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4-6-6 12:40:4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李婉苏《五律.赏牡丹》
QQ刘礼保
这首婉苏《五律、赏牡丹》,不仅通过了软件检测,而且对牡丹中的几株优良品种状物用典非常恰切,名花“二乔”,典出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亲姊妹、吴国两位倾国美女夫人,大乔为东吴开基国主孙策夫人,小乔孙权时期水军都督周瑜夫人。婉苏状此牡丹名花句,使人自然会想起曹操八十三万北方雄师准备跨长江征剿东南,其剑指东吴诗的诗句就有:“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和曹操次子曹植诗句:“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
婉苏状物一经用典,寥寥几句,“名花倾国两相欢”,牡丹之绝色鲜艳夺目之美,便跃然纸上。你看看“二乔羞杏眼,飞燕醉桃腮”,其细节中俱像描写,一眼就有了宋代徐凝《七绝.牡丹》里那“千娇万态破朝霞”之感动醉人。飞燕何许人事也?古代绝色美人之一也,乃汉成帝刘骜妃子、皇后,因体态轻盈,仿佛轻盈飞身能作"掌上舞",因姓赵故被称为"赵飞燕"。哟嗬,婉苏诗竟将她宫廷酒后醉中旋舞脸蛋飞现红润比兴桃腮,真乃美上加美。学过典故,并还能在欣赏中一展典故脉络的阅读诗词的看官,怎能不为之迫然深谙美甚,而不眉开动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对婉苏诗的其颔联我夸过了,其实回头看开头两句首联也写得很值得读者注目,“起兴”得很自然,一点不是生搬,一点也不兀然。既说明了时间春季中的“春阑”时分,又指明了地点是“京城”,古代京城洛阳,亦或当代京城北京。而且还以此起兴托出自己观花的美好心情的预示——因首联的美句,我被引导并被隐喻的感觉到,她下联马上要作不同凡俗的“比兴”了。再经过颔联、颈联的比兴对应那典故与自己直观抒发的“万卉吐香蕊,千蝶引客来”的烘托描述,牡丹“占断城中好物华”的壮观景象,使我没去过古代京都洛阳和仅在文革串连中去过当代京城北京的人,也从诗的观赏中留下了为它而纷至沓来的那种游人如织人头攒动景观的深深印象。
最后的尾联到了作结诗篇处,婉苏由曲笔比兴到直笔“国花”——牡丹,也仍没忘在诗最后十个字中比兴一番——“都云国色美,疑似在瑶台”。于是又使我想起了……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和宋人张炎《瑶台聚八仙》,其老甫堪嗟有词,及词中有那“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
一篇佳作美诗也哉李婉苏,在我29中学老校友心雨《诗词学习园》中,不负夕阳剩年老境,老当益壮踔厉奋发,始展诗人气韵与才华!
(2024年6月3日上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