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东北印象之三(回访散记)

[复制链接]

95

主题

334

帖子

15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9: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年,夏季的黑龙江(回访团成员在拍照)


大东北印象之三(回访散记)   
    本文是回访途中零星写的,随写随发发在群中,有点像日记,但不是每天写。
   
    回京后,整理、接续、补充一下,以“大东北印象之三”标题曾在微信发布。


    黑土地回访散记(1)

终于,又踏上了北去的列车。犹如远行的游子,去重叙那久已失散的战友情谊,去看望那遥远边疆的故乡故人故土故事。来自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又会重聚一堂,回到我们魂牵梦绕的兵团年代……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丰满的年轮,虽然我们此去充满着阳光灿烂,但是,为什么我们在梦中,却总是看见白桦林中,自己那孤独流浪的年少青春?

注定是一次梦幻之旅,斗转星移,恍若隔世,洞中人间。故地重游,看似睹物思情,却又物是人非,总会有更多的恍若和更深的感悟。

回去吧!趁着你还没有老去,用你那仍然年轻的心,去重温你那曾经拥有的青春岁月;用你那已经成熟的思考,去品评你远去的青涩时光。

呵,多好啊!我知道,这样的时刻也会有遗憾与如果,那也是,一种充满着幸福的享受与玫瑰的心路历程。

这算是诗吗?这只是我在拿到北去列车车票后,在身边流动熙攘的人群中,断续开启的思绪——朦胧间,我的似乎又回到了那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年代。时空交替在我的意识中频繁切换,周围的一切仿佛离你远去,而遥远记忆却变得真实,扑面而来。有点错乱,但却让人享受,迷醉。


黑土地回访散记(2)

哈尔滨。今天的集合地点,有点像吴起镇了,大会师,几个方面军的人陆续到达。

出发之前的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有期待着要见的人,都有一份值得回忆的情感,我最直接地就是想到了我们营部的那帮人。记得每当节假日,或有聚会,他们总会做些好吃的助兴。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很奢侈的大餐,但那温馨氛围让人陶醉。以至于以后,每当想起这帮人,想起那情景,我的胃就舒服。

此外,还有一种见面叫“认人”,就是拿着帽子扣脑袋。可是,这是一个危险指数五颗星的买卖。这一切都是拜网络之所赐,微信,和我们的群。我们在那里太容易认识人了,认识了人又未曾谋面,这样的聚会,注定是要弄出庐山真面目来的。今天接站,对群里的两个女著名活动家就有点认知上的迟疑。王长珍由于比照片上瘦没敢认,别人介绍了也有点反应不过来。郭淑英呢,因为昵称没用过全称,所以,一时竟叫不出名字,但由于说出她是王长珍的好朋友,才被勉强原谅。我不得不说她们很开明,如果她们在什么地方做老大的话,那么,底下的马仔一定很好混。

今天的见面是喜悦而匆忙的,有时让你应接不暇,肯定有怠慢了的情况。好在,接下来还有好几天的行程,足够弥补的。

昨天没睡好觉,在车轮的轰鸣中,和车厢的颠簸中,我忽然问我自己一个问题:如此多批次的人,以他们老迈的身躯,波浪起伏地向着黑土地进发,就像是去麦加朝圣,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义无反顾?就像完成我们后半生的最后的一个心愿。你想过这个问题吗?你是怎么认识的?如果你知道,请你告诉我!


黑土地回访散记(3)

五大连池我在兵团时就知道,但从未去过,虽然我在回家探亲时,还好像路过。看得出,景区仍在建设中,留有许多布局空白和设施改善的空间。早上登顶看火山口,巨大的漏斗形山体,人在上面,就像锅边上的蚂蚁,瞬间觉得自己很渺小。山上火山石做成的工艺品,我觉得只有搓脚石名副其实,其他都有些不伦不类,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可能是原料所限,无论脑洞开多大,扑面而来的也都是搓脚石。其他还有泥浆产品,本来是好东西,治疗皮肤病,美容,可也是一种待字闺中的感觉,宣传力度很差。

在五大连池的几顿饭,最让人称道的是每餐必备的鱼,外表像清蒸,味道像垮炖。一只硕大的盘子,顶格放着一条裹着汤汁的鱼,鱼肉酥软,汁儿鲜美,让人食欲大增。

         孙吴的变化很大,你几乎找不到当年的痕迹。**我回孙吴,在师部招待所问路,旁边的火车站正在建设中,可今天我站在火车站广场望去,却怎么也找不到半点师部招待所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嵌在一片门脸房中间的一栋六层板楼,哪个开发商这么绝情?连一点念想都不给我们留!要知道,师部招待所,可是我们当年去孙吴的一个唯一的集散地,其重要性,就像航行中的灯塔,不可或缺。没了航标,失去集散地,我们这帮游子的心,真是“哇凉哇凉滴”!

