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念石
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在六十年代初掀起初澜,“文革”期间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仅映射着新中国青年蹉跎与奋进的身影,而且集中反映出共和国曲折发展的足迹。知青是新中国一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是与共和国同命运的一代人。 镇江市从一九五七年始至一九七七年,下放城市知青二万六千余人。其中赴苏北农场近万人,到原镇江地区各县农村和市郊插队、插场一万四千余人,支援新疆四百余人,回乡知青一千四百余人。 知青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为国分忧的重担,拳拳赤子之心日月可鉴;知青将宝贵的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挥洒在农村大地,渺渺坎坷岁月天地动容。知青的上山下乡涉及着千家万户,折射着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其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令人深省和研究。知青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等,与如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为此,由镇江市知青文化研究会提议,经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广大知青捐资,在我市知青最大规模集中下放的出发地原长江码头立石,以示纪念,昭示世人。 镇江市知青文化研究会 2014年11月27日 |