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以要这样写,要这样做,目的就是告诉历史,当年知识青年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间接的,也是直接的。广大知识青年落户农村,不仅缓解了就业问题带来的社会压力,缓解了城镇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等,同时他们作为社会的劳动者,也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绝不应该被历史所低估;我们所以要这样写,要这样做,不是想为那场运动大唱赞歌,不是表达自己的“青春无悔”,只是想说,固然这一结果令人赞叹,可这种做法实在不为可取,其成本太高,代价太大,而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达到上述目的;我们所以要这样写,要这样做,仅仅也是想通过这一方式,告诉后代,辽宁曾有过十四万知识青年,他们用集体青春换回盘锦这块重要商品粮基地,换回盘锦这座新兴城市。用今天当下的语言词汇,是否可以这样说,这些知识青年既是盘锦这块土地上的劳动者,也是一特殊出资人,他们的所出资本就是自己的“青春”,他们青春与这块土地结合,不仅创造出辽宁重要商品粮基地,也创造出了自己的“青春红利”,直至今天他们的“青春红利”依然释放着耀眼的光彩,并将永远恩泽子孙后代;我们所以要这样写,要这样做,无非也是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用自己的“青春红利”祭奠一下自己。当下辽宁知青和全国各地知青一样,已经进入老年,各种原因所致,辽宁知青退休收入普遍偏低,有的甚至低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知青早已成为被社会遗忘的弱势群体。在这种情况下,育新村知识青年点估算了一下自己,那些年里生产了多少水稻,上交了多少商品粮,以期引起社会重视,进而能够改变退休知青目前的生存状态。话虽这样说,可大家十分清楚,这种愿望或许能实现,或许就是一种奢望。事情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在这里祭奠一下自己,用自己的“青春红利”祭奠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青春红利”祭奠自己的过去。 顺便提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至今育新村知识青年点仍背负着不应有的历史评价。在1973年3月,育新村成为辽宁省先进知识青年集体不久,毛泽东主席侄子,原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沈阳军区政治委员、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毛远新来到育新村检查指导工作,此后他还多次来过这里,对这个青年点的工作给与支持,就是这样一段普通的上下级经历,一直被误解误传为“育新村是*毛*远*新*树立起来的知识青年先进典型”。1976年10月,毛远新作为“四人帮”辽宁死党被捕之后,育新村青年点开始受到牵连,从此“被”退出辽宁省内各级先进知青行列,尽管此刻它依然还是盘锦地区水稻产粮高手,依然还在继续上交大量商品粮水稻。为还给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本书客观记述了那些历史事实。同时,还客观记录了按照*江*青*意图,在育新村进行的一项农业生产科研项目——水稻生产工厂化实验。 关于本书封面、扉页。封面采用育新村知识青年点黑白老照片——“1973年冬天,育新四连场院”,照片由当年育新村大队(青年点)报道员、1968届沈阳女知青冯欣拍摄,曾经刊发在《辽宁日报》1973年12月1日第四版;扉页采用当年育新村基干民兵连长、1974届沈阳知青滕立所摄彩色照片——2009年秋天,育新村的稻浪。 在本书编撰过程中,先后得到国家图书馆、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档案馆、沈阳市图书馆、营口市档案馆、盘锦市档案馆、盘锦大洼县档案馆、盘锦大洼县新兴农场档案室、盘锦农垦荣兴纪念馆的大力帮助,参考引用了《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 顾洪章著》、《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 顾洪章著》和辽宁盘锦部分知青的网络回忆文章,在此一并深表感谢!另外,本书愿对《盘锦档案通览第三卷•第八章•知识青年在盘锦》的部分章节片段,作以补充订正。 张 菱 2012年2月29日
[1] 1960年4月10日,经全国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我国颁布《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150多斤增加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208斤增加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由1955年的400斤增加到800斤。”等等。群众把这些指标加以形象化处理,将粮食亩产超过五百斤称为“跨黄河”,超过八百斤称为“过长江”。
[2] 《青春之歌》、《战斗的青春》、《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较有影响的中国文学电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