不过,晚餐很有些气氛,冲淡了我们的落寞,温暖了我们“哇凉”的心。现场布置了一个小舞台,“48连48年回访联欢会”的横幅,很有些煽情意味,强烈地渲染着一种回忆、一种欢聚的气氛。

晚会很精彩,但是,晚会前的一个插曲更让人回味和感动。就在我们刚到饭店入住的时候,在大堂角落的沙发上,就坐着两位老人,是一对夫妻,已经80多岁的赵新元夫妇。我有些惊讶,他们是怎么知道我们来?怎么知道我们几点到?很有些让人感动。赵新元是营部的,和我们很熟,前两年为了看望知青,他曾去过京津沪哈四城市。他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出来,以后就出不来了,身体不好。其情其景历历在目,让人感佩。赵新元是营部管粮食的,各连司务长都要到他那里领粮食,在当时人脉很广。所以,晚会前,大家纷纷到他那里敬酒。

如果说赵新元的到来让我们惊讶,那么另一对一对老夫妻的到来,就更让人意外了。就在我们吃到一半时,突然看到,又一对老年夫妻,像迷路一样地闯了进来,被人牵引着像是在找什么。但是瞬间,像是被施了魔术般地,被众多人突然围住,老夫妇这时也像被魔术师打了响指一样,突然间眼睛发亮,认出了围拢来的我们,并一一叫出名字。这对老夫妻就是45连的刘统领,和谷大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334

帖子

15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5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9:08:45 | 只看该作者

    黑土地回访散记(4)

两对老夫妻都八十多了,像是盼着久别的亲人那样,寻着我们、候着我们。这是一种多么深厚而沉重的感情啊,我们当真承受得起吗?这两对老人都已经搬离沿江、搬离我们即将寻根的地方,在县城买楼落户。我们离开了根,他们也离开了根,我们的根,我们心中的第二故乡,你可还是我们记忆中的那般模样?
      
         第二天,是我们最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即将回到久别的48连,回到我曾工作过的营部。

车过腰屯,车厢内一阵躁动,大家都在往车外看,都在从掠过的景致中搜寻着记忆的印记。54连和50连,从路边看,村落多了些白色、蓝色或红色,那是新盖的或翻新过的房屋墙体和屋顶,给人的感觉是,这里也在发展,尽管与城镇化发展主流还相去很远。

50连,黄高德们还下去留影,这个高地上的屯落,黄高德“文革”期间,因所谓反革命小集团被发配在那里,并以“戴罪之身”疯狂地劳作,直到命运的最终眷顾。

小插曲,正巧我的一个同学,也曾是50连的,他们自驾也到黑河。聚会中,自然邀了黄高德。还聊起这段往事。那时,大家在犯懒的时候,不愿意干活,黄高德也不说什么,就一人干。不仅于此,为了让黄高德早点收工,有人还恶作剧地把他的表拨快,回来后又找借口接近他的手表,悄悄拨回。黄高德说,那次回到连里,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那么清静,没人啊?后面的事情大家也能想到,带队提前下工,虽不是什么罪过,但也着实让他有口莫辩。
都能想象得出,黄高德那意外飞来“六月雪”的无辜表情。他很无辜,并且还单纯的猜不出原因。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很值得同情的呢。虽然,我的同学揭开了许多当年的“悬疑”,但他那表情说明,他根本没听懂。被酒醉红了脸的黄高德,还仍是一副懵懂浑然的样子,引得全场爆笑。

过了50连,在一个右转弯后,前面一片豁然。

二道河子的野花开得那么妖娆,白色黄色的花朵,每一株都在风中摇曳摆动,像是在招呼着我们。于是车上一干与二道河子有关的人等,下车留影。当然,不只有关的,也少不了无关的,还有一个压根儿与二道河子无关、与48连无关、甚至与黑土地无关的人。

