一中学校园内立有“陶澍”的铜质雕像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AD3.tmp.png
据明代天顺版《大明一统志》·《直隶澧州志》等史料记载;陶澍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1779年元月17日)出生湖南安化县小淹镇的陶家湾。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岁的陶澍跟随父亲陶必铨远走长沙,在岳麓书院读书。科举及第于嘉庆七年(1802年)春,陶澍在京参加壬戌科会试,中进士,为第63名;四月,参加殿试,为二甲第15名;朝考,嘉庆帝召见,定为第55名。为安化第一个进士,嘉庆九年(1804年)二月,赴任翰林院。嘉庆十年(1805年)四月,任翰林编修。同年闰六月,父陶必铨病逝,陶澍回乡奔丧,丁忧三年(“丁忧”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此后;在澧州“澧阳书院”任教,陶澍在澧阳书院主讲授课三年,认真从事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 清朝两江总督陶澍画像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AD4.tmp.jpg
“陶澍”复职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任内力图整顿淮盐积弊,裁省浮费,严核库款,缉禁私盐,淮盐得以行销。又于淮北试行票盐,后推及淮南。“陶澍”与“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关系十分密切,他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湘军三杰”可认为是“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时代演变发展中的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原范文正溪东书院”;
湖南省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澧县第一中学图片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AE5.tmp.jpg
澧县一中就坐落在“点睛化龙”的灵性福地,风水学名曰:因龙而生的风水宝地。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她集天时、地利、人和多种优势于一体。在治校育人方面充分利用“澧州”丰厚的人文底蕴、中华民族崇尚知识的优良传统,教导万千莘莘学子吮吸“文山书院”“范文正溪东书院”“澧阳书院”书墨清香、仿效车公囊萤之风、追随屈原献身理想之志、继承贺龙元帅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培养出了一批批栋梁之材,他们中又有不少人成长为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科学家、管理家,真可谓“绿叶成荫子满枝,桃李芬芳耀环宇”。也无怪乎清代文人龚之茗曾经盛赞:“澧居洞庭西澨,志称神仙窟宅,柳子厚亦称南州之美莫如澧,则以气节、文章。东晋有吏部尚书车胤(字武子),唐代有澧州人李群玉(字文山),北宋名相范仲淹(范文正公),清朝两江总督陶澍,历代出伟人…不愧为文献名邦”。
澧县一中为湖南省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校园内有传说中古迹“洗墨池”,因北宋名臣范仲淹“临池洗墨”而得名。办学渊源始于公元1226年,历经“溪东书院”,“澧阳书院”,澧州官立中学堂,九澧女师,省立十四中,后逐步衍续成湖南澧县第一中学。湖南澧县第一中学,薪火相传,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独特的校园精神:崇尚忧国忧民,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崇尚经世致用,崇尚勤奋刻苦,培养有进取精神的人。这所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学府“今天的澧县一中”自创建以来培养了一批批有真才实学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人才。
编辑撰写笔名:冰雪 2009年于北京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AE6.tmp.jpg
统计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