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湾子纪事(19)

[复制链接]

712

主题

739

帖子

272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6 05:5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卜桂仁 于 2024-10-6 06:08 编辑

张湾子纪事

营建新居

26

    晚稻收割完毕,稻粒归入仓储,稻场上堆起了几个庞大的稻草垛。稻草也是生产队的资源,除了用于水牛的过冬饲料,社员修缮房屋,也用于加工草绳,编织草苫子和冬季防寒取暖,当然,这些都由生产队统一调度。
    一年之中的农闲即将来到。所谓农闲,其实也闲不住,根据生产队的安排,这时除了组织副业生产和上山打柴准备越冬外,还要参加公社、大队的一些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的项目。
    我们落户伊始,住的是生产队临时滕出的房屋,按照当时政策,每个接受知青的生产队,都要给知青们营建正式的住房,建材和劳力由公社统筹。所以,当田地里的活儿一做完,生产队就开始筹备为我们盖房。
    生产队为我们选的房址在队部东面的岗坡上,是湾子上面的高地,地基干燥坚实。队里划出坡下几块梯田作为给我们盖房的采坯田,当地盖房砌墙用土坯,房顶用稻草,一块土坯的重量大概相当于五六块红砖。因为是胶泥地,所以土质非常结实,盖出的房子经久耐用,不怕风吹雨打。
    采坯以前,要把田里的残留稻草根全部挖去,然后套上水牛,拉着石磙,在田里反复碾压,把胶泥地轧得像石板一样。这时就可以采坯了。
    采坯的工艺很特别,一般由把式操作。先用人力拉着坯刀,在田里划出一道道切痕,然后再用坯铲,把切好的坯土一块块翻上来。在田里采坯和砖瓦窑上摔出来的土坯不一样,它没有既定的模具,完全靠经验。好的把式,切出来的土坯,大小一致,切口光滑,码出来非常整齐美观。
    采坯这活不仅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很大,都是队里派的精壮劳力,方可以胜任。这时我们能做的事情,一是拉套,坯刀和坯铲的操作前面都需要人拉套。黏土地硬,阻力大,通常都需要两个人同时拉。
     再则就是把经过初步风干的土坯码成垛,既要留下通风的空隙,又不能让坯垛倾斜歪倒。坯垛上面,还要覆盖稻草,防止下雨时,从上面漏水,浸泡土坯,造成坯垛坍塌。码好的坯垛,经过十天半月的晾晒,就可以备用了。
    队里计划为我们盖得新房每排三间,用坯量很大。一块坯田当年只能采一层,而且次年插秧,还受影响。所以村里扒了旧房,拆了锅灶,那下房土,还有清理各家猪圈积下的肥料,都是要挑回水田里,以补充土质肥力。用哪块田采坯,一年盖多少房,生产队都是经过统筹计划的。

27

    盖房子的第二样主材就是木料,上级拨发的原木,都集中到公社,由我们自己去扛运。老夏带着我们全体男生,到七八里外的公社扛木料。
    一根原木通常有四五米长,去皮后的直径约二十多公分,就像一根根粗电线杆子,用做盖房的房梁和屋架。每个队多少根,公社已经分好堆,不存在挑拣问题,男生们每人扛起一根就走,关田冲到公社的距离比我们近一半还多,所以他们搬运木料比我们轻松不少。
    俗话说,远路没轻重,扛着百十斤重的原木,最初还可以,走着走着,就觉得越来越沉重,每个人体力不一样,走路也就拉开了距离。从公社回队里,山路崎岖跌宕,不时还要穿行难走的田间小路。于是,中途休息也就越来越频繁。
    老夏肩上扛着一根木头,一边走一边告诉我们,扛重物走远路,不要走太快,尽量少坐,一坐下就不想站起来。要学会中途换肩,这样可以缓解压力。
    所谓换肩,就是在不卸载重物的情况下,把承重面从右肩换到左肩,这样,右肩就可以得到暂时的休息。当地运输以肩挑为主,所以学会换肩是必不可少的。
    据说当地的人,挑担子多了,脖子后面都会磨出个鼓包,压上重物就不会疼了。好在我们扛的是木头,既不怕散又不怕摔,尝试了几次,便适应了。
    木料很多,单凭我们几个男生,再扛两趟,还是搬不完,于是,老夏和队里商量,生产队派出男社员,和我们一起去搬运第二趟。在社员们的支援下,总算把木料都运回来了,收工回来,往柴草堆上一躺,就感觉小腿胀痛,两个肩膀火辣辣的,好像已经没了知觉。有的人肩膀头还磨破了,衬衣上沁出一条条血丝。
    晚上,老夏在厨房烧了一锅热水,叫我们都过去打点热水把肩膀头敷一敷,老夏说,明天,你们的肩膀头会红肿起来,不要害怕,一两天就消肿了,你们在家里没有干过重活,锻炼要有个过程。要说当年老夏也是接近四十岁的人了,干起活来,身先士卒,比起我们小伙子,毫不逊色。

