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7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代发《难以忘却的一件事》

[复制链接]

6825

主题

8190

帖子

4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67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21:51: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开心 于 2014-10-15 22:09 编辑

难以忘却的一件事
1968年9月22号,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们14位同学,来到了离我们这座城市40余里的小乡村插队落户。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刚刚离开那场不可思议的文化革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短短的几年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插队生活中发生了很多光怪陆离的事情,可有一件,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由于白天下雨,一天没有出工,这在我们那里就是歇礼拜。吃了晚饭,我们同时下乡插队的4位男同学,出来溜达。走出我们青年点的后门,来到一条小河边。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雨后的河水带着上游的泥沙,一改往日的清澈,浑浊的咆哮着向下游奔去。
一来是一天没有出工,二来是刚吃完晚饭要消化消化食儿,排行的老二提议往河对面扔石头,比赛看谁扔得远。也该着出事,轮到老三,他捡起一块小石头,刚想往远扔,忽然发现河对面的一块空地上好像有一条狗,蹲在那里,一句“还是看我砸那条狗吧”,话音未落,那条“狗”啊的一声,应声倒下,接下来,本不该来的一场横祸,终于还是来啦!
应声倒下的不是一条狗,而是我们村子里的一位农民。原来,这位农民也是晚饭后,没事去河的对岸拾柴火,因肚子不好,看到天色已晚,就在那里解手,还未解完,却被我们的老三误认为一条蹲着的狗,扔过来的石头把这位解手的农民砸了个正着。
听到啊的一声,恍惚看到那位农民倒在地上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过了河,跑到农民那里一看,他的头上脸上都是血,我们可吓坏啦,这祸惹的太大啦,人越聚越多,我们也不知道该咋办了。有人喊来了他的家人,两个儿子,特别是他的老伴儿,见到后声嘶力竭的连哭带喊,两个儿子更是,要跟我们几个没完!等让我们村里的赤脚医生看过后,他只是说有个好大的口子,他也束手无策。
村支书来啦,让赤脚医生简单的处理一下,安慰一下家属,嘱咐几个人,用队里仅有的一挂马车送公社卫生所。可是,两个儿子说啥也不答应,非让我们送他的父亲去我们市里的人民医院,因为那个时候,这所医院,在乡亲人们的眼中,就是最大,最权威的医院。
一车人连夜风尘仆仆的来到了这家医院,值班大夫看过之后,对伤口进行了缝合,处理完以后,跟他的家人讲,问题不大,已经处理完啦,今晚上可以在医院观察室住一晚上,明天没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回家,七天以后回来拆线。
第二天,大夫检查后,说;“没问题,可以回家了”。可是家属说啥也不干,非让病人住院。大夫讲没有必要,可家里人就是不同意。没有办法,就给办了住院手续,一住就是16天。等拆完线,大夫又动员他出院,本人及家属还是不走。后来我们才知道不出院的缘由,那就是,住院期间,医疗费,住院费,病人及家属的生活费,都是由老三家里掏。而当时,老三的父母都是教师,人非常通情达理,既然祸是自己的儿子惹的,为人家交费用是天经地义的。这家人,每天有吃有住,一日三餐,在家里甭想。还有人给交医药费,那就住呗,所以一住就是16天。要办出院手续啦,这位老农的老伴儿又说话啦,老头住了16 天院,又打针又吃药,难受了16天,所以,要求老三家还要给病人付16元“难受费”,不付人家不出院,没办法老三家也只好答应啦。
一晃35年过去啦,我们四位插友,先后都离开那个小村子,各自回城走上了工作岗位,见面的机会也就少啦。有一天,我接到老二的电话,说我们几个的孩子都结婚啦,就剩老三的儿子没有结婚,抽个空到老三家看看。
  我们三位相约来到了老三家。到了他家一看就愣了,一家三口还生活在一套不到50多平米的公房里,别人的孩子都有小孩了,可他的儿子30出头还未成家。前几天自己处了一个对象,可是因为家里的条件,如果在短时间没有改观,人家又要走啦。今天正让我们赶上,孩子正跟老三他们老两口闹呢,原因就是一个字“钱”。买房交首付,就没有结婚的钱,想结婚就甭想买房。
无巧不成书,正在我们三个面面相觑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眼前的沉寂。开门一看,进来和我们年龄相差无己的两个乡下男人,啥话也没说,进来就各自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了一个包放在桌子上。在场的人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啦?
等老三打开桌子上的纸包一看,是两包现金,共计十万元。老三明白啦。原来,这两个乡下人就是30多年前老三用石头误砸的哪位农民的两个儿子。那件事出来以后,我们先后离开那个村子,只有老三回来的最晚。因为那16块钱的“难受费”,曾让老头寝食难安,是那时候的穷字,把大家吓怕啦,才有了那件不光彩的事,回到村里让乡亲们点脊梁骨,一直让这家人喘不过气来。从那以后,每逢年节,老头都让儿子把老三喊来吃饭。老三回家也会给老头带一些生活用品。一来二去,这两家走得就像亲戚一样,一直到现在还在走动。
后来,老三父母过世前,用去了他的积蓄。自己退休,妻子早就下岗,家里也就没有多少钱啦。前几天,农民的孙子放假来老三家小住,经常听到老三家因为钱弄的不愉快。农民的两个儿子,一个汽车搞运输多年,另一位种大棚,果树,都有些积蓄。孩子回家后就跟他的父母讲啦,所以才有今天送钱的情景。
一个是16元钱的“难受费”,一个是十万元钱的现款送到家,这就是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变,也是我下乡插队中亲身经历,又难以忘却的一件事。                                                                                    作者    王胜明

QQ圖片20141015213125.jpg (100.24 KB, 下载次数: 0)

QQ圖片20141015213125.jpg

QQ圖片20141015213141.jpg (132.28 KB, 下载次数: 0)

QQ圖片2014101521314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77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5 22:57:36 | 只看该作者

 真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1

主题

4132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287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5 22:58:17 | 只看该作者
     一件难忘的事,三十五年后有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不仅难忘,而且让人感动。谢谢开心代为王胜明发表本文,让我们从这小事当中悟出大道理。看过王胜明哥几个的照片,,为他们四十多年的友情感到高兴。看来王胜明一定还有不少的故事,应该注册后就可以自己随时把它发出来,奉献给网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地板
发表于 2014-10-16 12:32:34 | 只看该作者
当年无意伤到人,
为了要钱成近亲,
多年以来常走动,
十六变成两万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5:25 , Processed in 0.177010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