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9-3-1 15: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下乡的地方是大兴安岭。当时由于没有滥砍滥伐,兴安岭还保持着那种原始而野性的风光。返城后我曾经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名胜古迹和高山大川,也看过雪山和草原,但觉得最美的还是那莽莽苍苍的大森林,还是那高高的兴安岭!美的粗犷,美的雄奇,美的令人心醉,美的让人终身难忘!如今在梦境中还时常再现那时的情景。
刚去大兴安岭的时候,我们干采伐和修路的工作,都是重体力劳动。有一段时间,我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的是高粱米、各种干菜,吃顿豆腐算是改善生活。有一年修“战备路”,冬天顺着河套进去,秋天修好路才能出来。那年,我们十个月没有吃上一顿猪肉和一顿鲜菜。多数知青的脸色蜡黄,有些人还得了肝炎。不过,这样的苦日子毕竟短暂,后来知青们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有的当了教员,有的当了司机,有的进了医院,还有的进了机关,多数成了林区各条战线的骨干。许多知青还同林业工人交上了知心朋友。那些林业工人粗犷、豪放,有着大山一样的胸怀,他们只要认定你是朋友,便会把心扒给你看。跟他们在一起,你会忘记诸多烦恼与忧愁。
我后来调到林场卫生院。卫生院的院长姓阮,长的很胖,大家都叫他胖院长。一次,他到省城哈尔滨出差,不小心被街上的摩托刮个趔趄。回来后,他开玩笑似地对我们说,这大城市可不能去,乱哄哄的闹心,搞不好小命儿都保不住。咱这山里多好啊!当时,我对他的话并不在意,后来细细地琢磨,还真有些道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在哪里生活,其实就是个习惯。在哪里呆贯了都一样。如今的农民工看似恋着大城市,其实内心深深地爱着他的家乡;那里,山亲,水亲,人更亲啊!
当年我们在大兴安岭的时候,国家并没亏着我们。城里的青年工人每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元,我们却挣七八十元,与我在城里工作的父亲的工资差不多。因为,大兴安岭属于高寒禁区,有地区津贴。那时候,国家的工资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