28

    当地盖的都是草房,上房顶需要用大量的稻草,都是公社统筹,安排各大队送来,生产队派社员帮我们在院子里直接码成垛。我们的任务,就是接收一下,哪个大队,送来多少,记个数。
    房子所用的窗户,门框和门扇,也是公社统一制做,由我们和社员一起,扛运回来。窗子,是那种栅栏式的木窗,比农户家用的稍大,只是也没有窗扇,冬天用窗纸裱糊隔寒,门是新式单扇木门。窗户和门都是白茬,原生态,好像当地没有使用油漆髹饰的习惯。各种建材都备齐了,盖房用工由大队筹集。
    大队里集中了全大队的五类分子和部分地富子弟,分配在两个知青点干活。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是农村的管制对象,当地统称为“分子”。在农村环境里反革命分子和右派分子比较少见,分子们的主要成分是地主、富农和少量旧社会当过土匪或现实中有不良记录的坏分子。
    为了体现“专政”与改造,“分子”们每个月要集中起来由大队治保主任训一次话,另外就是承担一定的劳役,做义务工。时间累计大概是每年做一个月。农村中有些“分子”们本来罪行和民愤不大,个人现实表现还好,所以除了政治地位上的边缘化,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和社员们相处友善。
    全大队十二个生产队集中起来的“分子”还真不少,分到我们队里来干活的,就有将近二十个人。有的分子年老体弱,则由他们的子弟来替补。
    “子弟”们不属于管制对象,只是家里成分比较“高”,大队对他们也没有什么约束行为。一般说来,子弟们不能担任生产队干部,也没有参军、招工的机会,在全民皆兵的体制下,子弟们只能加入普通民兵,不能入选武装基干民兵。
    一般贫下中农家的女儿都不愿嫁到成分高的人家,“分子”家的女儿如果嫁到贫下中农家,则不能再视为“子弟”。而“分子”家的男性子弟们,如果家境不好,个人条件再砢碜点,就很不好找媳妇,有的人甚至会鳏居终身。所以,在“成分高”的农民家,相互间“换亲”的现象时有所闻。
    虽然说知青们的家庭背景各异,有人也符合“子弟”的条件,但生产队绝无歧视。按照政策,知青一律按贫下中农社员看待,编入武装基干民兵,这在当时是一种政治待遇,远近都没有听说过有对出身不好的知青实行“专政”的故事。
    在我看来,共产党土改后对地富分子的改造政策,正面收效还是很大的,大部分的地主富农分子,经过十多年的改造,都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些人还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成为农业生产中实际上的骨干。
    一般的地主富农,在没有历史罪恶的情况下,被没收了土地,就等于放弃了剥削,他就是个普通农民。像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那样和反动势力勾结,坚持与人民为敌。与政府作对,鱼肉一方的恶霸,还是极少数。
    除了几个技术把式,分子们是盖房的主力,队里组织知青和女社员为他们运送土坯。风干后的土坯每块大约有十余斤,我们一般能挑八到十块,女社员强壮一些的也可挑六到八块。有时候男人们喜欢在一起斗狠,比赛挑土坯,最多加到十六块,把扁担都压断了。中午收工,干活的人各回各家吃饭,下午再来。
    他们工作效率很高,盖房子进度很快,不过四五天的功夫,两座房子的山墙就立起来了,然后坐上原木的屋架、钉上檩条和椽子。上屋架的时候,他们几乎打着黑干,我问为什么不可以明天再上,堰北的富农老丁(我们在一起做过民工)告诉我,山墙砌好后,必须把屋架坐上,房子才算稳定了,不然,风一吹,就容易把山墙吹变形。至于上檩条,敷稻草,倒可以不慌不忙的进行。回想起在学校学过的几何知识,确实有一定道理。
    房顶敷稻草,确实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如果铺的不好,房子就会漏水,或者在稻草层里积了水,也更容易沤糟。也会漏水。所以铺草的时候,房顶上一面只留一两个把式。下面的人,把整理好的稻草,扎成一个个小捆,传上房顶,上面的人小心地铺开,先铺房脊,用稀泥压住脊顶,然后一层一层地顺下去。敷草的人手里拿着一块木板,每铺完一层,就要用木板拍打平实,拍完以后,这一块就不能有人上去踩了,我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斜坡的流畅,不能有坑洼之处,更有利于下雨天积水排放。
    新居盖好了,两排房子成直角排列,加上先期盖好的厨房和仓库,围成一个开放的院落。分子们挑来干净的黄土,夯实了屋内的地坪,在两排房子的夹角处,还搭建了一座厕所,分男女两间。房子后面是一座大水塘,塘的一侧,一条小路,直通生产队的稻场和牛棚。
    草房由于墙体和房顶都很厚,所以冬暖夏凉。由于地势高,房子的通风和采光条件都比较好。像当地多数民居的建筑风格一样,正面的屋墙砌到跨梁以内,门前形成一道廊檐,大约有三尺宽,这样,下雨的时候,人在檐下行走,就不会淋到雨。主体工程竣工后以后,队里派人用田里的白泥巴把屋里屋外粉刷一遍,更显得新气、亮堂,这可以说是村里最好的居住条件了。
    房子盖好后,公社通知我们去领床和桌子。每人一张木头架子床,每个房间配一张三斗桌,每人一个方凳,虽然是白茬家具,但是用料实在,比起最初的条件,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当时张湾子知青点有九个男生和四个女生,所以男生四间女生两间,每间宿舍安排两到三人。
    男知青中只有我和张成不吸烟,于是我们两人住了一间,老夏住进了大江他们屋,后来,王婧的弟弟王中也来到我们队,他住进了刘亮兄弟那间,女生们那排房多出的一间屋子,满堂和卫新住了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2-1 12:14 , Processed in 0.2030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