程庆民的丈夫,一个一路上一直用一个“平板”拍每一个景点的人。皮肤微黑,面容和善,走路上身微倾一颤一颤的,一看就是个好脾气的人。他好像我们的专职摄影师,大到集体合影,小到两三人留念,都少不了他站在你对面,“指指点点”、“吆五喝六”,大家也都习惯,乖乖地听他指挥。开始不知他是谁,后来知道了,由衷的感激!如果,有谁什么景点没拍,找他试试运气,说不定就会给你一个惊喜。我敢说,没有人比他拍得多,比他拍的全。

二道河子为什么出名?因为,在那里进行过全营的大会战,修水库。那年,我也去了。

印象是声势浩大,热火朝天。但据说地质勘查出现问题,山体挡不住水什么的原因,于是,就偃旗息鼓了。但还是给我留下一些清晰的印象。
      
    首先,挖土,土很黏,粘在锹上不下来,以致有些女生或身体较淡薄、体重较轻的男知青,在甩土时,多有将自己带一个跟头的现象,那光景很可笑。

还有伙食,记得连队的伙食不太好,就经常去水利指挥部找周必喜蹭饭,他们的饭好像顿顿有肉。好像胡似也在那里当统计,经常听到他在那里唱歌。可惜山太紧密,歌声没有回音缭绕的效果。

印象最深的还是水和鱼,我们经常在休息时去钓鱼,可总是空手而归。现在想想,是钓具鱼饵的问题。钓具就是河边随便找一节柳枝,鱼钩就是别针改的,没倒刺,大小也不一定,想长就长,想短就短。并且,鱼儿也不讲究,就看当时周围有没有蚯蚓和昆虫了,甚至有人把吃饭时丢弃的嚼不动的肉块,也拿来做诱饵。我觉得,那鱼再傻,也是有口味记忆的。你拿它不爱吃的东西逗它,它能上钩吗?还有,在流水中钓鱼,好像叫溪钓,专门的一类,难度系数较高。我们哪懂啊,反正在我的记忆里就是一个玩儿,从没钓到过一条。我没钓到过,也没看到过有人钓到过。

钓是钓不上来了,那就想其他办法吧。于是,有人祭出了大杀器。有一天,听说有人要炸鱼,于是,我们倾巢而出,万人空巷,直奔炸鱼地点。是一个小水泡子,直径也就20米。就见一哥们儿——印象中是一哈青,像宝塔李天王似的手托一酱豆腐坛子,里面装满了炸药,还插了一根雷管,上面露着导火索。这人不认识,哪连的也不知道。那为什么认为是哈青呢?因为,他们比我们下乡早,入道(干那些出格的事)也理所应该比我们有质量。如果不是,在此道歉,今晚喝酒时自罚一瓶啤酒。

但见他,将坛子口拴上一根绳子,由另一人拿着绳头沿水边走到对面。然后,示意可以了。于是,“李天王”就点燃导火索,放到水边,然后抱头鼠窜。对面那哥们儿快速拽绳子,把坛子拽到水中央,但见水里冒了几个泡,没动静了。有人怀疑导火索灭了有人怀疑炸药湿了。但是,话还没说完,水里就炸响了。很闷,声音不很大,但还是把我们惊呆了。长那么大,看过不少战争电影,也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那水,在炸响的同时,向上升起一根水柱,像从面盆里抓起一堆稀面是的,立马见底。那水也是,只见水柱升高,水也被吸上去了,岸边向湖中心迅速退去,整个湖底显现了出来,中心是黄沙,四周是黑泥。就在我们目瞪口呆的时候,水又哗地一下砸了下来,溢出岸边,湿了前排人的鞋。大家惊叫着四散逃避。就这么一吸一抛,我们可谓过足了眼瘾,震撼呀!这时才想起,鱼呢?是啊,鱼上哪儿了?好几十双眼睛都有盯住水里,浑浊的水,恢复的流动,一点雨的影子都没见着。李天王们开始收拾绳子,脸上掩饰不住沮丧。

我们也悻悻地往回走,就在这时,意外的惊喜出现了。就听下游洗衣服的人在喊,鱼!鱼!我们寻声而去,只见水泡下游的水面上飘满了鱼,人们开始七手八脚地捞鱼。那鱼都被震晕了,一动不动顺水漂流。原来,我们只盯着水泡子找鱼,就是没有想到水会流的这么快,也就几乎同时就把鱼冲到了下游。这一点也是李天王他们没有想到的,可能他们从未在活水里炸过鱼。这段记忆,可能有些当年去过二道河子修水库的人还能想起。当然,也可能早就忘了。

