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什,坐落在海南岛五指山区,要不是在晚上亮出的五光十色的灯光,传出机器“隆隆”的声音,谁也难料到在这高山峻岭之中,还有这么一座迷人的小山城。
这里,首先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条弯弯的小河,她像一条闪光的银带,把这幽静的山城分隔成东西两块小镇。这里绝大多数住户都是黎族同胞。前年,政府为了加快通什的经济建设步伐,将通什镇改为通什市。然而,城市不大,但是城市建设却十分美观讲究,每一栋楼房建设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那座离地面约50多米高建在半山腰上的八层市政府大楼,屋角上镶嵌着古朴典雅的两条龙,它像两位哨兵守卫着整个山城。远远望去,这座象征着民族传统特色的大楼,像是从北京搬来的一座故宫,洋溢着文明古国的独特风韵。市政府右边不远处还有一座旅游山庄,虽然,这座山庄比不上广州、香港那豪华的高楼大厦,可是,她全是采用黎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建造的。人们一进入山庄就像进入一个另外的奇异民族世界,感受到黎族人民的勤劳、朴实、聪明、智慧。
山城的街道上,不管是年过七十的老人,还是朝气勃勃的年轻人,他们衣着入时,打扮阔气,除盛行的西装外,姑娘们还穿着各种艳丽的黎、苗族服装,他们熙熙攘攘来往于繁华的商店之间。我们住在通什旅游山庄,这里算是海南岛一流宾馆了,服务员绝大多数都是来自黎族姑娘,她们接待来宾都是穿着黎族美丽的筒裙,使人们一看就觉得非常新鲜。这里,由于长期封闭的缘故,听说她们对穿着西装戴领带的人很是崇敬至上。有时,看她们那热情的场面,真是服务到家了。可是,我们在采访中却碰到这样一件怪事:
那天下午,我们在山庄办理手续住下后,为了赶时间采访,我们洗个脸就进入山庄饭店吃饭去。可是,等待了半个小时,没有人来问津,又二十分钟过去了,服务员连问都不问。最后,我们只好匆匆地采访去了。后来,我们悄悄的打听一下,为什么吃不到饭的原因,准备给有关部门反映一下。原来,那天我们从北京坐飞机到海南,因为,此次采访的对象是一位原党的九大黎族农民代表,为了适应刚刚开放的通什黎族风俗,我们就不穿西装不戴领带,所以,她们就把我们当作乡村下来的贫困户而冷落。首次来到黎族地区采访,又是首次遇上这样的事情,我们倒不发火,反而使我们看到一个新信息,贫穷落后的黎族人民开始懂得了商品价值的重要性。这对于黎族年轻一代来说,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当然,如果作为一位懂得经济价值观的学者来说,这种热西方冷东方的作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我们穿过山城热闹的人群,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往农业学大寨时全国先进典型的黎村——番茅村采访。尽管是一间间新盖不久的瓦房,可是,当你远远望去在新瓦房背后,仍隐约看到还有一栋栋旧茅房。在村长的引导下,我们来到曾经出席过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黎族唯一代表王元昌的家采访。这时,他睡在一张“吱吱”直叫的木床上,身上盖着一张已补了又补的棉胎。由于病痛折磨,瘦弱的脸孔上显得更加苍老无力。当我们与他谈及近几年黎村改革开放的变化时,他总是把话题引入到九大的情况。在他的房间,除破旧的棉胎和枕头底下压着一本封面已褪色的毛泽东著作与他出席九大有关文件外,房间内一无所有。他说:“共产党好,我年纪老了,干不了,每年逢年过节,上级都派人送来一些礼物。现在,农民种番茅、种胡椒、种槟榔,什么都种,收入大,生活比过去是好多了!”是的,番茅村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年收入从过去的几十元增加到400多元,相当部分农民已从住茅房搬进砖瓦房,改变了世世代代住茅房的历史,这是现实存在的事实。海南建省创办大特区,为番茅村黎族农民插上生活起飞的翅膀。如今,他们充分利用靠近通什市的自然优势,不但务农,而且还办起工厂,进城经商,村里的年轻人都爱穿西装。怪不得,旅游山庄的黎族姑娘把穿西装的人当作有钱的人。
通什的黎族同胞是贫穷的。尽管有些人穿上了“西装”盖起了新楼房,但是,那是生活刚刚起步。看来,黎族农民要走上社会主义小康大道,距离还是遥远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