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桥剧场观看《2014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原创情景剧《北京人家·心愿》,走进门口的大厅,见到几个老北京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在现场表演。回家在百度上找到详细的介绍: 1.面塑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南宋 《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 糖蜜造如 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 简单地说,面塑就是用面粉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与事物。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 2.风筝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 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 鲁班用 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十三世纪时,意大 利马可 波罗自中国返欧后,始传到世界各地。据古书记载:“ 五代李郑於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於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古代风筝,曾被用於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 史记载。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 通讯求救的工具. 梁武帝时, 侯景围 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於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北齐- 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 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汉朝- 楚汉相争, 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於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 军士气.
唐代-将被用於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於宫庭中出 放风筝。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练身体的功能,百姓在 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 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
清 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 详图尺寸与解说。 3.鬃人 鬃人始创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受皮影戏和京剧影响而产生的,人物造型的身高一般约9-16厘米,设计巧妙、制作精细。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是用胶泥做头和底座,用秫秸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色绸)外衣,并絮少许棉花,然后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底座粘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便制作成一个生动的鬃人,数个鬃人组成一组戏剧人物,按京戏中的生、旦、净、末、丑,放置于铜盘中,只要轻轻敲打铜盘的边,靠猪鬃的弹力,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起来,再配上京剧的唱腔,就如同真人在舞台上演出,展现了古典文学和戏曲艺术的魅力。所以老北京人也称它为“铜盘人”或“盘中好戏”。或者干脆叫它“铜茶盘子戏”。 4.脸谱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 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 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 脂粉,叫“俊扮”、“ 素面”、“洁面”。而“净行”与“ 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 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 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起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 白粉,俗称 小花脸。大家看到的脸谱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艺美术性脸谱。这类脸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在石膏材质的脸形上,用绘画,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的脸谱制品,这类脸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