车子继续前行,终于到了48连。记得20年前我曾借出差的机会回来过一次,如今,大致面貌没大的改观。印象中的“大井”等地标已不复存在,营部和中学也成了一个空壳,只有承重墙和屋顶,据说当了牛圈。无限的落寞与惆怅!我们的特色午餐就在这“空壳”中进行,席地围桌,冷热菜品,或坐或站,有点自助餐+鸡尾酒会的意思,别具风味。

饭后,我和小闫还有幸随王长珍和郭淑英,重游了她们的文学沙龙之路,就是营部前面通往山里的小路。听她们讲了当年她们的文学探讨、文学之旅。想了想,在营部时,从未见到过文学青年款款而谈地经过。倒是经常看到吴英杰,赶着“黑00001”车牌的“奔驰”牛车,经常悠悠然地从营部门前经过,不时还聊上几句。记得,那车原是一老职工赶的,所谓车牌和奔驰的logo,也是好事者给画上去的。老职工不在乎多了个行头,仍然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在当时,这打扮,走在路上确实很拉风,回头率很高。至于这车怎么到了吴英杰手上,就不清楚了。

写完上面,突然觉得,有必要再推敲一下,有点“时差”需要倒。王长珍和郭淑英肯定是在晚饭后去的文学小路评论大小仲马的,难怪我从未看到过。吴英杰肯定是白天在干活路过那里,所以,我出入营部才会经常看到。如果,我在晚饭后经常看到她们,就有点偷看女生的嫌疑了,也不符合我的作息规律。在兵团记忆中,我曾见过许多许多晚饭后散步的青年,我那时不知在忙什么,从未散过步,晚饭后在做什么已经想不起来了。

回访那天,吃完中饭,与两位文学青年徜徉在那条安静的小路,我也曾努力想象过,这要是在晚饭后,一定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但它对于我来说,却总是一段充满狼狈的记忆,我打草时,被马蜂一通乱蛰,就是在那里。

看到柴连长胖了,在车下忙和着,走路还是咚咚的,很有气势,我知道这午餐中的热菜是在他家做的。豆角、土豆、排骨等乱炖,原汁原味,北京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乱炖。可是,吃饭时,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到他,好像有点不合情理,现在想起,也是件憾事。

山上的营部成了牛圈,山下的营部却还在,还居然多出了一个:差不多样式的两栋房子,一前一后,我们居然费了很大劲儿来判断,哪个是真营部?现在想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看看那栋都像,于是,起了纷争。最后,还是把大修厂作为坐标,把我们去打饭的方向路径输入,才确定,前面的那个靠谱,应该是营部。营部现在好像成了哪个单位的集体宿舍,没人,我们只好在外面找了几个合影已做留念。物是人非,心里又是不了的惆怅与落寞!

        车到48连时,本以为汤学华又会像上次一样,举着横幅来欢迎大家,没想到,他已经拄拐了,令人唏嘘!

在“家徒四壁”的前中学吃饭时,汤学华来了,拄着拐。我知道,他是来找认同感和归属感。言谈中,了解到他的条件还可以,他3000多、他爱人2000多的退休金,在那里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但考虑到他的病,就没底了。大凡有上海知青参加的回访团,总有一个程序,就是给汤学华捐款,此次,我们北京的也每人也捐了,虽不算多,但作为知青群体的举动,应该也会让他的心里收获了充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汤学华用一生的时间做到了扎根农村,并且是矢志不移,哪怕是已经回到了上海,最终还是又重新回到黑土地,生根开花结果。但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想起了那大哥,作为知青而留在黑土地,内心肯定也会孤独。留下的知青会失去认同感、归属感,这一点足以给他们造成重创。建三江有个养老院,收留了为数众多的知青精神病患者,他们的遭遇五花八门,但都是不幸。有的经历甚至和汤学华如出一辙,回到城市,又复回转黑土地,城市已经没有他们立足之地了。比起那些人,汤学华是幸运的,是坚强的,当然,也少不了上海知青的关心与温暖。那大哥可能要比汤学华还幸运,他有一个追随他而到了兵团的妻子,也是知青。两个人在一起,就是整个世界。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一点,是汤学华没有的。

        从48连向东,向北,就是41连,那里是我最初的连队,还有一个5.28沉船事件。当时,我就在前面那条船上。所以,也是我此行想看一看的地方。但是,遗憾的是,虽然路过,但没有停车,以后有机会再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334

帖子

15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5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9:09:25 | 只看该作者
黑土地回访散记(5)

