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四章把握机会之二 作者董连峰

[复制链接]

83

主题

596

帖子

67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9 13: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四章把握机会之一)
的幻象时,如魔附体似的思绪又如同被这如影随形的魔力牵引着,总也不肯轻易地停下梦幻般神游的脚步,以至于自己连同那无望无助的命运,仿佛也一并悬吊在云遮雾绕的半空里,剩下的,唯有不时地面对长天空悲切,无奈地感叹自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身边的战友自嘲没有改变命运的门路时,常常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了。此时此刻,期待已久的机会突然戏剧性地撞时而至,对我个人来说,倘若能够牢牢地把握住它,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那怕是对最低标准的工作定位,毫无疑问也算是多了一种选择。
实际上,我的父亲也是木匠,技术级别为八级,是木匠行业里的顶级水平了。从我刚刚记事起,我就经常看到父亲,手拿厚厚的各类图纸,和他的同行或者师兄弟们一起切磋木匠手艺,我也常常围绕在父亲的身旁,看着他给家里或者给亲戚、邻居们制作各种各样的家具。在我的印象中,一堆薄厚不均、长短不一的木材到了父亲的手里,几经加工,用不了几天就会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衣柜或碗柜什么的。特别让我感到神奇的,是父亲制作的一只圆型木水桶,那是由一些宽窄不一,且不堪大用的木板条拼接而成的。木桶的外侧用两片大约两毫米厚的铁皮一上一下紧紧箍牢,家里使用了多年,都不曾漏过一滴水。所以,每当我看到邻居们面对父亲的件件作品发出赞叹之声,都会为父亲高超的手艺而感到自豪,在我童年时代的幼小心灵里也就逐渐形成了要学会这门手艺的强烈愿望。
童年的时候,我非常贪玩,对文化学习却从无兴趣,小学四年级起又迷上了乒乓球运动,由于没有自己的球拍,求借其他同学的球拍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小摩擦,特别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球拍与球台发生磕碰,还会遭到小伙伴的厉声呵斥。为此,我曾多次央求父母为我买一块球拍,但始终也未能如愿,他们拒绝购买的理由很简单:会影响我的学习。父母的多次拒绝,却让我萌生了自己动手制作球拍的念头。
趁着父亲上班的时候,我从家里的木料堆中找出一块尺寸合适,只是厚度、质量和重量均与标准球拍存有较大差距的五合板,再从父亲的工具箱中找出手锯、锼弓子(钢丝锯)、刨子和木锉等制作工具,便开始尝试我的第一次木匠“手艺”了。母亲虽然并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对我执拗,且又笨手笨脚的举动还是颇有些不以为然的,她那双充满怀疑的眼神告诉我:小小年纪,怎么可能获得成功呢?稍有闲暇时,她还会故意眯缝着眼睛站在一旁,很像是乐得亲眼看看我这个毛头小子究竟如何乱作为似的。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又有:“耳濡目染,不学以能”之说,这其中的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自然是多有验证的,至于结果的好坏与优劣,也不外乎是否用心,是否熟练而已。
初次尝试,理所当然少不了手忙脚乱,尽管我已经事先比照正规的球拍画线于板材上,可是,手中的钢丝锯和手锯却不那么听从使唤。连续断掉两根钢丝锯条后,我随即改用手锯,但是,锯条始终不能保持在球拍的圆形线上(院里的一位邻居见到后曾经善意地调侃说:锯茬儿简直就像是狗啃的),用力不当,板材下面的锯缝处还会出现轻微劈裂的状况,好在借助木锉的辅助才逐渐加工成规则的圆形,但是,球拍的尺寸却因此而显得略微小了一些。握柄是使用标准厚度,而且材质松软、易于加工的白杨木粘贴上去的,等到鳔胶自然风干后,再使用木锉和不同标号的粗、细砂纸,把球拍的雏形打磨光滑,贴上别人丢弃的正胶贴面,其余部分又认真涂抹了厚厚的清漆,我的球拍就这样制作成功了。
实事求是地说,球拍的整体外形并不美观,重量和弹性也与正规球拍大不相同,挥拍上阵时更是难免招致个别同学的窃窃私语,甚至冷眼相看,但却实实在在是属于自己的,也彻底避免了因为求借他人的球拍而可能产生的新摩擦,心里到底还是非常高兴的。
或许,我的木匠生涯就该结缘于家庭的熏陶,关键时刻又是机缘赶来凑巧,鬼使神差般的让我一个跟头,刚好一只脚踏在了可能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一个小小的转折点上,这如何不叫我如此动心呢?!
返回连队已经是午夜两点多钟了,匆匆洗漱后,战友们陆续集中在食堂的操作间里,饥肠辘辘、无精打采地等待着可口的夜宵。我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连长,更热切期待着能为自己尽快争取到、那个去团部学习木匠手艺的好机会。
秋冬交替时节,深夜的天气很冷了,操作间里那口直径一米多长的头号大铁锅已经冒出了滚滚热气,遇冷后愈发显得浓重而又湿冷。一盏带罩的马灯摆放在铁锅旁边摞起了几层高的大号蒸笼上,浮云蔽月般的灯光,闪射出一团朦胧模糊的淡黄色晕光。
夜宵很简单,是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面片儿汤,稀疏可见的冻菜叶混杂其中,锅台上摆放着两盘胡乱切开的咸萝卜条儿,些许混有黑色花椒碎末的胡麻油点缀其间,在热气笼罩的灯光下淡淡的、闪烁着斑斑的油光亮点。诱人的香气渐渐地弥漫开来,也在不断撩拨着战友们饥饿难耐的食欲。已经有人不耐烦地使用饭勺、筷子敲打着饭碗,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动手了。当值的女炊事员则面带着甜美的微笑,手持长柄铁勺,只管专心地搅和着满锅的热汤面,婀娜多姿的倩影,在袅袅升腾的热气中若隐若现,恍若田螺姑娘现身,画中仙女下凡(田螺姑娘与画中仙女均为古典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与疲惫不堪、萎靡不振的班、排长们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显现出了一种不可言状的复杂韵味,令人怦然而心动,遐思而神往。
连长来了,看了看围站在灶台前的班、排长们一个个贪婪的眼神,他爽朗地大声调侃道: “出发之前我就提醒过你们,路上的干粮要省着吃,都当耳旁风啊!别忘了今后都长点儿记性!”
开饭后,趁着大家都在狼吞虎咽吃饭的当口儿,我瞅准了机会,端着饭碗悄悄地走到连长的跟前,再次向他表明了我希望去团部学习木匠手艺的强烈愿望,并详细说明了家庭环境对我的影响以及我从小就有的想法。为强调“舍我其谁”的说服效果,我还特意提示连长,自己曾经“多”次修好过连队里的农用工具。至于是否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未来的木匠工作,我自信,连长对我以往的一贯表现肯定是了如指掌,无需赘言的。
我说得恳切,连长也听得仔细。末了,连长郑重地对我说到: “既然你下定了决心要当木匠,我可以提名并推荐你到团部去学习,但是,你作为一排一班的班长,首先必须得到一排两位排长的同意,其次还要获得党支部委员会的讨论通过才行。”
“首战”告捷,这让我感到心花怒放,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利用白天在大田干活的机会,以死缠烂打的方式向排长谈了我的想法,最终也同样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我的愿望已经十拿九稳,剩下的就是静候党支部的佳音了。
经过大约为期一周的焦急等待,我终于如愿以偿,和同在一班工作接近两年之久的战友汪建林同时获得了到团部学习木匠的资格。三天后,我们一行二人携带着行李,搭乘连队去团部运粮的马车,正式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学艺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6 06:46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