45连小河西,由于有了知青纪念碑,已经成了历次回访团的必到之地。那里虽然没有记录所有知青的名字,但知青们已经把它当成一个祭奠青春的祭坛。为什么?因为,它不像中学、营部和大井一样,它的使用价值才刚刚显现。随着老人、老房子的逐渐逝去,知青纪念碑的作用将日益显现。

45连的哈青李海利,为第二故乡做了几件事,知青纪念碑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孙吴的水库和沉船6姐妹的坟。回到哈尔滨,我们被45连的人接去,聚餐中谈到这件事,李海利有意把话岔开,一副不值一提的样子。是的,第二故乡也是故乡,为故乡做事是不应有功利的。

但45连依然没有太多的改变,陈旧凌乱的让我心碎。风靡全国的城镇化,好像在这里止步,为什么呢?还好小桥依旧,还有一只羊在上面溜达,这又让我回忆起当年诸多趣事,温馨之感油然而生。但毕竟,小桥流水依然在,换了时光……

一架山通往大五家子的山路方便了我们的行程,记得我们在的时候,是需要通过水路,或者从孙吴绕行的。打渔排的程海宁调到大五家子后,我曾路过看望过他一次。印象和41连、48连没什么区别。可现在却有一种“换了天日”的感觉,一水的楼房,还有别墅区,在全国,也应当是中上等的水平。置身大五家子,一扫昨天的沉闷灰暗,让人心情豁然开朗。

农场方面派出了党委副书记作为代表,欢迎我们这些早期的建设者,并给予了高度的褒奖,说农场现在的成绩,是和我们当年的奉献不可分割的。这话听起来有点脸红,但是,却很受用。至少,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我们还是可以承当得起的。从这里走出的荒二代,有不少就是受过知青的启蒙的。他们当中也不乏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譬如,我就知道有一个工笔画领军人物,就是出自原三团。而他的奋斗,始自于他中学时的一张画儿,画了一尾鱼,得到了知青老师的认可和点评,这就是这位如今已经成名的画家的最原始的动力。

在这里,我们还遇到闻讯而来的营部沈副营长,一起留影。记得他是满族人,可我清晰记得,当年我们弄到一块狗肉,也请他吃,他可能没吃,但也没怪罪我们。沈副营长也已经80多岁了,但精神矍铄,立得直直的,眼睛亮亮的,还穿着打太极拳的练功服,一切都向我们表明,他身体很好,心态很好。让我感动的也是,他是听说了有知青回来之后,一路找过来的。之前,他并不能确定有没有他认识的知青,起码,我周围的人里没有与他取得过联系。我们没有忘记他,但也只是在我们的记忆里,和这几天的聊天中。因为,大家都没有他的联系方式。


黑土地回访散记(6)

这次组委会在主要行程之外,还安排了丰富的旅游项目,因为,这帮老知青,此行之后,多数人再回黑土地的机会几乎为零。

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是我们行程的终点,有一部分人过江去了布市。可以感受到,那边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大拆大建,风格保存的很好。老房子,老街,金发碧眼,还有商店外明快的、节奏感很强的俄罗斯音乐,让人感到明显的异域风情。实话说,从宜居的角度说,布市还是胜过我们的许多省会城市,虽然它规模较小。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它才宜居。

回来就忙别的事,今天才有时间续写前文。此次回访,热闹的场面过去了,却留给了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二故乡上,旧时人、物在逐渐逝去,朝圣般地回访将失去物质依托,我们的精神将如何寄托?知青在老去,他们的精神遗产会不会也就此淡出消失?

此行,我们在黑河知青纪念馆小憩,午餐,并参观了知青展览。全景式地反映了知青的历史,展示内容详实,展示手段现代,让人重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但据我估计,他们是政府拨款,全国也仅此一例。但也有其不稳定性,一旦因为遇到经济上的危机和紧缩,这块拨款是不是还能继续。但愿杞人忧天。

在回访之初,曾和战友们议论过这个问题,大体是,物质的圣地没了,但是,我们还有心灵的圣地。在那里,我们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永远是我们朝拜的圣地,因为,那里仍有会有我们年轻的炫丽光影。

每个人的记忆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在那里独自享受属于自己的一份回忆,随着你的老去,也将随着你归于天堂,就像一颗星星的陨落,世间也会少了几多属于知青的精神财富。




                                            2016年7月1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26 08:12 , Processed in 1.27920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